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当初的时候,她确实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如今想起来,却是喜忧参半,也不知道说是什么后悔不后悔的。
想到这里,那个女子微微的闭上了眼睛,眼里带着几分释然,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着那个丫鬟说道,“你出去吧!”
刚才还无比冷漠无比坚定的小丫鬟,在看到这个女子这幅表情的时候,眼里忽然划过了一道失落,她并没有多解释什么,只是慢慢的垂下了眼睛,身上带着几分哀伤,就这么转过身,慢慢的往门口走去。
“把面条再给我端一碗过来,我要饿死了。”可是就在刚刚走到门口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有气无力的声音,仔细听去,还带着几分撒娇之意。
刚刚打开门,迎着阳光的小丫鬟,那张清秀的脸上忽然扬起了大大的笑容,她的眼底带上了浓浓的喜悦,确实没有说话,就这么静静的退了下去。
这边有人在这里慢慢的开始释然,开始学着去接纳对方的好,而另外一边,却有一些人正在针锋相对。
只是这样的针锋相对,似乎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的锐利。
“这是难为赵大人了,如此的奔波,千里迢迢的来来回回的折腾,到了现在还不忘把哀家从白马寺里接出来。”坐在马车上,太后似乎没打算就这么静静的坐在那里,或是选择闭目养神,她已经将马车的帘子打开,四处都是非常的敞亮,而露在阳光下面那张脸上,却是带着几分威严和不悦,就连此时开口的语气当中都带上了满满的讽刺。
不能怪她这么说,赵简之这些日子忙碌的事情到现在还都是一个秘密外人,只知道赵简之赵大人这些日子正在南方替陛下,观察着南方的旱情,只是这两天才回来而已。
骑在马上,赵简之脸上的笑容非常的灿烂,他就这么微微的抬着头,看着马车上太后的那张侧脸,然后恭敬的说道,“太后谬赞了,只是陛下有令,微臣就算是辛苦,也要按照命令去行事,君威嘛!”
他这忽然接下来,让那边的太后脸色瞬间的划过一道扭曲,下一刻太后慢慢的转过脸来,这一次用着她那微微眯起的细长的眼睛,牢牢的锁住了赵简之,“赵大人竟然这么得陛下圣心,那肯定知道,这一次陛下忽然下诏,命令你过来接哀家回去,是有目的吧?”
她本以为能从赵简之的嘴里试探出什么,可是下一刻就将马背上这个年轻的男子微微的弯了一下腰,对着她恭敬的行了一个礼,抬起的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笑容,“太后过奖了,只是太后也知道陛下只管下达命令,从来都不会对微臣解释许多,至于陛下为什么让太后回宫……”
赵简之似乎是犹豫了一下,下一刻嘴角挂上了得体的笑容,再次的弯腰对太后说道,“这或许是因为太后离开宫中许久,陛下有些想念了。”
这个想念让太后的嘴角都抽搐了一下,她的眼中划过了一道厌恶,下一刻,赶紧把脸转了过来,直直的看着,此时前面那茫茫的苍山,语气冷冷一哼,“赵大人还真是深知圣意啊!”
“太后娘娘太客气了!”太后的讽刺,对于赵简之来说,从来都可以无视到底,因为他这个人就有这么一点好处,不管别人是怎么样的指桑骂槐,到了他这边都能够偷偷的画为棉花,全部都打出去。
只是下一刻,赵简之的视线收回来的时候,却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此时坐在太后对面那个一直弯着腰,一副恭敬模样却始终沉默不语的太监一样的人物。
微微倾斜的夕阳光芒下,那张脸上被镀上了浅浅的发着白光,看起来有些青白无须,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赵简之的眼底却划过了一道闪光,下一刻他却是忽然笑了。
“说起来,微臣还真是有些奇怪,说是进宫,微臣也进过许多次了,可是为什么太后娘娘身边这个太监,看着有些眼生呢?”赵简之的眉头紧紧的皱着,似乎是有些想不明白,但他要细细的看过去,究竟坐在马车上的太后,却是忽然的开口,语气当中带着几分焦急。
“不知不觉间竟然起了风,都迷了哀家的眼睛,你们这一个个的都是木头吗?还不赶紧把帘子给哀家放下!”太后像是忽然发难,语气里带着满满的不悦和斥责,包括坐在他对面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太监和另外一边守着的宫女,立刻的站了起来,开始小心翼翼的把马车的帘子堵上,挡住了赵简之的目光。
直到所有的目光都隔绝在外,赵简之的唇角才忽然一勾,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下一刻他转过身去,淡淡的看着此时眼前的这一片山路。
这么忽然的一下子,他忽然感觉到周围静了好多好多,这样才是真正的惬意,只有这青山白日还有土路,心情也跟着变得美好。
太后被赵简之这一个目光,给搅得有些心神不宁,当然此时的她不知道,更不宁的地方还在后面。
回到京城的时候,夕阳已经落下,在淡淡的余晖当中,他们进入了京城,本以为这个时候是京城当中最安静的时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道路两边竟然格外的热闹,这熙熙攘攘的站了许多的百姓,还有来来回回穿梭的士兵,就像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一样。
“今天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感觉京城当中这么热闹?”太后终于忍不住,把车帘掀起了一角,看着此时骑在马上的赵简之,皱着眉头问道。
马背上,赵简之挑了挑眉头,看着道路两边站着熙熙攘攘的百姓,下一刻脸上勾出了一抹笑容,然后用着理所当然的语气说道,“太后娘娘有所不知,因为太后娘娘回宫,陛下深感高兴,所以就忍不住的在这进程当中喧哗了几次,所以才有了如今的这个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