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科的窗口坐着几个女辅警,正在接待群众。夏洁坐在后面一张电脑后,有了问题到她这儿汇总。
此刻,她电脑上显示的是她正在查户籍管理的各种制度,一边看,一边在小本子上拼命记录着。
一个辅警过来:“夏警官,您看这件事怎么办?他要求落户。条件符合咱们去年购房落户的条件,他也购了房。
可今年把这个政策取消了,改成了大专以上学历可以落户。要按今年的政策,他不符合,可他的房子是去年买的。”
夏洁虚心地问:“陈姐,我刚来,政策还没弄明白。以前像这种问题如何处理,您就处理呗。”
陈姐忙说:“哟,我们可不敢自做主张。夏警官,这儿就您一个警官,还是得您做主。 ”
夏洁没迟疑:“稍等一下,我没什么经验,先问一下王警官的意见。”
她从容地离开座位离开大家的视线。确定没有旁人,这才拿出电话迅速拨号:“王姐,孩子生了吗?有件事我请示一下您……”
五分钟后,夏洁从容地回来了:“陈姐您过来。”
辅警陈姐走过来。
夏洁说:“陈姐,我对条条框框的政策还不熟,但有个原则我觉得都适用。
就是老问题老办法,新问题新办法。他的房子去年就买了,符合去年的落户政策,那就给他落。”
陈姐有些担心:“落?不会违反政策吧?”
夏洁笑着说:“违反政策责任我担着。政策一改再改,条件一再放松,中心的意思就是一个,扩大城市人口,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给一个有能力在我们这儿买了房的人落户口,让他在这儿 安居乐业,没毛病。落吧。”
“好。”陈姐老答应着回去办理。
快下班的时候,陈姐又站在夏洁面前:“夏警官,您看这事怎么处理?这老太太已经来过十来趟了。”
“什么情况?”夏洁抬头,看到一个 70 多岁的老太太坐在等候的椅子上,怀里搂着一个 6、7 岁的女孩。
陈姐说:“这老太太姓张,无儿无女,靠低保和捡破烂为生。这女孩是她 6 年多以前捡破烂的时候在一个垃圾箱旁捡的一个弃婴。
她把这女孩养到了 六岁半。现在女孩到了九月份要上学了,她来想给孩子上户口。”
夏洁赶快又翻自己的小本子:“不符合落户政策吧?”
陈姐点头:“是不符合。女孩没有出生证明,两人也没办理正式的收养手续。
再说,她今年76 岁了,两人之间正好差了 70 岁,也不符合收养子女的规定。可孩子要上学,没有户口报不上名。您看怎么办?”
夏洁没说话,走到张老太面前。
张老太一看到她就充满希望地抬起头来:“警察同志,我都跑了五趟了,能给我闺女落户口了吧?”
夏洁看看小女孩,女孩正张大了眼睛看着她。她摸了摸女孩的头发:“奶奶,这孩子叫您……”
张老太说:“原来叫我奶奶,可是同志告诉我,不是收养关系不能落户,我就叫她改口叫我妈。可这闺女……宝儿,叫妈。”
女孩看看她,想叫,张开嘴没叫出来,吃吃笑着,把脸埋到她身上。
张老太没好歹地拍打她一下:“这孩子,不叫,落不上户口,我看你怎么办。”两人之间,笼罩着那样一种亲昵的气氛。
夏洁在身上摸了摸,摸出支圆珠笔送给那个女孩:“叫宝儿吗?宝儿,姐姐送你的。等上了学,好好学习。”
张老太连忙说:“哟,宝儿,你看咱们处处遇上好人。赶快拿着,谢谢警察姐姐。”
宝儿开心地接过笔:“谢谢警察姐姐。”
夏洁耐心地说:“奶奶,你们的情况比较复杂,这次肯定没办法落。
您先带着孩子回去,也不用再往这跑了。我向您保证,我一定帮您找到一种最妥当的解决办法。”
张老太担心地说:“这说话就要给孩子报名上学了,不会耽误报名吧?”
夏洁肯定地说:“我保证不会。奶奶,您生活得辛苦,不要把时间都用在跑派出所上。您回家吧,办法我帮您想。”
把她们送到门口,夏洁搂着小姑娘挺喜欢的,说着嘱咐的话:“宝儿六岁了,可以照顾奶奶了吧?”
两人说到奶奶,才发现奶奶没有跟上来。
夏洁、宝儿回头,看到张老太站在一个捡破烂的尼龙纺织袋前,里边放满了塑料瓶子。
老太太看到夏洁和宝儿看她,就没拿编织袋,过来领着孩子就走。
夏洁看了看编织袋:“奶奶……”
奶奶没让夏洁说出来,先抢着:“姑娘再见。”又指了指编织袋:“我回头再来。”
那孩子蹦蹦跳跳,围着老太太不停地转圈。
夏洁久久地看着她们,进屋前,把编织袋一起拿进户籍大厅。
陈姐看见了一头雾水:“夏洁,怎么把垃圾袋拿回来了?”
夏洁说:“老奶奶说放着一会来拿,我看放门口不合适,又怕丢了,就拿进来了。”
陈姐笑了:“嘿,这老太太真逗,垃圾袋还不一起拿走,还再来一趟?”
夏洁没接话,笑了笑,把编织袋拿到柜台角落不显眼的地方。
赵继伟刚上班,换上衣服还没走到办公区,接警室一个警察伸出头来了:“小赵,小辛家小区有人报案,夜里他家进人了。”
赵继伟吓了一跳:“啊?入室盗窃?”
警察说:“是你负责的小区吧?报警单在这。”
赵继伟看着,小声骂了一句:“偏偏在这个时候,真麻烦。”他一抬头,看到辅警小王正在擦桌子“小王,我师父呢?”
小王说:“张哥刚才接了个警出去了。”
赵继伟也不等了:“小王,有人报入室盗窃。走,你跟我去看看。”
小辛家小区是个回迁小区,小区里私搭乱建不少,路边还有不少人在摆摊,看上去就很乱,赵继伟抬头寻找着探头。
小王说:“这小区的探头不多。”
赵继伟气愤地说:“说了多少回,物业总说物业费太低,没钱装探头。”
小王也生气:“没有探头,人跑了上哪去找?”
赵继伟说:“可不是!唉,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候,百日无入室盗窃行动可别在我手上出岔子。”
按报警地址,两人来到孙女士家,敲了敲门,孙女士打开家门。
赵继伟问:“请问是你家报的警吗?:
孙女士点头:‘是。张哥呢?张志杰没来啊?”
赵继伟说:“张志杰是我师父,他在处理另一个警情。我姓赵,叫赵继伟。”
孙女士说:“哦,快进来吧。”
两人进到屋里,夫妻俩站在那里客厅,向赵继伟和小王陈述着情况,小王记录着。
孙女士说:“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还检查过门,明明反锁了,窗户也都关好了,不知道怎么就进来人了。”
赵继伟问:“您怎么判断出进来人了?”
孙女士指着一把放在茶几上的菜刀:“您看看这个。菜刀一大早跑到客厅的茶几上来了。”
赵继伟示意一下,小王戴上手套,掏出一个塑料袋,小心地把菜刀装进了塑料袋里:“丢东西了吗?”
孙女士摇头:“奇怪就奇怪在这儿。屋里检查了一遍,没发现少什么。
赵继伟屋里屋外巡视,丈夫贾先生就跟着:“门窗都关得好好的,他怎么进来的?说明他要么有我家的钥匙,要么会开锁,太吓人了。”
两人四处检查了一下,看看厨房,又看看通往阳台的门,没发现异常。
赵继伟说:“如果菜刀从厨房里来到了客厅的茶几上,那说明这小偷先进的厨房。可他又不是从厨房里进来的。这有点不好解释。”
他想象自己扮成罪犯,模拟入室过程,却怎么推演结果都不合逻辑:
“他要是从门里进来准备行窃,并且做好被发现就动刀的打算,那应该带把凶器进来。
可他分明又没带凶器。难不成进了门先跑去厨房拿把刀放这里?”
孙女士却说:“也有可能啊!”
赵继伟问:“屋里也没有翻动的痕迹? ”
贾先生说:“没有,我俩把屋里又查了一遍,也没找到丢失的东西。当然,我们家也没啥可偷的。”
赵继伟说:“你们发现了有人入室,首先报案是对的。既然报了案,就应该等警察来,而不是自己动手。这样不是把痕迹破坏了吗? ”
贾先生尴尬地说:“啊?对不起,我们当时吓坏了。”
赵继伟小声和小王私语了几句,接着问道:“你们二位今天在家吗?”
贾先生说:“我今天本来有点活呢,可她害怕,不让我出去。警察同志,你们一定得把小偷抓住啊。”
赵继伟说:“我们一定努力。这样,你们既然在家,就等我们一会儿。
我们去物业看看。对了,你们家的锁很可能已经被小偷破解了,需要换个锁芯。”
下了楼,两人直接来到物业监控室,调看昨天晚上的监控。找了半天 ,也没有找到相关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