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楼榭之内。
兴庆宫以内,老皇帝正在认真的处理着奏折,他此时心情不错,虽然朝堂空了一大块,他此时压力很大。
但正所谓不破不立,大商已经烂到了骨子里面,如果不拔出一大半,根本解决不了大商之毒。
呼——
一道云雾出现,罗泰然出现在案几前面。
老皇帝看见罗泰然的身影,连忙站起身来:“不知国师前来,朕迎接来迟,来人,上茶。”
立即有着宫娥端着茶杯过来,罗泰然接过茶杯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皱了皱眉头。
老皇帝看到罗泰然似乎面色不愉,挥手示意两侧的太监宫女离去。
“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国师今日来此有何贵干?”
罗泰然放下茶杯,拿出了刚刚的那份供词,递给老皇帝:“你自己看吧。”
老皇帝一怔,接过这张供词,扑鼻的血气铺面而来,但是并未动容,细细的看了起来,阅完之后,收起供词放在一边。
“国师还请放心,这件事不管涉及到何人,朕绝不姑息。”
“包括景王?”
“包括景王!”
罗泰然看着表情严肃的老皇帝,笑道:“你要是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如此看来,大商命不该绝。”
老皇帝拱手笑道:“多谢国师吉言,既然是国师这般神仙中人说的,那必然是真的了。”
两人笑了一会儿,罗泰然看向了老皇帝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
“现在你就一个人处理这些奏折?”
老皇帝拿起朱笔,从旁边的奏折山上继续批阅着:
“如今这个朝堂空了一大半,虽然拔除了许多毒瘤,但是不得不说,世家子弟确实有着很大一部分人才,现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朕一个人处理。”
说道这里的时候,老皇帝还笑着抬头看了一眼罗泰然:“还要多谢国师送给太子的丹药,要不是朕向他讨要了一部分,还难以处理这么多的事情呢。”
罗泰然长叹一声:“你明日派人来国师府吧,我多炼制一些丹药,只是一些随手之作而已。”
“如此,多谢国师了。”
罗泰然摇摇头拿起一本奏折随意的扫视了两眼,再拿起一本,大大小小,乱七八糟的事,丢了回去,看着老皇帝:
“曾经书籍都在世家之中,平民都难有读书的机会,现在我想建立一个书院,你看如何?”
老皇帝眼前一亮:“书院?什么是书院?”
罗泰然一怔,细细的思索起来,似乎并没有在帝都见到书院,而且这个世界也没见到啊其他地方有着书院。
看来还没有书院,也是,书籍都是世家之瑰宝,传承之本源。
罗泰然开口解释道:“所谓书院,便是教导天下百姓,凡有求学之人,皆可来此学文习道,劳烦陛下了,在城外建立一个书院,其中要点我等会细说。”
老皇帝很感兴趣,他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
“那由谁来传授学识呢?要知道现在大家都闭门自守,没有人愿意把学识倾囊相授。”
罗泰然向老皇帝接过来一张纸,又拿过毛笔,在纸张上画了一个方格,又在中间画了一横。
就像一个很大的曰字。
罗泰然一指前面的方格:“这个以后可以当作是书院的外院,教授学子道德礼仪,避免以后出现世家子弟那般不把普通百姓当作人的情况再次出现。”
老皇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世家子弟的能力确实很强,但是他们造成的破坏也是非比寻常。
看到老皇帝懂了,罗泰然再指着后面的方格:
“在外院考察以后,学子在考核合格之时,便可进入内院学习,至于教授他们的人,可以从各大门派择选。”
老皇帝眉头一皱:“他们愿意过来书院吗?”
罗泰然一笑:“陛下,你别忘了,还有不到一个月我便在紫霄山讲道,须知,那群人为了突破已经耗尽了一生时光,到时候各大门派来的人绝对不少,我若在书院担任山长,来教授的绝对不少。”
老皇帝疑惑的问道:“如果他们来书院之后,带着门人弟子离开书院怎么办?岂不是给他们培养弟子?”
啧啧啧。
摇摇手指,罗泰然看着老皇帝:
“各大门派来教导的可都是书院的学子啊,而那些人能够进学院,哪些人能够在外院考核合格是我说了算,再说,教导外院的人道德礼仪,便是培养他们的心中的信念。”
罗泰然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再说,一旦这些学子有了自己的信念,去了各大门派又何妨,学会他们的功法,也不会行罪大恶极之事。”
“朕同意了!”老皇帝大笑:“劳烦国师了,朕这就下令,工部承办,督造书院,一个月内建造完成。”
啧啧的几声,罗泰然看着老皇帝面前的奏折,随口说道:“今日查到呈祥戏院的时候,当时同行的有一个京兆府捕快,叫崔明,我看他不错,陛下不是缺少人才吗?可以用用。”
老皇帝放下奏折:“既然是国师所说,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朕记住了。”
罗泰然站了起来,笑着离去:“陛下需知,我不是为了大商,我只愿有一日,天下人人如龙。”
一阵云雾飘起,兴庆宫内,罗泰然的身形飘然不见。
老皇帝喃喃自语:“国师果然是神仙中人!”
恍惚间一场交谈,仿佛就像幻觉一样,低头看向桌案之上,两张白纸还在,一份是书院规划,一份是呈祥戏院的供词。
老皇帝面容一肃,一拍桌子。
“来人,传旨,景王私贩人口,伙同四大家族,意图谋反,今证据属实,传京兆府严查。”
“是,陛下!”
“嗯,朕听说京兆府有一位叫崔明的捕快,为人严谨,破案有功,京兆府原司录参军是不是何家的人?”
“是,陛下,已经问斩!”
“传旨,崔明有功于社稷,特旨拔升,任京兆府司录参军,令京兆府全权处理景王之事,该斩就斩,该杀就杀!”
“是!”传旨太监躬身领旨,这个崔明不知道为何在陛下那里留下了名字,须知捕快本是一小吏,在帝都根本不入流。
而司录参军则是七品上,在帝都虽然不算什么大官,但是现在朝堂一空,他崔明简在帝心,未来升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