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是件麻烦的事,沈惜娇对自己的人手要求严,人品、才干一样都不能少。
好在这事对她来说也是件熟工了,让阿柳贴一张告示出去,隔天就能收到一堆人的申请。
这些人沈惜娇同样精挑细选了一番。
最后挑出来了六个人,两男四女,分别是卫娘、卫丹,还有阿桃跟翠微。
说起来,沈惜娇往常惯用女子,不仅是因为这样方便管理,也是因为女子更心细,但这次不同。
一家店要有干细活的,同样也得有干体力活的。
这方面男子更合适些。
“姐儿,我跟那几个人说了,让他们明儿个到食仙居去干一天的工。”
“嗯,到时候让娘看好了人,把人记下来给我。”沈惜娇道。
初步筛选已经完成。
接下来的,沈惜娇就不准备再管了,事事都管,只会把她累死。
选人这点小事,她相信其他人也能完成。
翌日,沈母果然就把挑好的四个人,做成名册给她送过来了,两个男子进了一个,剩下的三个是女子,倒也不是说男子就不如女子。
只是那男子在干活的时候有些粗心,把东西打碎了。
“这本也没什么,那个姐儿让人烧制的陶瓷碟虽然珍贵,但咱们店铺里并不是没有,还多的很。”阿柳说:“只是他不该做错了事情,还藏着掖着。”
沈惜娇就懂了。
这样的人的确要不得,别看只是一个碟子,要是换做了别的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剩下的人呢?”她又问。
“哦,剩下的这几个还不错……”阿柳凑过来,给她指了指,“姐儿你看这个叫卫娘的,是揉面的一把能手呢!这个卫丹是她弟弟,也被咱们给录用了,力气大的很。”
沈惜娇粗略看了一眼,发现选的人都还不错,就把名册放下了,“把这四个人培训一段时间,然后赶在开业之前,送去新店吧。”
“是,奴一定好好教他们!”
沈惜娇倒也不是真的撒手不管了,之后她也专门去店里看过那四个人干活。
卫娘就像阿柳说的,揉起面来一点都不像是个只有二十一岁的年轻女子,反倒像是给那些酒楼做工的老师傅,手艺娴熟,技术精湛。
“面拉的不错,就是这个还需要再拉会儿。”
“沈娘子!”卫娘吓了一跳,赶忙把手里甩了一半的面条放下,然后看着满是面粉的手掌,一脸局促地站在那儿。
沈惜娇却看不出半点嫌弃的样子,还走过去捏了捏旁边已经甩好了的面条。
随后摇摇头,“还是甩得不够。这样的面做出来,不会劲道。”
卫娘一惊,丝毫没有怀疑,只是惭愧于自己的功力不足,“抱歉娘子……我、我马上重新甩,您教教我好吗?”
对上她满是希冀又小心翼翼的目光,沈惜娇道:“你甩吧,不用紧张,也不用怕脏。”
“都是厨房里出来的,做饭这种事,哪有干干净净的道理。”
别说是甩面条了,就是炒菜也不是没有被油星子溅到脸上来的。
卫娘舒了口气,听到这些话心里也很是熨帖。
她在沈惜娇教导下,进步的也很快。其实卫娘手艺是有的,就是不够熟练,眼力还没有练出跟那些老师傅一样的老辣,但眼光这种东西本就是要靠日积月累的。
比起眼光,还是这手甩面技巧更为难得。
一般人可没几个会的。
沈惜娇心里好奇,于是也问了:“看你不像第一次干这个,以前家里做过?”
她又道,“你在从前在一个厨子手底下当过一段时日的学徒,后来没有做了,为什么?被人赶出来了吗?”
现在的人把师徒关系看的很重,不是后世的那种一个老师,教几十几百个学生,学成了是自己的,学不成也是自己的那种。
而是真真正正的当做自己的半个孩子来教,日后要传承衣钵的。
按照卫娘说的,她做了学徒,那不应该中道崩阻才对,更不应该另投门户。
“我……”卫娘脸色变了。
沈惜娇:“我只是问问,没有要问责你的意思。”
卫娘松了口气,这才说:“其实那个厨子是我的父亲。我父亲是做厨子的,白案功夫很好,从小他就教我跟丹儿揉面、甩面。”
她说到这停顿了一下,眼底蔓延上一层悲意:“但是前年,他重病过身了。”
“我跟丹儿自小就没了母亲,父亲也没了,一时之间不知该何以为继,只好出来找活儿干。”
沈惜娇沉默了半晌,才说了一声“对不起”。
“沈娘子不需要跟我道歉。”卫娘连忙擦干脸上的泪痕,笑道:“丹儿还那么小。要不是您收留我们,我们姐弟俩真不知道要去哪儿找工作好。”
“父亲一直想我们传承他的手艺,将来开个食肆,可……我跟丹儿都知道,我们没父亲那本事。”
所以,如今这样就很好了,她知足了。
其他人沈惜娇也去看了下,看见了卫娘说的弟弟,是个才十三岁的少年郎。
比石招娣大不了几岁。
她叹了口气,特地去找许娘子说了:“卫丹年纪尚小,重活就别让他来了。”
许娘子迟疑,“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徽县那边该怎么办呢?”
沈惜娇:“周夫人虽说人手不够,找一两个杂役来,应当还是不成问题。”
“卫丹先留在食仙居吧,等过段时间,看他是要在这儿干,还是跟着他阿姐一块儿到徽县去。”
“行,我这就去安排。”
视察了一圈,沈惜娇便回蛋糕铺了。
与此同时,县衙。
一个官差走到沈秦书房外,敲了敲门,“大人,有您的信,还有物件儿。”
“进来。”
官差推门进去,把信还有钱袋子放在桌上,沉甸甸的钱袋碰到桌子“啪”地一声,“沈大人,这银子是随着信一块儿来的,应是给您的奖赏。”
信不能拆,官差也只是猜的。
沈秦“嗯”了一声,挥挥手。
官差离开以后,他才郑重地拿起那封信拆开——
“先恭喜沈县令了。”
入目便是这一行字,不得不说,真是让沈秦眉心狠狠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