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仔细论起死不瞑目的原理来,当真是极为复杂。牵涉到神经信号、眼轮匝肌等等。若要全部讲出来,未必听得懂。所以她便用简单的话概括了下,至于能否听懂,听懂多少无所谓。只要明白是那么回事就行。
诸葛云倒是听懂了些:“竟然还有如此解释,果然是奇特!”
徐国公也大概懂了些,但是他更关心的是凶手,立即喊来心腹随从道:“立刻在府上搜查有无红色的毒蘑菇,郑府那边老夫亦会请旨意去搜查!”
萧景辰道:“等等!舅舅,先不要打草惊蛇。”
徐国公回头,甥舅俩目光一合,立刻心照不宣地想到了同一处上。
金秋十月,京都满城桂香。
马车徐徐行过,带起一阵微风,引得路边两侧的桂树摇曳生姿,金色的桂雨纷纷而下,碎金也似的铺了一地。
桂花飘进了马车,落到了蜀王世子萧景全的袍摆上。他拾起一片小花,轻轻地捏碎。
“萧景辰和徐国公那边如何了?”他问旁边的随从。
随从回到:“禀世子,徐国公之女死后,萧景辰果然偏袒苏氏女,引得徐国公大为不满,当天就在宫门外与之争吵了起来。此后,刑部迟迟查不到凶手,陛下便有意让苏氏顶罪,襄王世子亦是当堂维护,弄得陛下都十分不悦。”
萧景全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此,甚好。”
自从五年前,先太子死后,萧景全就对储君之位跃跃欲试,尤其去年隆安帝松了口,并且亲口承诺会挑一位皇侄儿继承大位。萧景全更是心思蠢动。
他做过详细的分析对比,怎么想都觉得自己论才智、论家底,都是诸世子之中的佼佼者。唯独……唯独萧景辰!
他并不觉得萧景辰比自己强多少。
他们的父亲同是藩王,昔年都曾有从龙之功。他和萧景辰年同年出生,只是差了月份。论容貌、才智他都自认为还在萧景辰之上。
唯独那个皇伯伯,也不知道是不是老糊涂了,每年皇室聚会总是格外青睐萧景辰。惹得其他的朝臣们都以为萧景辰就是内定的皇太子。
想到这些,萧景全简直想笑出声来。可是更多的却是不忿!凭什么,他到底哪里比自己强?就因为他从小口舌伶俐,更能讨得皇伯伯的欢心?
此番,他听闻隆安帝身体欠安,于是便想着趁其他堂兄弟们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先上京来在隆安帝面前表表孝心,谋得好感。
哪知道,哪知道!
他快要到京都的时候,却忽然听闻萧景辰居然先他一步道了京都!
于是萧景全暂停了入京的步伐,先在离京都不远的地方住了下来,另人去京都打听萧景辰的情况。
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更是气恼无比。
萧景辰都来京都了半月有余。且有事无事便往皇宫里钻,十分讨隆安帝欢心。
萧景全那个气啊!怎么哪儿都有你?
恰好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他萧景辰有个致命的弱点:他对那个叫苏菡的女子特别上心,甚至不惜亲自护送来京都。
萧景全的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就派人打听有关苏菡的一切事情。
很快,他就查到苏菡乃是前任医正苏茂之之女。因偶然救过萧景辰,因而和襄王府结缘,后来还成了襄王府的干亲。
苏菡被隆安帝召入京都的时候,萧景辰亲自带人护送。并且到了京都后,还把人接入襄王府居住……
种种迹象不难猜测,萧景辰是对那个叫苏菡的女子动了真情。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情,否则不会如此细心呵护。
于是乎一条毒计便渐渐在萧景全心里形成。
隆安帝不是觉得他是可造之才吗?那我便要叫众人看看,你如何为了个女人不识大体!
你萧景辰不是有徐国公做靠山吗?若是你身边的女人和那徐珞之死有关,看徐国公还会否愿意做你们襄王府的臂膀!
萧景全是心计深沉且阴毒的人,设计出来的计策也堪称完美。
为了弄臭萧景辰的名声,为了让襄王府和国公府闹翻,萧景全不惜拿徐珞开刀。
反正在他看来,徐国公和襄王府纠葛太深,不得不除。将来自己若是能上位,第一个要剔除的就是徐国公!更何况是国公之女?
萧景全的父亲蜀王早些年就曾在徐国公府布下过暗子。所以萧景全想动徐珞再容易不过了。
他知晓徐珞对菌菇类食物过敏,便用让那个暗子给徐珞吃了含有鸡血菇的食物。时间又掐算得刚刚好,正好在苏菡面前过敏发作,误导了苏菡……
如此一来,无论苏菡能否自证清白,她都清白不了。徐国公容不下她,而萧景辰却要力保她。
甥舅俩反目成仇的一幕,萧景全光是想想都觉得有趣得很。
也是踩着一切都已经发生的节点,萧景全到了京都。
他就是要这个时候来,好趁着隆安帝对萧景辰失望之时,发现自己才是他最优秀最能担当大任的侄儿。
果然,隆安帝一看到萧景全便大加称赞,还单独留他用了午膳。听闻萧景辰头次入宫的时候,隆安帝都没留饭。
他试探着提了萧景辰,隆安帝的神色立马变了。有愤怒,有惋惜,最后只轻轻叹息了一声,道了句:“不提也罢。”
那个曾经深得帝宠的萧景辰,如今居然都成了隆安帝口中“不提也罢”的人。
出宫的时候,萧景全迎面碰到了徐国公。不过一年未见,徐国公憔悴了许多,看来丧女之痛对他的打击极大。
萧景全假惺惺地走上去关怀了一二,徐国公没怎么给他好脸色,敷衍了两句就走了。
萧景辰对着徐国公的背影冷哼了一声,心道:“且让你再嚣张几日,待本世子登临帝位,必要将你们徐国公府连根拔起!”
此后,他还特意去了趟襄王府探望萧景辰。
说起来,他和萧景辰从前的关系还算不错。
小的时候,襄王、蜀王同居京都。先太子还未薨逝,众王之间还没有那么明显的争位之心。大人们在前厅谈论正事,他们这些小孩子便在后院里爬树掏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