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玉嘉进屋,便看到沈妍歪在贵妃榻上看书。
瞧她脸色,并没有委屈难过。
他不放心,清清嗓子问她:“还好吗?”
沈妍从书中抬起头,眨巴着一双乌黑的眸子懵懂看他。
他这话问得莫名其妙。
没明白他的意思,沈妍坐直了身子,招呼一声:“世子回来了。”
司马玉嘉在她对面的矮凳坐下,自觉说起平日的工作:“嗯,衙里事多,这几天会晚些回来。”
哦.....
沈妍垂下眼眸,他现在倒是什么事都和她说。
看一眼外头的天色,司马玉嘉问她:“让小丫鬟摆饭罢?”
沈妍点头。
很快丫鬟婆子们就摆好饭菜。
两人落了座,沈妍就低头小口小口吃饭。
司马玉嘉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她说话,忍不住问:“你没有什么和我说的吗?”
方才陈嬷嬷已经告诉他,今天在园子里发生的事。
她让人冤枉,心中只怕不好受吧。
沈妍抬眼,清泉般的眸子疑惑打量他。
有什么需要说的?
今天她当众教训徐宝儿的事吗?
想起上辈子,他处处维护徐宝儿,她突然就没了胃口。放下碗筷,抬眸看他:“你想问什么?”
若是质问她为何如此不顾场合落徐宝儿脸面,她也可以为自己辩解。
司马玉嘉瞧她一副豁出去的表情,这才意识到,她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他心中苦涩,她好像从未把他当成她的夫君,有委屈也不愿告诉他。
如此防备的眼神,是担心他会责怪她吗?
他轻叹一口气,也放下筷子,温声道:“我知道你受了委屈,我会让母亲尽快给表妹选一门亲事。”
接下来徐宝儿会忙着准备嫁妆,再不会有功夫想那些陷害人的手段。
沈妍一震,愣愣看他。
他.....什么都知道?
“你....不怪我?”
上辈子,但凡涉及徐宝儿,他都会先责备她。
司马玉嘉眸光黯了黯。
上辈子他便是听信了别人的话,连问都没问,就断定是她的错。
重来一回,他再也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你没有错,是她们居心不良,恩将仇报。”
沈妍错愕,再一次震惊。
他....说的是徐宝儿吗?他知道徐宝儿居心不良?
司马玉嘉见她轻蹙眉头,一双清亮的眼眸懵懂望着他,似是不愿相信他会这么做。
他心一阵悸动,伸手便想触到她。
以后,我来护你。
沈妍让他突然的动作闹得,下意识便向后躲。
司马玉嘉的手落了个空,堪堪停在她面前。
沈妍只觉得面上发烫,匆忙移开目光,侧着脸道:“谢....谢谢你能说句公道话。”
放在上辈子,她想都不敢想。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变了?
司马玉嘉默默收回手,心中苦涩,轻叹一声:“妍儿,你如今还是我的妻子,你我之间,无需说谢谢。”
他不想要她的谢谢,只想要她相信他,信赖他。
今生,他还能拥有她吗?
沈妍垂下眼眸,她已经在上辈子的等待中,学会了凡事不过分苛求。
不知道他为何变了,但她也变了。
她不再等待,也不再渴求。
两人一时无话,饭桌上只剩碗筷碰撞的轻微响声。
司马玉嘉不愿逼她,想给她时间,也想向她证明自己对她的心。
陪她吃了饭,也没去书房,转身就去了临春院。
徐西姝听到采薇来报,一点都不觉得意外。
毕竟今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他不来才怪呢。
还跟王嬷嬷说:“看吧,这不就来了吗?”
王嬷嬷笑道:“世子来给夫人请安呢。”
“真有心请安就好了。”
徐喜姝冷“哼”一声,不是今天这么大的事,也不会来。
却不知他这次是为了宝儿,还是为了那沈氏?
徐喜姝为着今天的事,心中也很累。
本来是盛大的生辰宴,赏酒宴,愣是闹成了审判大会。
原还想借此机会,让众夫人看到宝儿的乖巧懂事,这下全泡汤了。
还选什么好人家,闹成这样,那些夫人看宝儿的眼神都变了。
王嬷嬷见她烦心,也是一声叹息。
夫人是真心待表姑娘好。
人都是有私心的,表姑娘是夫人看着长大的孩子,便是犯了错,夫人也不忍心责怪。
主子的事王嬷嬷也做不了主,便挑了好听的话来逗侯夫人开心:
“夫人又说气话。夫人是世子的母亲,便是衙里再忙,世子每天早晨都会来给夫人请安。今日定是听到了不好的话,这才赶来安慰夫人呢。”
徐喜姝揉了揉额头:“你也别安慰我。我知道,宝儿今天确实做得太过了,他肯定是为了沈氏,来兴师问罪呢。”
侯夫人心里跟明镜似的,王嬷嬷倒不好接了。
才说话的功夫,司马玉嘉已经走进来。
恭恭敬敬给徐喜姝行了一礼:“母亲”
徐喜姝吩咐小丫鬟给他端茶来,这才没好气问他:“衙里那么忙,怎么有空上我这儿来?”
司马玉嘉道:“便是再忙,陪母亲说话的功夫还是有的。”
哼,谁信。
徐喜姝看一眼王嬷嬷,你看他,什么时候嘴巴变得这般甜?
“我说什么?成了亲,人都变了。”
司马玉嘉微微一顿,随即明白母亲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倒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王嬷嬷笑了:“世子体贴,知道夫人今天烦心,这才说好话哄夫人开心呢。”
徐喜姝没好气,白儿子一眼:“你就向着他,还不知道他向着谁呢。”
司马玉嘉端正坐下,分明已经瞧出母亲的气出在哪儿了。
清清嗓子,道:“我知道为了司马家名声,娘今天受累了。”
徐喜姝心中好受了些,若不是顾及两位庶女尚未及笄,以后还要说人家,她何必在众夫人面前想方设法补救呢?
瞪一眼儿子:“你是来安慰我,还是为你媳妇来讨公道?”
今天沈氏当真端了嫂子的身份教训宝儿,她又为宝儿的名声担忧。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沈氏有理有据,进退有度,她不好训斥沈氏,但儿子若是还想为沈氏说话,就别怪她生气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