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讲课的先生没到,九七班的新生倒是来了不少。
有人闲着也是闲着,细细数来,竟然有三十三人来了。
他们怎么过来了?
白河身旁就是楚国皇子项信,见项信要过去向他们问好,白河一手拉住,“别去了,去了人家也不会理你的。”
项信是何等人物,转念一想就知道了原因,“疏忽了,疏忽了。”
周围有人疑惑不已,层层递问,很快就问到了第一排的他们几个,陆梵煜、白河看看项信,很明显是要他说了。
“这些人不会说咱们若羌州的话,估计就只有那几个人勉强会说。”
果不其然,又过了一会,剩下的几人也来到了清华堂。
一百新生,第一次共聚一堂,修习功课。
似乎是掐着点到的,九七班的班长竟然和这节课的先生前后脚进入学堂。
“诸生好。”
”先生好。”
“开始上课。”
“有劳先生。”
接下来,这位先生竟然没有进行自我介绍,直接开始进入正题。
“众所周知,咱们所在的莽荒大陆很大,我人族虽占据三十六域之地,但相比整个大陆,不过是大陆的三分之二。
虽然太学自建立起就开始推广雅语,但是直到现在,各域之间,各州之间,甚至各国各地之间,还是会存在语言不通的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大陆之上通用的语言有两种,一种是很多年以前便开始推行的雅语,一种是近几百年开始推广的安语。但是这两种语言在各域也只是少数人掌握,绝大部分还是只学习该域甚至该州的语言。
然而,作为修行者,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只生活在自己所在的这个小地方,总要走出去的,所以呢,除了要学习两种通用语言外,大家还要尽可能的学习各域的语言。”
“那么,这么多语言,我们是不是都要学呢?”
课堂之上,众人大都听得很认真,他们这才知道,原来别的地方,说的也不是他们若羌州的语言。
很快就有人提问,“先生,请问目前各个地方的通用语言所笼罩的范围大概是多大?”
下面的学生开始纷纷猜测,一域?还是一州?
在学堂之上,只要举手示意,被先生注意到后,先生自然会停下来,让学生提问。
“这个倒还没有一个完全的说法,有的语言可以通用一域,就像莽荒域等,有的只能通用一州,就比如咱们若羌州,还有的地方,每隔千里,便会有不一样的语言。”
好像知道那个学生还要追问什么,先生直接就一并说了下去,“当然,比较多的,还是一州之语言较为通用。”
又有学生举手提问,“先生,既然书院已经推广了雅语以及安语,为什么大家不都去学一种语言呢?”
这位先生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很好,你问到了点子上。
这也是咱们这门课程一共有三位先生授学的原因,雅语虽然最先被太学推广,但毕竟是书院先生们的常用之语,相对于常人而言,难免有些晦涩难懂,
故而在当初推广时,阻力极大,久而久之,太学也就没有再强求各地百姓学习雅语。”
“至于安语,它虽然更加简单,而且更实用,但哪怕太学一开始下达令旨,要求莽荒域、灵域、天回域三域百姓,全部学习安语,以百年为期,最后观其效果,
结果却是令人啼笑皆非,虽然三域所有人大都学习了这一语言,但最后真正用到的人,根本不到万分之一。”
“经过书院调查,虽然每年会有大量的修士前往他域,但相比大陆人族总人数,这些人不过沧海一粟,因而最后安语的强行政策也就不了了之。
“现在,书院对于雅语、安语而言,只是尽可能推广,不再强行要求大家去学习。所以书院为了大家便于历练,特意设置了话术一课。”
“接下来……”
这位先生不管是讲课还是回答学生的问题,很少有一次性说完的时候,差不多说一两句,就喝一口桌子上的茶。
讲台之上,先生桌上的茶杯也十分古怪,不论先生怎么喝,喝多少,杯中的茶,一直是满的。
白河狐疑地看着先生的茶杯,发现这玩意居然是个上品灵器,属于极好的空间装备。
饶是以白河跳脱的性子也不禁嘴角抽搐,为了喝水,还真有人把杯子打造成上品灵器,这是得多闲啊!
对于话术,无论是谁,在什么位置,在何种境界,学习话术,都是很有必要的。
哪怕是陆梵煜、白河这两个重生之人,虽然走南闯北,大陆三十六域都曾去过,但是掌握的语言也不是很多。
因而大多数修士,在进入一个陌生的地域后,第一个去的地方,必是话术馆,寻找翻译。
翻译便是将各种语言相互转换的人,他们所在的话术馆,都归当地的书院管辖,因而可信度极高,极少有欺客的现象。
终于,大家知道先生为何不一开始介绍自己了,原来是藏在这里。
“那么接下来,大家就先学习最为简单的雅语和安语。比如说先生的名字叫做风犹京,用雅语说就是……”
显而易见,这位先生主要是讲述雅语和安语的老师了。
“雅语学起来的确有些难,因此先生只在这第一节课交给你们一些简单常用的语句,日后咱们主要还是学习安语,学会了安语,你们以后游历时,至少有三域之地,用不着请翻译了。顺便多说一句,话术一道,先生还是建议你们多下点心,毕竟请翻译可不便宜的。
“对了,你们如果有谁对雅语感兴趣的话,以后尽管来听雅阁来找我。”
一堂话术课,先生一会一句,洋洋洒洒,终于讲完了第一节课的内容,
此时夕阳未落,霞红满天,众人却是来不及欣赏如此美景,将先生恭送出去后,大家急忙前往书院的食居吃饭。
虽然得以拜,入书院,但此时书院是不管学生的衣食住行的,也就是说,像院服,宿舍,食居吃饭等,都得学生自己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