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嫦眼中略含羡慕的看了一眼这四个侍女,她们不知道她们修炼的是什么,可是赵嫦和罗泰然一路从天南寺坐船过来。
可是知道罗泰然在船上闲着无事可做,就尝试着写下了两本功法,一本《青瑶书》,一本《青云书》。
天下都说只要买来稍微可用的功法,然后按照武学提要就可一路推演,直指先天。
可是照书学着写,能有比创造出天下武学提要的人更加明白如何创造出更强大的功法吗?
更何况和罗泰然在路上的闲聊中得知,这两本功法不仅仅是修炼到先天之境那么简单,更有着直通先天之上的可能。
也就是说,这四个侍女未来只要跟在罗泰然身后,至少也是先天宗师!
大厅外一阵脚步声响起。
贾管家从影壁之后快步的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跑到大厅内,躬身行礼:“启禀老爷,门外来了一个自称是道家首座的老者,这是他的拜帖。”
接过贾管家递过来的拜帖,罗泰然看了两眼,吩咐道:“你去把他请进来吧。”
“是!”
道家首座一夜未眠,昨日在酒馆里面踱步了半响,到了半夜酒馆打样的时候他还在犹豫来,犹豫去,终于被店老板客客气气的轰了出去。
半夜站在街头,摸着三寸鼠须,干脆不回客栈了。
直接走到了北苑大街上,一夜盯着偌大的国师府,还引来的京兆府的巡街衙役,最后不得已展露了自己的身份。
由六扇门派来了两个年轻的衙役,陪着他在这守了一夜。
在赵嫦带着大箱小箱进去之后,道家首座才拍了拍布袋,嗯,我道家先天秘籍都在这里,扶了一下道冠拿着拜帖走了过去。
在管家的带领下,道家首座跟随在身后,迈过大门,是一个硕大的广场,从两侧能够看到一堆仆人围在一个老和尚身边。
《青云书》虽然昨夜就已经被递给了贾管家,但是毕竟只有一本,他们这些人虽然识字,但也只是识字而已。
行哉现在非要说自己是国师府的护院,贾管家斗胆请他给大家讲解《青云书》。
道家首座对着那边看了一眼,偶尔随风传来的几句话让他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隐隐的察觉到自己原本以为极佳的功法有着改进的地方。
咽了一口唾沫,他现在几乎可以确定,这本《青云书》可能在当今天下的先天功法之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绕过影壁,远远的看见大厅正中有一个丰神俊朗的青年恍若九天神灵,纵使站在那,仿佛看见了一层淡淡的神光在他身后萦绕。
细细看来,又仿佛没有。
他在这一刻,感觉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天地。
罗泰然笑着迎了上来:“道家首座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道家首座后怕地连连摆手,不敢让罗泰然迎过来,已经隐隐约约跨过先天极限门槛的他就和智苦老僧一样,在这一刻几乎已经断定了罗泰然的身份。
道家首座看着走过来的罗泰然,吓的直接伏倒在地:“老道青虚,拜见道君,不知原是道君当面,老道应该早来迎接。”
罗泰然一怔,眉头皱起,一道神光从眼中乍现,瞬间,青虚的一切仿佛分毫毕现,他了悟,这又是一位隐隐约约跨过了先天极限的高手。
和智苦老僧一样,作为当世境界最高的人杰,他们能够在见到罗泰然的第一眼,便能在心中有着明悟,随后对他的身份有着猜测。
罗泰然停在原地,收敛神光:“起来吧。我不喜欢有人跪着。”
“是!道君。”仿佛接到了来自九天之上的旨意,青虚连忙站起,面色崇敬的看着他。
罗泰然招招手:“过来坐下吧,晓月,泡茶。”
青虚本身不敢坐下,在看到罗泰然瞪过来的目光之后,老老实实的坐到一边,接过侍女晓月端过来的茶水,屁股半边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的笔直,就仿佛回到了当初刚刚拜师学艺的日子。
罗泰然看着这个如同小学生面见老师一样的老道,幽幽的问道:“你今日过来有什么事?”
老道刚刚端到手里的茶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就听到罗泰然的问话,连忙把茶杯放到身边的桌案上。
“回禀道君,老道...小道听说道君欲修订天下武者提要,我们道家有几本不入流的功法,老道寻思可能对道君有些作用,特意送了过来,还望道君明察。”
青虚从布袋里面掏出几本秘籍,正是《霓霞心法》《问世诀》《灵猴玄图》等道家镇派功法。
看着青虚小心的递过来的功法,又慢慢的后退了回去,依旧虚坐在椅子上。
“多谢你把这些功法送过来,这些东西太及时了,要是道长这几日没事,便在我们这里住下吧,三天之内,先天之上的功法便能整理出来。”
青虚腰板竖的笔直,现在就是有事也得说没事啊,那有什么事情比见证先天之上的大道出来更加重要。
“老道没事,没有什么事,厚颜借道君一处地方住下,道君若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点点头,罗泰然转头看向贾管家。
“你去给他整理出一件客房出来吧。”
“是。”贾管家躬身领命。
.....
阳光慢慢的越来越炽热,从苍穹之上洒下帝都。
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普通的百姓依旧每日为了衣食而奔波,世家在加剧剥夺百姓土地,官员在忙着捞银子。
帝都东市,西市,泾渭分明。
高官子弟、世家门徒不屑于去西市,西市百姓畏惧东市。
这一日,罗泰然在修订天下武学提要,帝都上空,千里紫气从四方升起,映照的整个帝都沐浴在一片紫霞之中,没有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在朝臣世家方面,老皇帝突然在三年之后,面色红润的站在御座之上,声若雷霆。
宣布两件事,第一件便是大商从今日起,便有了第一位国师。
朝臣还来不及为这件事震惊,不说大商立朝四百年,没有一位国师,便是四百年前的朝廷也无国师。
追溯的更久远,国师的存在都是上古神话传说之中才有。
朝臣尚未来得及反对。
老皇帝宣布第二件事,户部重新丈量天下土地,由吏部组织人员监督,世家百官之中凡是占据多余土地,均必上交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