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惜娇没打算说太多,这就要走了,走之前她得想个办法把给沈秦的农业摘抄本,给留下来。
于是,沈惜娇走前不经意地撞了一下木柜,又假装很忙的样子,匆匆扶了一下柜子就离开了。
“这娇姐儿怎么今天冒冒失失的……”
沈秦还嘀咕着,一低头,就看见地上掉出来的一本书。
他以为是刚才被沈惜娇撞掉的,想塞回去,拿起来的时候却莫名有种强烈的预感,促使沈秦想要翻开看一看这本书。
他没忍住翻了两页。
然后,沈秦就移不开眼了,眼睛越看越亮,颇有种要看到地老天荒的架势。
片刻后,荀先生匆忙来到书房,“听下边的人说你找我……”
“裕达,你来看看这个!”沈秦一把将他拉过去,“还记得我昨日跟你说,那沤肥之法还差点意思吗,看我找到了什么,这本书写的就是我的想法啊。”
“这下百姓可算是有救了!”
荀先生也跟着看了几眼,从最初的漫不经心,到跟沈秦一样的兴奋激动,也不过才花了几秒钟。
而悄无声息做了这一切的沈惜娇,藏身功与名。
半月时间不过是一晃眼的功夫,不经意间便过去了。
由老杜带领的一众工匠们紧赶慢赶,终于是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对沈惜娇的承诺。
听老杜说铺子装修好了,沈惜娇第一时间赶去。
“这就是你们修砌的面包窑?”
“正是,我们是按照沈娘子画的图砌的……”老杜摸着脑袋,“若是有哪里,娘子不满意的,尽管跟我提。趁着现在,我还能让弟兄们抓紧时间改一改,也免得耽误了娘子你的事。”
“没了。”沈惜娇摇头,摸着结实的面包窑,心里实在是满意极了。
以现在的工艺,能做成这样已经是很难得了,甚至比一开始沈惜娇预想的还好些。
她把尾款结给了老杜,让他发给剩下的工匠们,还多给了一百文。
“这次辛苦各位了,我请大家去茶楼喝个茶,下次有事还找你们。”
“沈娘子客气了,弟兄们给您干活没有一个是不情愿的。”
“下次有活儿尽管来找我们就是。”
送走了这些工匠,沈惜娇跟上次一样,在食肆掉了几个人手过来打扫。
第二日,蛋糕铺正式开业了。
鞭炮声响彻天,一整条街都被渲染得喜气洋洋,进来的客人都可以在门口领一张七折券,仅限今日。
因此来的人是络绎不绝。
一辆马车停在铺子外面,帘子挑起,来的人不是慕时锦又是谁。
“祖母,沈娘子当真是今日开业,咱们来对了!”
“嗯,下车去买点。”
不久以后,慕时锦一个人下了马车。
他是被自己亲祖母打发下来跑腿的。
“祖母,您当真不跟孙儿一块儿去?”他不死心地回头。
慕老夫人冷酷无情:“快去,去迟了没买到,你就没得吃了。”
慕时锦撇了撇嘴,心里虽不忿,却还是从心地去了。
这可并非是他害怕慕老夫人,纯粹只是因为想要赶在第一天开业,买个蛋糕回去,凑凑这份热闹罢了。
慕时锦来得早,又血气方刚,在这种人挤人的环境下尤为的得心应手,这还真叫他给买到了。
不过,并非是他想象中那种十寸的有脸盆那么大的蛋糕,而是切成小块小块,散装卖的小蛋糕。
他有些疑惑,因此在沈惜娇包装的时候,便问了句:“为何这蛋糕这么小?我记得……先前吃的是大蛋糕,有这么大呢。”
慕时锦比划了个手势。
“怕卖不完,大蛋糕毕竟太贵了,怕是没几个人会买。”沈惜娇说:“若是当日卖不出去很快就会放坏。小蛋糕就不一样了,份量少,价格也低,买的人自然就会多。”
就算真卖不完也好解决。
那么小的蛋糕,她拿回去,阿柳她们都能一口一个。
慕时锦恍然大悟,本来他也不是有意见,只是好奇,听完沈惜娇这么一说就明白了。
然而,终究还是沈惜娇太低估自己了。
她为了今日开业,特地赶制的五个大蛋糕,切成小份卖总共也有五六十份,本来想着可能卖不完的。
结果,第一天开业,还没够一个时辰就全卖光了。
有一些来的迟的没买到小蛋糕,还一口气订了大蛋糕,这样的大订单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事后沈惜娇统计,竟然有九个人都订了蛋糕,而且还是用来庆贺生辰的那种,十寸的超大蛋糕。
沈惜娇:……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回去以后,许娘子笑话她:“瞧瞧,都多久了,娇姐儿对如今自己的身价几何,还没个认知呢。”
一旁的沈母也是满脸无奈的样子。
“姐儿你还不知道吧,现在只要挂上你或者是咱们食仙居名的吃食,都很容易卖出去,荆县甚至有一些食肆,开始打着咱们的名号行事了。”
沈惜娇一愣,“还有这种事?”
“是啊,只是你不知道罢了。”许娘子说:“不过那些人也不用管,都是一些小食肆。而且只要做的不好吃,食客们也不是傻的,上过一次当,就不会再上了。”
沈惜娇虽受震撼,却也不失个对事实视而不见的人,很快她就接受了现实。
看来她的计划也该改进一下了。
于是,从隔日起,蛋糕铺售卖的蛋糕数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食肆里一度人手不够,为了维持蛋糕铺的正常营生,沈惜娇分别给两个铺子又招了几个人。
原先就在食肆里干的人,也提了工资,从每个月一百八十文,提到了二百六十文,干得好还有提成拿。
在沈惜娇生意如火如荼的时候,沈秦那便进展也很顺利。
当日那本农书给他的启发很深,除了一些沤肥之法,还让他对农具的使用重视了起来。
以往他们用的农具都很落后,多是靠畜牧,家里没有那条件的就只能靠人力。
然而人力始终是有限的。
有了那本书后就不一样了,书上教了他好几种轻便省力的农具,而沈秦眼下正在拉着荀先生,走访荆县各家铁匠,询问是否有人能够锻造出这种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