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信瞎琢磨的事情倒也不是坏事,他确实不想种地,他想种点别的。
夏天的时候,他去县里办事,巧遇了一个高中同学。
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见面,自然高兴,俩人一起下了馆子,聊起了各自的情况。
那同学一毕业就去了外地,还娶了当地的媳妇,算是正式在那边安了家。
听说,他们当地有一个十分知名的特产:西瓜。
在老同学的口中,西瓜全身都是宝,它不仅是水果,还可以入药。
说起西瓜,顾学信还真的吃过。
那是从北方运过来的西瓜,个头贼大,椭圆形状,皮有点厚,籽也很大。
他比划了两下,老同学摇摇头,说自己不爱吃这种瓜。
顾学信这才知道,敢情这西瓜还分东南西北呐?
从那天起,他就动了念头。
可惜,红旗公社这边不仅没有人种过西瓜,就连吃过的人都不多,他只好跟无头苍蝇似的,这里转转,那里瞅瞅。
没多久就到了秋收,顾学信忙着和家人一起收粮食,就先放下了这茬儿。
最近不太忙,他又捡起来了。
在书店一无所获,顾学信骑着自行车,在镇上继续转悠。
猴子告诉他,有空可以上废品站那边碰碰运气,很多人怕出事,把家里的东西不管好坏一股脑儿都卖了,搞不好就能捡漏。
“没有,这里都是废品!”
到了废品站,说明来意,一个男人不耐烦地挥挥手,顾学信也不在意,凑过去给对方两根烟,还主动掏出洋火。
男人看他一眼,还是接了过来。
一根放嘴里,一根夹耳朵上。
“大哥,家里孩子多,闹着要画本看,那书店里的东西太贵了,咱是在地里刨食儿的,买不起啊!”
顾学信客气地给男人点上烟,一脸憋屈地说道。
“进去找找。”
男人吐出一个烟圈儿,走到旁边去了。
顾学信也不废话,一猫腰进了里面,在小山似的废品堆里艰难地跋涉着。
他识字,又读过书,扫两眼就知道什么有用,什么没用。
加上顾学信目标明确,不要别的,只要书,他很快就找到了十几本书。
其中有一本,他最满意,是讲农作物和土壤的,可惜被扯烂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补好。
拿上东西,顾学信照价给了钱。
不知道是不是两根烟发挥了作用,那男人倒也仗义,帮他把这些书打包成捆,正好可以挂在车把上。
一路上,顾学信高兴地哼起小曲儿。
吃过午饭不久,一个骑着自行车,穿着绿色工作服的年轻男人出现在了顾家门口。
“有人吗?顾大娘在吗?”
听见这个并不陌生的声音,顾老太太赶紧过去。
“顾大娘,有信!”
邮递员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一封信,递给顾老太太,又让她按了手印,作为签收凭据。
他大概每两个月来一次顾家,这些年一直如此,所以和顾老太太也渐渐熟悉了,知道她有一个在外面工作的儿子,常年不回家,倒是按时寄钱。
“哎,谢谢!”
顾老太太捏着信封,热情地送人离开。
她回到主屋,有些失神地坐在了炕沿上,呆呆地看着那封信。
一走就是这么多年,老四还是头一次给家里寄信。
以前只有汇款单,顾老太太不爱出门,就让顾学义帮忙去取钱,再交给她攒着。
虽然老四临走之前就说了,他赚的钱就是家里的钱,但顾老太太一直单独收着,再苦再难的时候都没动过。
一时间,已经有了不好预感的顾老太太只觉得这封信沉得很。
她悄悄去找了顾二老太太,这个妯娌娘家的成分不好,顾二老太太小时候家里是请过私塾女先生的,读过几年书,认识不少字。
等顾二老太太把信念完,顾老太太已经懵了。
“嫂子,嫂子你也不能慌,学智都说了,他没啥大事,这不是特地给你报平安了?”
顾二老太太把信收起来,赶紧倒了一杯水,让顾老太太先喝了,又给她顺顺气。
“我知道。”
顾老太太回神,冲着弟妹点点头,只是脸色依旧不好看。
“都是当娘的人,我咋不晓得你心里难受,孩子遭这么大罪,又不能回来,真是可怜。不过,大嫂你也清楚,学智特地嘱咐过,那咱俩说啥都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
拉着顾老太太的手,顾二老太太富态的一张圆脸上满是严肃。
“是了,我信得着你,要不是你帮我,当年这事儿也不成……”
顾老太太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喃喃地说道。
“啥帮不帮的,这是你们母子俩有缘分!行了,你先赶紧回家去,悄没声地准备点吃喝,我这两天也纳两双鞋,一起都邮给学智。天老爷啊,这多少年了才允许家里给邮点东西,也不事先给个通知,都没准备……”
嘴上说不慌,顾二老太太其实也慌了,她坐不住,拉开柜子就去找针头线脑。
等顾老太太回到家里,已经看不出有什么异样。
“奶,你干啥烙饼?”
顾久甜一向喜欢和顾老太太亲近,发现奶奶在厨房,她立刻找了过去。
“别嚷嚷。”
顾老太太瞪她一眼,又忍不住笑眯眯地看着孙女:“去坐着,奶给你煎个鸡蛋。”
锅正好热着,她在边上敲了个鸡蛋,蛋液受热之后像极了一个小太阳,白白的一圈中间围着金灿灿的蛋黄。
鸡蛋并没有吸引顾久甜的注意力,因为她发现,奶奶今天做的饼子看上去干巴巴的,和平时吃的不一样。
而且,她还留意到,厨房里多了几个装得满满的袋子。
顾久甜走过去,伸手抓了一把,有花生还有苞米。
转了转眼珠,顾久甜觉得她无意间发现了奶奶的秘密!
她跑过去,用手抱着顾老太太的腿,小声说道:“奶,你咋还偷偷囤粮,又要闹饥荒了吗?”
顾老太太失笑,这小丫头的眼神咋这么好,胆子也大,三个儿媳妇都看见她一个下午都在厨房里进进出出,倒腾东西,愣是没一个人敢过来问问。
偏偏小孙女就想啥说啥。
“缺不了你一口吃的,小心烫,坐一边吃去!”
顾老太太佯装生气,把手里的碗筷塞给顾久甜。
她转身,实在没忍住,眼泪哗哗淌下来。
成串的水珠子掉进锅里,呲呲直响。
当年家里穷,四小子其实最喜欢吃煎鸡蛋,一年也吃不上几回。
他懂事,非说那东西没啥好吃的,他不馋。
可怜的四小子,虽然不是从她肚子里生出来的,却是从小就喝她的奶长大的呀,也不知道现在到底咋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