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相识,却也感觉熟悉,好似相识已久。那般美妙那般温暖,是未曾拥有的感觉。张晨失眠了,满脑子都是林婉。
已是凌晨两点半夜,张晨却睡意全无。起身起来打开笔记本电脑,翻看林婉之前的博客,一遍遍的看,一次次地反复琢磨她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进一步了解她,接近她。
林婉的博客写了很多,之前翻看的都是她近期的文字,他开始翻看了许多林婉很久以前写下的文字,想要了解她的过去。
“心酸地承认着现实,灵魂却试图超越此世的藩篱。在暗夜的巨大迷惘里,你看见整个世界都在远离自己,你不断往心口拉扯出的豁口填塞欲望,开始描绘被黑色切割的线条,认真记起被情节淡漠掉的细节,冲刷在沉默中隐匿的真实。然后深陷自己构建的理论体系,被巨大的磁盘吸引着,无法脱离。最近的你极易情绪化,伤人伤己,过于执拗了最后都是一副狼狈的模样。面目全非的样貌恐吓了自己,刺激神经证明纵使不堪依旧存活,你亦不清楚这是什么意义所在。你说服自己从堆砌的围墙中走出,却步步艰难,洞穿不了错乱分布的迷局,迷茫得不知所措,可撩开这一假象薄膜,却发觉原来是你在逃避,仅此而已。
被这巴掌大的生活圈束缚,困于尘世,深入骨髓的信仰也要分崩离析了,向往不再,寡断了热情。会逐渐历练成宠辱不惊的坚硬心脏吧,不理会他人的唏嘘与嘲笑,用狂乱的脚步告别枯萎的影子,对生活妥协,学会逆来顺受,再也泛不起波澜。可若这便是成人世界,未免有些残忍。
朋友安慰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所遇到的种种倒退有朝一日终将成为仅是前进节奏中的一种间歇。你的年少轻狂,疏失,追随欲望强烈地破土,生长,尔后拉扯进疯狂的坟墓。一点一点腐蚀干净。
宿命。预知。期盼。即使没有氧气,信念崩裂,无力撞击破败,也有细碎因子包裹成完整躯壳,构造成坚硬形体,没有恐怖没有不安。也无谓形单影只,越热闹的人生越冷清,人事繁琐,暗藏不信任,自己给予的安全感最为踏实。在梦的褶皱里,学会安然,就这样干干净净缄默,安安静静生活。”
他感慨林婉尚年少便有这么深邃的思想和厉害的文字表达能力,那是难以企及的高度。但他们又是何其相似,比如厌世,比如看重感情,比如被这冷漠的世界伤害,比如喜爱音乐,电影,文字之类的东西。“林婉便是另一个自己。”张晨这样想着。
他喜欢林婉的文字,喜欢她的故事,也渴望着守护她,希望成为她生命的部分。
“在你走了之后,世界变得昏暗,常常记起我们一起做很多事情的很多时候,我们一起在周日的空暇时间里窝在新华书店看书,彼此看不同的书,遇见喜欢的段落便与彼此分享。我们之前常去的那家奶茶店现在搬走了呢,现在那里变成服装店了,我记得你是最喜欢那家的卡布基诺的,在那家店搬走之前,每每路过那里我总想进去买一杯卡布基诺给你,买完之后想起你已不在了,就一个在那里喝着,每次都是喝着喝着就哭了,我好想你。你最喜欢画画了,你之前送我的那几幅我一直留着,我记得你以前说过以后想要背着画板去流浪的。我现在也在学习绘画呢,虽然画的好烂,要是你在就好了,就可以教我了。你在天堂那里要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等我毕业就背着画板去流浪,帮你实现未完成的梦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无论以前,现在或是以后,一直都是,我一直都在。”
他翻阅到了这些文字,身体每一毛孔都扩张,这珍贵的友谊让人感动,他开始懂得傍晚时分林婉的悲伤,那个关于赵岚的秘密是压抑而难过的秘密,失去最好的朋友也如同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呼吸的不再是氧气,灵魂被一点一点抽离至尽,体无完肤的自己多么丑陋。生命变得粗糙。
“你拿起削铅笔的小刀在自己的手上划开一道小口子,鲜红的血液流溢出来。你以为死亡可以带来慰藉,多么可笑。
你是软弱的,并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切,心存杂念无法逃脱这梦魇般的漩涡。你迫切想要去流浪,去遇见和认知,渴求一场逃亡,不想坐以待毙,厌倦了再蹉跎。而现下不是自己的,被生活操控,日日夜夜犹如厮杀。”
张晨很心疼林婉,她安静的外表下暗藏着这么多故事,自己一个人默默承认着。多么勇敢坚强。他希望可以保护和守护林婉。
张晨看了下钟表,快要接近凌晨四点了。想到明天还要上课,意识到自己是该睡觉了。
他觉得肚子很饿,从厨房里找来了方便面,用热水冲泡着,走到阳台,此时的小区是这么安静,几乎所有人都沉沉睡去,没有白日里的喧嚣,一切事物都这么静寂。黑暗的夜原来如此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