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班师回朝那日,全城百姓齐齐出门迎接,一时间永安城主干道上挤满了欢迎的人群。
楚亦清骑着高头大马,一身戎装,清减了许多,却显得成熟许多。
赵王府内,侍女小厮忙里忙外,早已张灯结彩,恭候王爷归来。
沈沐兮挺着大肚子,一大早就起来等着,听闻大军已入城,说什么都要亲自去迎接,愣是让赵静好给拉住了。
“小姐,你现在身怀六甲,就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了,现在大军已入京,王爷定是要先去拜见陛下后才回府。”
徐京墨也在一旁道:“那可不,你这几日就要临盆,若是出了门,在大街上发动,到时候怎么给你接生?”
闻言,沈沐兮“噗嗤”一笑,也打消了亲自前往的念头。
天色渐黑,终于有下人前来汇报:“王妃,王爷回来了!”
沈沐兮惊喜地站起身,那人闪到一边,楚亦清的身影清晰地出现她的面前。
“王爷!”她粲然一笑,连忙迎了上去。
楚亦清伸出手想要紧紧拥抱她,却发现她腹部隆起,俨然快要生产了。
他欣喜地看着沈沐兮:“孩儿竟这么大了,辛苦娘子了。”
沈沐兮轻轻抱住他,笑道:“王爷回来的正好,宝宝应该这几日就出生了。”
说罢,她仔细端详着他的面容,感叹道:“你黑了,也瘦了。行军在外,王爷受苦了。”
闻言,楚亦清莞尔一笑:“行军打仗,向来如此,让王妃担心了。”
战场归来的楚亦清,看起来越发地成熟稳重,那是一种饱经风霜的气质,轮廓线更加清晰,眼神更加坚定,让人移不开双眼。
“听闻王爷在战场多次遇袭,快让我看看伤口恢复状况。”沈沐兮关切道。
“无妨,都是小伤。”楚亦清眼中满是温柔。
“不行,战场之上,小伤若是没有处理好,也不好愈合,快让我看看……”沈沐兮不依。
楚亦清拉起她的双手,柔声道:“既然如此……”
还没说完,就见沈沐兮面色一变,眉毛紧蹙,捂着腹部,表情有些痛苦。
楚亦清大惊:“兮儿,你这是怎么了?”
“羊水破了,要生了……”
楚亦清先是一震,随即大喜:“来人,快去宫中请稳婆来。”
一侍女前来禀报:“回王爷,王妃近几日临盆,稳婆早就请来了。”
“太好了,快去准备。”
新妇生产,开宫口就是一个特别痛苦的过程,一阵阵的疼痛让她满头大汗。
楚亦清想到即将见到自己的孩儿,心中登时一阵紧张,顾不得其他,焦急地站在房外等待。
不一会儿,皇后姜璃听闻这个消息也连忙赶来,见楚亦清一身铠甲站在门外,正频频往里望着,不由笑道:
“弟妹这发动得正是时候,五弟刚凯旋归来,就当父王了。”
楚亦清拱手行礼:“见过皇后娘娘。”
“得了吧,你还是叫我嫂子听着比较舒坦。”姜璃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笑道,“你不会准备一会儿穿着铠甲抱娃吧?瞧这一身肃杀之气,把娃儿吓到了可如何是好?”
楚亦清扫了一眼自己的行头,双手抱拳:“多谢嫂子提醒,我去去就回。”
他前脚刚走,后脚凝阳公主楚若晴也赶了过来,此次攻打荼玦,她手下的娘子军也功不可没。
还没进去,就被门口的侍女拦了下来:“公主还没嫁人,请在门外等候。”
楚若晴一怔,登时就要发火:“弟妹生孩子,自然要进去陪着。”
守在一旁的徐京墨噗嗤一笑,道:“公主刚从战场回来,身上的肃杀之气比较重,此时进去,的确不太方便。
既然担心赵王妃,不妨在门外稍事等候。”
楚若晴挑眉看向他:“竟是如此,那我在门外等吧。”
不到一刻钟,楚亦清洗漱完毕,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三步并做两步赶到这边。
几人静静地站在门口,神色焦急地等待着。
一直到天色完全黑透,王府的灯火亮了起来,孩子还没有生下来。
楚若晴有些担忧地问道:“怎么还没生出来?”
徐京墨耐心地解释道:“新妇生产,过程本就缓慢,少则两个时辰,多则一整夜。”
“竟是这样。”楚若晴虽说年长几岁,却长时间在军营中,对于生子不甚了解。
好在沈沐兮在妊娠后期也没落下健身,从发动到孩子顺利生下来用了约两个时辰左右,其速度堪比生二胎。
随着房间内“哇”的一声啼哭,门外等候的三人皆是面露喜色。
楚亦清更是迫不及待地走到门前,刚站定没多久,就听到赵静好的声音:“恭喜王爷,母子平安,是位小郡主。”
至于为什么孩子没抱出来,这也是沈沐兮安排的,因为新生儿生产后需要尽快与母亲建立连接,家属可以进房间去看。
“平安就好,平安就好。”楚亦清笑意更深,耐心地等着稳婆收拾妥当,这才走了进去。
刚生产后的沈沐兮面色有些苍白,秀发也被汗水打湿,一绺一绺贴在额间两颊。
楚亦清快步走上前,紧握住她的双手,面上满是疼惜:“兮儿……”
沈沐兮笑着看向他,又指了指趴在她胸前的小团子道:“王爷快看,这是咱女儿。”
楚亦清扫了一眼那个小人儿,心中突然有种说不清楚的情感倏地升腾起来。
他唇边扬起一道慈爱的笑容,盯着她看了一小会儿,又将视线转回沈沐兮身上。
俯身在她额间留下一个吻,薄唇轻启道:“娘子,你辛苦了。”
……
永康元年六月二十二,赵王楚亦清大败荼玦凯旋而归,同天夜里亥正一刻(23点15分左右)赵王妃诞下一女。
次日,圣上下诏,封赵王之女为长宁郡主。
依惯例,郡主封号一般成年后才有,可见今圣对他这位弟弟是多么的看重。
与此同时,为庆贺此次平定荼玦大捷,楚逸尘在宫中设宴,犒赏三军,赏元帅楚亦清黄金万两,绢上千匹,还有无数的奇珍异宝。
而这一切全部被楚亦清在私底下送了回来。
楚逸尘甚是不解:“五弟立此大功,为何不受这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