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心皱眉道:
“这简直就是在草菅人命!难道就没人反抗么?”
高衍说道:
“有,而且不少,但这些人怎么可能是问天门外门强者的对手?
所有的反抗都被平定了,期间几次反抗强烈的起义中甚至都有问天门内门的人出手相助。”
剑心怒道:
“什么!?”
高衍摆了摆手说道:
“天魁,你先别生气,那些起义成功后做大的人,因为从前被压迫的狠了,所以对宁皇皇室与三十六大家族便开始疯狂屠杀。
就算是你当时在,你也会站在宁国这边对付起义军的。
他们真的被压迫的太狠了,而且这些人中就算有天资聪慧的人,也会被其他人影响的以直报怨的。”
剑心皱眉道:
“凌云他们就不会好好调查调查么?”
高衍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接剑心的话茬,问天门内门的事,他不适合多言指手画脚,继续说道:
“你知道么?单单就宁国都城金陵城中,宁国皇室和三十六大家族加起来的成员和旁支就有几千万人。
几千万人啊,他们每天不用劳作,只喜欢纵.情高歌,穷奢极欲,即使有不屑与他们为伍的人,要么渐渐被他们同化,要么远离金陵城。
可是宁国举国上下哪里都一样,即使其他地方不像是金陵城那般奢华,最终这些心存正义的找到了我们这些人修炼的地方,算是找到了一方净土。”
剑心闻言神色略微轻松了一些,心道看来这个世界还是有许多坚持本心的人的。
高衍继续说道:
“再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一个愿意为天下穷苦劳作的百姓出头的人,我若是出手,那我与宁国爪牙又有什么区别?
天魁,你现在还认为燕无涯做的就一定是错的了么?”
剑心闻言陷入了沉思,淡淡的说道:
“可是这一路上尸横遍野确实是因无涯而起的啊。”
高衍点点头说道:
“对,燕无涯出发点是对的,可惜他选择了错误的方法,以至于天下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动乱之中。
当年金陵城数千万世家大族子弟被燕无涯绞杀在城中,无人幸免于难,这些人最终又进入到了广阳府的血池中。
我察觉到他背后有个高手指点,那个高手实力极为强大,我不是他的对手,哪怕我们这些人一齐动手,恐怕也不会是那个人的对手。”
剑心闻言点了点头说道:
“嗯,那个人叫地恶,对于你们来说确实很强。”
高衍说道:
“所以我们即使有意指点他走上正途,也无法靠近他。
后来燕无涯建立天国,创建万毒宗,当初的屠龙勇士终于也变成了恶龙。
不过相比于宁国对百姓的压榨,燕无涯对民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他对世家大族就太狠了。”
剑心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心中对燕无涯的怒火也消了几分,他本意是为民请命,没想到渐渐被地恶影响迷失了本心以至于大开杀戒,致使无数生灵罹难。
燕无涯固然有错,但要不是宁国世家大族对百姓压榨的太狠也不会激起他维护百姓的正义之心。
所以宁国的世家大族也难辞其咎,不过她们在这几十年的动乱中死的人太多了,再多的恩怨也被燕无涯报的差不多了。
其次地恶也是这场动乱的主谋之一,要不是他利用燕无涯的正义之心以及埋藏在燕无涯心中的仇恨,也不会有这场浩劫。
于是在剑心心中,燕无涯的过错被无限缩小,地恶的过错被无限放大,再加上宁国世家大族分担责任,这场为期三十年的动乱燕无涯的责任变的越来越小。
剑心甚至都觉得自己对他的处罚太重了,默默下决心下次遇到地恶一定要把它揍得他娘都不认识他!
这里面要说剑心没有护犊之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作为自己的徒孙,自己有所偏袒,也算是人之常情吧?
高衍看着剑心神色渐渐变的轻松下来,继续说道:
“要想让这样的事日后少发生,还需要天魁引导皇室世家大族走上正途才行,否则将来同样的惨剧还会再次上演。”
剑心恭敬的行礼道:
“还望祥言。”
高衍举起三根指头说道:
“其实简单来说只有三点,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劳有所得。
但这三点虽然说的容易,想要真正落实下去,落实长久,就需要尽可能的减少和克制人的贪欲。
这就必需要一个贤明的君主才能行,然而皇室每届储君、君主德行不一,所以就必须要挑选一个有德之君才行。”
剑心将高衍的话牢记于心后,问道:
“你的意思是?”
高衍说道:
“择贤而立,择德而立,择行而立,去家天下变为公天下。”
此言一出,剑心心头十分震撼,在他的印象里,无论是外界还是人界,以家族及族长执掌大权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理念。
如今高衍竟然提到去家天下变为公天下,这样的理念简直是恒古未有,这种思想就像破剑者要打破神剑大陆一般,他要冲破的是束缚住生灵思想的囚笼。
就冲这番话,高衍就有资格做自己的道友成为破剑者!
剑心起身道:
“没想到道友有这样的觉悟,请受我一拜!”
说着剑心就要躬身行礼,高衍赶忙扶住剑心说道:
“其实这番言论并非出自我的思想,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也是极为震撼的。”
剑心赶忙问道:
“那是出于何人之口?”
高衍挥手叫了叫堂下一名青年男子笑道:
“秦润风,你来和天魁详细说一说你的理论吧。”
秦润风应声起身走上前对着高衍行礼道“师傅”,又对剑心行礼道“天魁前辈。”
高衍安排秦润风坐在自己身边后说道:
“秦润风本是宁国皇室子弟,因不满金陵城的奢华愤然出走,游历人界一圈后发现宁国的腐败已经根深蒂固。
在机缘巧合之下我们相遇,畅谈之后秦润风不愿再回到宁国,便拜我为师,正好我也挺喜欢这孩子的,就收他做关门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