第二天一早,吕瑶一行人就朝海边走。
没睡懒觉四处溜达的村民好奇的很。
“五婶,你们去哪里啊?”
“家里孩子馋了,想弄点海货吃吃。”
啧,惯的!
他们不理,说说笑笑的到了海边。
潮水是早上开始退的,到下午才开始涨,他们有一个早上的时间可以忙。
“藤壶的壳大,去壳之后的价格贵。野生贝壳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你们自己看着决定要那些,不要聚集在一起,或者所有的东西都要,到时候称重算钱。”吕瑶跟他们说清楚。
“行,我们知道的,你也忙去吧。”
大家都四散开了,吕瑶看着朵朵欢快的踢着沙子,就跟站着的奶奶说:“你看着什么合适就弄什么,但一定要先看住朵朵。”
“好,我知道的,我就在沙地上跟朵朵弄点贝壳。”
吕瑶放心了。手里提着塑料桶子,腰上还绑了一个密网袋,往更远的地方去。
海螺,藤壶都比较常见,稀罕的是岩蒜。
那是一种长在岩石上的小海葵。退去了潮水,就会裸露出来,晶莹剔透泛着光芒,很是可爱。
岩蒜是要铲的,以前放假回来,她也喜欢弄回去解馋。
很多人都觉得,岩蒜比海参更好吃。
资深的饕鬄喜欢的岩蒜炒年糕,那味道,别提多好。
吕瑶就专心找岩蒜。
不知不觉弄了大半桶。
但是,她在看到大姑家弄的之后,立刻傻眼了。
一麻袋一麻袋的藤壶,总得有五六百斤,而且还不算海螺等各种东西。
价值已经超过一千。
“先挑到我家去吧。”王淑英说:“我家偏僻,去的人也少。免得被人问东问西。”
回家把东西整理好后,吕瑶给姜镇打了电话,问他是现在送货,还是等明天。
“你赶紧的吧,我的姑奶奶,晚上我这里还有好几桌呢。”他没想到吕瑶那么给力,说干就干,今天就有货了。
“那我让人送来,车费你付哦。”
“行,我付!”姜镇咬牙,这抠门的女人。
“让村后开五菱车的阿发送你去吧。他人不错,不会乱收费。”吕英建议。
“阿发不错,要不是照顾病弱的老娘,他也不至于这样。”王淑英也附和了一句。
吕瑶是村里人,自然知道阿发了。
阿发姓李,今年三十岁,特别能吃苦,长的也好,就是家里有个病弱的老娘。
他大哥,二哥都娶了媳妇之后不管了,说老宅留给他了,老娘就归他管,他也没推,一直这么照顾着。
村里人没有不夸他的,就是没有姑娘要嫁给他。
李发来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藤壶跟各种海滩上的东西,双眼闪了一下。然后在东西搬上去之后跟吕俊说:“拿个东西盖一下。”
其中的深意,他不用说明,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我去拿篷布。”王淑英拍了一下头,立刻转身去一边的矮屋里拿来了一块厚篷布,然后吕俊跳上车,盖的严严实实之后,才跳下来。
“俊哥,你跟我一起去。”
吕瑶想了一下,总要带着吕俊去见一下姜家人,以后就算是为他铺路。
吕俊闪了下双眸,点点头说:“好,带朵朵去吗?”
“我去,我去。”朵朵跳着喊着,去了镇里,就有好吃的,她喜欢去。
吕瑶舍不得她失望,就抱起了她跟一边的奶奶说:“晚上我可能迟些回来,估计不在家里吃饭了,奶奶,你……”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边的王淑英给打断了。
“婶子就在我家吃饭了,中午还有很多菜呢,晚上我熬点粥,好消化,奶奶就留在这里了,你就别担心了,赶紧着去吧。”
这是两家交好,吕瑶也不客气,抱着朵朵坐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