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之后,永安城内大街小巷一天比一天热闹。
大魏朝有个习俗,就是每年元月初一,各郡县凡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到殿前参拜。
临近年关,就会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官员们纷纷赶来,有些还带着他们的妻小,算是公费旅游。
清兮堂内的销售额因这些人的到来,又结结实实地提升了不少。
沈沐兮除了开拓自己的事业之外,又给医馆内的每位员工一人准备两身新的工作棉服,裁剪样式皆是当下的最新款。
又让赵静好清算了一下近几个月的营业额,保证每个员工在年底还有一笔不菲的奖金。
这些都安排好后,沈沐兮又去了后院,西侧的员工宿舍现在已经住上了五六个新来的员工,皆是推出护肤品之后,沈沐兮经过几轮面试之后精挑细选留下的,负责化妆品的后期制作和包装。
他们也跟医馆签了保密协议和员工合同,一旦发生方子泄露,赔偿金至少是白两金子起步。
这些人曾经也在医馆干过杂活,也有一些甚是懂些医术,但在原先的地方收入甚微,来到清兮堂又是奖金又是衣服的,着实让他们干劲十足。
清兮堂的事情处理完,沈沐兮才有时间分神思考除夕夜的事儿。
算算日子,还有三日就到除夕宫宴,沈沐兮伸手摸了摸额间的守宫砂,悠悠地叹了口气。
这古往今来,过年都是一件大事,她虽说不想去,但今年毕竟是嫁到赵王府第一个年头,不去不合规矩。
况且,给她暗中使绊子的人还在那里等着她,戏台子都搭好了,不去看岂不是可惜?
想到这里,沈沐兮给赵静好交待一番,腊月三十那一天只营业半日,头天晚上在天祥居准备一桌酒席,算是医馆员工年会聚餐。
所有的一切都安排妥当,沈沐兮又和楚亦清一同上街购置了一些新年礼物,这才把除夕前需要准备的事情完全准备好。
终于到了年三十这一天,虽说宫宴设在晚上,但午时之前,所有的皇室子弟都要去皇陵祭拜先祖,以求庇护。
祭祖之后,众人各执一把香返回府邸,又用一根长木置于门前,这是请祖宗进门。
随后才是插桃枝、贴春书、悬春幡、画虎头、书聻字,春书就跟现代的春联差不多,都是一些除旧迎新的吉祥话。
春幡就是随风飘荡的红色彩旗,传到东瀛之后逐渐演变成鲤鱼旗。
虎头和聻字则是现下用来辟邪用的,楚亦清见自家王妃对过年习俗兴致勃勃,当下也来了雅致,亲手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老虎。
“王爷你这画技绝了!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沈沐兮看着那威风凛凛的虎头,打心底佩服这位绘画大触。
楚亦清薄唇轻抿:“你若是喜欢,本王也可以给你画张小像。”
沈沐兮闻言双眼发光,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古典工笔肖像画耶,后世王爷画的不得百万起步?”
转念一想,这是架空时代,即使到后世人家也不一定认,罢了罢了。
果然暴富这种事,只能在梦里才能有。
楚亦清挑了挑眉,好奇地看着她:“娘子这是怎么了,难不成……不喜欢?”
“喜欢喜欢,我只是有点害羞,长这么大还没有人画过我呢。”沈沐兮连忙转移话题。
“竟是如此……”楚亦清执了她的手道,“那以后为夫每年都给你画一张。”
他目光坚定而温柔,不像是随意说说。
沈沐兮顿觉脸颊发烫,这人怎么就在不经意间,就把人的小心脏撩得砰砰跳呢?
每年画一张,那可不可以理解为一生一世的承诺?
这样,是不是以后可以永永远远陪在他身边啦?
“那、那可就这么说定了,不许反悔哈!”
她伸出小拇指,示意他拉钩钩。
楚亦清挑眉疑惑:“这是何意?”
“这是、这是一种约定手势,就是你答应我的事,一定要做到。”沈沐兮认真地看着他道,“如果你同意刚才说得话,就把小拇指伸出来。”
楚亦清唇角微勾,伸出修长的小指:“接下来呢?”
沈沐兮勾住了他的小指,又伸出拇指给他盖了个章:“这样,你就不能反悔了。”
她唇角的笑容如春日的繁花,让楚亦清不由看得愣了神。
此时,张大海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王爷、王妃,你们怎么还在这儿呀,宫里都来人催了,这酉时一到就宫里的大傩就开始了,可别误了时辰。”
楚亦清看了看天色:“还早,来得及。”
随后拉了沈沐兮让人给她盛装打扮一番,又仔细在她额上贴上了娇艳欲滴的花钿,这才出了门。
马车内,二人静静凝望良久,旋即相视一笑。
“王爷,你今天可真好看。”
“王妃也是。”楚亦清唇角微勾,开口道,“此次除夕夜宴是宫里人准备的表演,不用官家小姐上台。不过表演过后,定会有吟诗作赋之类活动。”
沈沐兮连忙挥手:“吟诗作赋,这跟我没什么关系。我就会背几首唐诗歇后语什么的,上不了台面。”
楚亦清薄唇轻抿,从袖口取出一个小折子递给她:“此次敌人在暗,你我在明,定会有些变故。
这是历年诗会的题目和诗词,非他人创作,你随身带着,以备不时之需。”
沈沐兮对他竖起大拇指:“非他人原创,就是指这上面的诗全是你自己作的!我发现夫君真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啊!”
楚亦清莞尔一笑:“娘子过奖了。”
随后沈沐兮拿了折子开始翻看,前世大大小小考试经历了那么多,这古诗再难,能比得过那些辩证?
就这样一路背课文一般来到皇宫,二人再次到达太极殿门前。
此时,殿外的广场上搭起了一个巨大的戏台子,戏台外围站了好些人,仿佛静静等待着什么仪式一般。
沈沐兮好奇地瞥了一眼身边的王爷,楚亦清开口解释道:“这是晚宴前的祭祀活动——大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