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菜肴贵是贵了些,但是做得十分精致,味道也可口。两人一边吃着一边欣赏着窗外长街上的景象。夏夜微风徐徐拂面,倒也颇为惬意。
本来包厢里还有乐曲助兴。不过萧景辰不喜欢有旁人在场,苏菡也不好那口,便推辞了。
抿了口鲜甜的果子酒,苏菡问:“世子,我何时能面圣?”
萧景辰给她夹了一个桂花蜜藕,道:“明日我会先去递牌子,然后等待召见。”
“一般要等多久召见?”
“这个期限不一定。就和回京述职的官员一样,什么时候召见要看陛下的时间和受重视程度。可能当天就召见了,也可能三五天,或者三五个月。一般不会超过半年。”
“想来我应该不太受重视,否则也不会在襄城等了半年才收到召见入京的消息。”
一想到可能又要等好几个月,苏菡便觉得十分无奈。
萧景辰得意地一笑:“所以这就是本世子亲自送你来京都的原因之一。
苏菡不解:“什么意思?”
萧景辰道:“因为本世子十分得陛下重视。我既然亲自来了,他也不好意思拖太久。”
如今的藩王有八位,王世子足有三十个。而萧景辰则是众多王世子中最得皇帝喜爱的。除了因为念在襄王当日的从龙之功外,也是因为萧景辰自小聪慧董事,长大之后更是出类拔萃,堪称为皇室弟子的佼佼者。
小的时候,萧景辰就时常入宫伴驾。后来萧景辰随襄王去了藩地之后,每年藩王入京述职之前,皇帝会特意去一封手谕,让把萧景辰也带来。
旁的王世子也多会来京请安,但是每次宫宴上,萧景辰都是坐得离皇帝最近。他说一句话,比别人说十句都顶用。
苏菡想不到萧景辰在皇帝面前如此吃得开,顿时高兴不已:“那就太好了!事过经年,我还不知道陛下对当年之事是否还存有芥蒂。来的时候我还一直担心不要牵连到你才好,如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萧景辰道:“放心吧,有我在即便陛下有什么芥蒂也不会在因当年的事迁怒于你。何况你还是带着功劳而来的,理应论功行赏。”
酒足饭饱,萧景辰结了饭钱,还豪爽地给了不少赏钱,然后才和苏菡离去。
原本想坐人轿下去,但是此时正是就餐高峰期。往来宾客众多,而那人轿因为是人力所驱,速度慢,接送费时。
可即便如此,不少人为图新鲜都还愿意等着。
苏菡在现代生活过几年,早就见惯了电梯,自然对人梯没太多新鲜感,便和萧景辰道:“这里都围了好几十人,那人梯一次也坐不了几个人,估计要等上许久,倒不如走楼梯下去还能消食。”
萧景辰道:“你且先下去和卢阿三他们汇合,我先去如厕,稍后便下去。今晚的果子酒味道着实不错,贪杯多饮了几杯。”
苏菡应了一声好,便朝楼梯的方向走去。
别人都图新鲜做人梯去了,那修得宽敞奢华的楼梯便寥寥无几人,倒是店内的伙计们时常往来传菜。
苏菡沿着楼梯正一步一步慢慢往下走,快到一楼的时候,忽然一阵“噔噔”的脚步声从后面传来。
他还以为是萧景辰赶上来了,转过身正要看,却忽然被人从后面大力推了一把,伴之而来的还有一个女子的厉喝:“快走,休要挡着我们小姐的路!这里的人轿也太挤了,连累小姐都要余尊降贵走这种下人走的楼梯。”
苏菡被一推之下,及时抓住了扶栏才堪堪稳住了身体。抬眸看去,先看到一个凶巴巴的丫头在前头开路,后面紧跟着一个穿着烟粉色衣裙的小姐。
那小姐显得极为娇气,手搭在另一个丫鬟的肩膀上,步履慢而优雅。头高高地抬起,带着几分鄙夷一切的清傲之气。
目光不经意的扫了眼苏菡,见她衣着朴素,只当之这里的歌舞乐姬之流,正准备越过她下楼。忽然心念一转,猛地又回头再仔细地瞧了她几眼,不可置信地瞪大了双眸:“苏菡?你是苏菡!”
苏菡此时也认出了她来:“郑兰香?”
郑家也是京都的老牌世家。不过郑兰香父亲郑子澄这一脉因为是庶出,并不怎么受家族重视。
郑子澄科举落第之后便入了医道,后来还考入了太医院,也算是走出了一条路子。
昔年苏菡的父亲苏茂之做医正之时,郑子澄刚入太医院不久,算是个彻头彻尾的新人。
苏菡小时痴迷医道,也时常被苏茂之带到太医院认识各种药品。
后来郑兰香也经常来太医院,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便时常玩在一处。
不同于苏菡对医道上的热爱,郑兰香对医道丝毫不敢兴趣,甚至连闻见药味都反感。
郑兰香时常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苏菡读医书,有时也会聊聊天,玩在一道。
她有时候看见苏菡和医工们蹲在一起守着熬药的炉子问东问西,眼中便露出不屑的神色来,还劝苏菡:“你是世家小姐,身份贵重,成日与低贱的医工混在一起也不怕有辱身份?”
苏菡道:“我是向他们学习如何煎药,我父亲忙,没空教我。他们虽非贵族,可是他们人都很好,很和气。我有不懂之处,他们都和我讲解的极为清楚。圣人有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便算作是我的师傅,为何看不起他们?我的身份如何,自是家族给予的荣耀,也非旁人能辱得了的。”
这段话恰好被当时的太子听见,立即大赞苏菡有贤者之风。没过多久,太子钦定苏菡为未来的太孙妃。
再后来,郑兰香虽然也时常来太医院,可是与苏菡明显玩不到一块去。
几年后,苏茂之获罪自裁而死,苏菡被流放。
那些过去交往过的人,便都退居在记忆的一隅。直到此时重回京都,偶遇故人,过去的回忆才被揭开了一角。
苏菡从容淡笑:“兰香,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