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赚钱,邵伟好像变了个人一样,每天扛着工具带头干活。
虽然一开始作用不大,但是渐渐的大家也受到了感染,慢慢地加快了速度。
邵伟看到大家的改变终于相信了江子青说的话,只要自己带头干,这些人就会好好干活。
三个月之后,工厂终于建好了,砌了5层楼的宿舍楼,还有大面积的仓库,总共有四个厂房。
里面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开门的方向,完全按照江子青给的户型图来设计。
虽然有很多地方,邵伟都无法理解,但是他毕竟只出了20万,跟江子青的投资比起来,他还是闭上嘴巴老老实实的当监工吧。
接下来就是内部的装修,走水走电接插头,邵伟以前大学学的专业就跟这些方面有关系,他十分感兴趣,撸起袖子凡事亲力亲为。
这些事情又搞了三个月,江子青都已经上到大学二年级,上学期都快结束了,工程终于完工了。
这时候,江子青手头上的五十万也只剩下10万了。
接下来需要买设备和原材料,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才是大头,不过对于拥有空间交易系统的江子青来说,这都不是事。
邵伟一直参与监工,工地上花了多少钱他一清二楚,你想买一套设备要几十万上百万,他投资的那20万连看都不够看,他心里就有点发虚。
当初以为只是个小产业,自己给20万就差不多了,他哪里知道,江子青第一次搞就这么大的手笔。
光是建设和装修,前前后后都快花了一年的时间,更别说后续的投资。
饮料厂想要发展,肯定是需要有人送货的,到时候又要买大货车又要请司机,工厂运转起来以后,生产出来的产品找人推销也是需要钱的。
如果能到央台给他们的产品打个广告,他们的产品一定会从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变成响当当的知名品牌。
只是想要做这一切,没有钱万万不行。
当初自己还觉得百分之五的股份有点少,现在看来,20万能买到2%的股份都算不错。
“师妹,你手头上的钱还够不够?”
“说实话,没多少了。”
工厂建设的这段时间,江子青也没闲着,连着又买了好几套房子,这些房子花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
“我觉得吧,我之前投资二十万还是太少了,要不这样吧,我再去借十万块钱投资进去,你给我的股份还是5%。”
“行,师哥果然够义气,跟你这样的人合作真是十分愉快!”
江子青正愁没钱花呢,没想到邵伟就主动送上来了。
正巧这段时间孙新波一直求着她供货,江子青这次搞了一把狠的。
直接收了孙新波一百万,整个仓库都被摆满了,江子青原本干瘪的口袋,重新变得充盈。
不得不说,有钱的感觉真爽。
而孙新波得到这么多货物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当天晚上就开始运输。
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卖在本地,隔壁的几个省都可以卖过去,不仅要卖过去还要起价卖,不然路上的运费损失了,他最后的利润就少了。
不过这些东西,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哪一样不是紧俏的货物,随便哪样东西拿出去都可以卖出不菲的价钱。
其实孙新波也有点奇怪,江子青明明有取之不尽的货源,为什么没有亲自参与到这些电器的售卖呢?
要不是现在忙着赚钱,孙新波真想撬开她的脑袋好好看一看,她这种聪明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江子青已经在网上定制了三套生产饮料的流水线。
其中一套专门生产碳酸饮料,比如说可乐雪碧这些知名大牌。
另外一套生产果汁椰汁橙汁等,现在的人不管是过节还是摆酒,甚至一家人小聚,家家户户都喜欢喝这些东西。
最后一套设备,专门生产功能饮料,这些饮料喝了之后能让人更加精神。
三条流水线三管齐下,江子青创建了青阳饮料厂。
她先是给饮料厂注册了商标,又给自己生产的每一种饮料分别注册了商标。
不得不说,她的商标意识还是非常强的,在老爷子的帮衬下,不管是商标申请而是后续的一些办厂批文,这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所有的证件齐全,设备到位,江子青又亲自招聘了一百名工人。
这些工人都是吃肯干的,她提前把叶丽丽调了过来,食品厂交给叶青青全权负责。
姐妹两人虽然分开了,但是同时被委以重任。
许红梅也是江子青信任的人,她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舍得付出,江子青十分欣赏她。
工厂目前开了三条流水线,仅仅靠着叶丽丽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许红梅也负责一条产线。
曹健早就把老家的事情理顺了,又重新带了一个徒弟,陆振华一份电报,把曹健夫妻请到了京城。
这两人都是聪明能干之辈,加上又有管理经验,两人看一条线绰绰有余。
至此,三条线全部都有了负责人,江子青一人给他们分配三十个员工,剩下的十个人派到厨房,专门给工厂的人做饭。
高科技的新设备,管理能力十分强的领导人,兢兢业业的员工,加上源源不断的各种原材料送过来,工厂很快就开始顺利生产。
不过前期生产,因为还没有销路,一次性不敢生产太多。
江子青手头上一共十个品牌,三个品类,每种品类前期生产了一千罐,江子青把这些新生产出来的货物,一车拉到孙新波家里,让他帮忙推广。
这些饮料全部都是白送,等于让他帮忙拿给别人品尝。
另外京城的学生,江子青从同班同学开始扩散,先是请同班同学喝饮料,吸引了同专业的学生之后,逐渐的扩散到大学二年级,再到整个学校。
整个京城大学有几千个学生,这些学生又是各个地方的佼佼者,江子青可谓是不计成本,先是送再是半价,也有不少人买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亲朋好友喝了之后觉得味道不错,又反过来拿钱让他们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