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生气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紧接着就见坐在马车里的皇帝,忽然之间抬起了头,就看这次是正摇摇晃晃走着的马车外面,冷冷的吩咐了一句,“传令下去,太后娘娘这样这次的举动,实在是太过于过分,让那边看住了,好好看着太后在那里理佛,好好的面对着佛祖去反思他的过错!”
皇帝陛下如此的生气,但是快速的交代了一句,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甚至还带着几分仁慈,可是,在他身边的人都知道,陛下如此说来,就是要惩治太后,让太后在那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呆些日子,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一个人如果在一个熟悉的环境当中呆得久了,难免会把一个人逼疯,而皇帝现在要的就是那样的结局。
外面的人听到之后,赶紧答应着退下了,而皇帝陛下抱着他心爱的皇后娘娘,快速的往皇宫里面赶去,只是他们刚刚到达京城,就发现不远处的京城门口两边,浩浩荡荡着,站着一群又一群的老百姓,他们是自发到了这里来的,因为他们接收到了这个消息,而那些办新闻在见到皇后的仪仗时,纷纷的跪在了地上。
皇后娘娘今天特意去拜见太后,以尽自己做儿女的本分,这件事情天下皆知,而今天,太后忽然发怒,更是用茶杯把皇后娘娘都给打毁容了,这件事情更是在刚才,在京城当中不翼而飞,眨眼之间,京城的大街小巷都知道了这件事情,而紧接着他们更是听说,皇帝陛下是新的,出了宫出了城门去迎接着皇后,这样的宠爱和这样的珍贵可想而知,但这些老百姓们,对于这个肆无忌惮,总是肆意妄为,嚣张无比的太后,却是忍到了极点,不知道是谁第个张罗起来的,总之对我是越来越大,到了现在已经浩浩荡荡的绵延到了城外。
而他们在这里要的是一个结果——
“请陛下下罪昭,惩治太后娘娘,太后一而再再而三,实在是忍无可忍,这样有失朝本,有失国本。”
“太后娘娘实在是太过分了,我等老百姓们祈求陛下,能够惩罚太后,让太后为他的罪行付出代价!”
“……”
马上路过,两边的老百姓们开始磕头,他们一边磕头,一边在说着这件事情的影响,声音太多,听起来格外的杂乱,意思却是惊奇的相同,那就是,老百姓们要求皇帝陛下严惩太后,而不是什么关在房间里让他礼佛。
这一点看起来无比的诧异,而眼前的场面看起来无比的震惊,可是在大周朝确实有这么一条规定,据说,大周朝未了,摆明自己作为天子身份,受到别人监督,这样的状态,曾经在开国元祖皇帝的时候,就立下了一条规矩,就是百姓们有监督朝廷,甚至监督皇帝,皇家人的作风的权利,当时设立了这样的一个规矩,叫做百家愿,百家愿,顾名思义,就是集合了老百姓们每家每户的愿望。
这些人不必到朝堂上去敲登闻鼓,更不必上京兆府尹那里去山东,他们只需要在京城的大路两边,齐齐的跪在那里,只要人数超过200人,就可以建立百家愿,而眼下已经超出了好几倍之多。
一路马车浩浩荡荡,往宫里走的路就变得无比的艰难,因为道路两边老百姓们一个又一个的对着自己的愿望折子,他们在那里诉求着,诉求能够惩治太后,而这样的折子,在到达皇宫门口的时候,竟然多打了好几箱子,而老百姓们的这样的气氛,却没有在成功的递上折子之后而消失,那些老百姓们还站在道路的两边,眼睛一直朝着这个方向看去,直到看见皇帝陛下先下了马车,然后他的怀里,抱着的是此时正靠在陛下的肩头之上,闭着眼睛不知道是昏迷还是睡着的皇后娘娘,而他们看的更多的更清楚的,则是皇后娘娘额角上那条长长的疤痕。
一时之间,民怨更重,而这样的民怨则是清楚的反映到了朝堂之上。
那一天,朝朝上的很多文武百官们自发集结来,到了皇宫,请求面见皇帝陛下,他们是进去了,不过带着他们进去的小太监,却是回过头来对着他们沉重的说道,“各位大人们先在这里等候片刻,皇后娘娘晕倒了,陛下有些担忧,正在那里仔细的看着呢。”
就算是这些文武百官们心中在着急,可是听见这件事情,也不由得按捺下心中的那种气氛,然后开始细细的问着那个小太监,皇后娘娘现在到底如何了。
说起来这些文武百官们和你晚上在一起共事的日子不算太长,可是这位传奇的女子,确实给他们大轴带来的安稳带来了安定,可偏偏这样一个应该被称为巾帼英雄的女子,却是在她进入皇宫之后,颇受坎坷,第1天就闹出了,关于她名誉的事情,好不容易这件事情解决了,偏偏在去拜见太后的时候,又被太后娘娘大致如此的重伤。
这怎么不让人感慨?怎么又不让人生气呢?
文武百官们在前面升起,可是此时,皇后娘娘的宫殿当中,却是有着另外一个场面,太医和宫女们以及太监都被赶了出去,偌大的宫殿里面只剩下了此时昏迷的皇后和皇帝。
床上,那个对外宣称已经昏迷的女子,此时却睁着眼睛,眼中带着些许的调皮,就这么看着床边坐着的,那脸色无比的深沉,酝酿着愤怒风暴的男人。
“我也没办法。”倪挽裳先是撇了撇嘴,但是一份委屈,但这几份小心翼翼的说道,“如果不狠一些,恐怕无法让太后受到真正的知罪,他在那里,别看着好像远离了政治中心,可是也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人物,不把她解决掉,恐怕就连我们两个人都无法在夜中安睡。”
就是想要彻底的解决掉太后,好像也没有那么容易,毕竟她的身份摆在那里,而大周朝又历来以孝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