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大家苦等的秦四勇直到参不多一个小时后才回来。只扛来了一袋陈米,情绪也不高。
白柔娘对这袋陈米却视作珍宝,珍而重之地把米带搬进自己的绣房。又把把先前没吃完,准备留作几人明早吃的半锅肉粥端出来,犒劳秦四勇。跑了一趟,先前的一碗稠粥已然给消耗光了,秦四勇又像只几天没吃草料的牛,呼哧呼哧一顿造,全给吃完了。惹得佳凤清风两个小姑娘心疼不已,眼泪都上来了。
盈汐只好再去熬粥,不过这次她用的是那袋陈米,野战口粮熬得肉粥实在是太香了,她决定把剩下的两个肉饭罐头留下来,以备紧急时才用。
抹了嘴,秦四勇才讪讪尬笑几声,算是对几位的歉意,这才说起他的遭遇。
洪庆倒是在东门外的运河码头找到了李庭芝,当时他正忙得手忙脚乱,口干舌燥。洪庆到了,只得在旁边候着,等他空闲才能禀报。
原来今天都快天黑了,前方的姜才才派人回来报告,说是攻破的扬子桥元营,并且在瓜州截下了官家和太后乘坐的龙舟。全军现在正往回赶,要把官家和太后安全护送回城。大军在外奋战了一天,已经是精疲力竭,难以承担搬运扬子桥元营的大批缴获物资。
此时正好皇太后驾前的一位女官建言,可动员扬州城内的百姓过来协助搬运粮秣军资,只要许下劳动后能得到一定数量的粮米做酬劳,必定会得到大家的响应。官军只需沿途维持秩序,防止百姓中途藏匿即可,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缴获的钱财顺便带回城。这样就两得其便,既把元营的军资全部搬运回城,也让官军得到了休息。
姜才当场就采纳了女官的建议,派人快马回城和李庭芝禀报。李庭芝听说了缴获巨大,单靠军队搬运,必会迁延时日。官家虽然重要,但眼下扬州急需的却是这些粮食,要想尽快把粮食搬回城,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可行。
于是便让衙门公人立刻到城里布告通知,招募志愿者,出城抢运物资。果然公人们到街上一喊,应者如云,几乎到了全城空巷的地步,很快就召集了几万人,驾船拉车,浩浩荡荡要去南面运粮。
只是动员这么多的民众去干事,在李庭芝的任职生涯里却从没有过,场面倒是让人振奋,但也给组织调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洪庆找到他时,他正忙得脚不沾地,在东门外亲自调度指挥,编组民众,安排车马舟船队伍,搞得手忙脚乱的,无暇顾及他事。洪庆根本就挨不上边,只得央一位制司的管勾,给李庭芝带话,告诉他西北东北的元军援兵已被击退,想是不会出营来半路拦截了。
等李庭芝全无章法忙了一个时辰以后,李庭芝才想起有前线军官刚才禀报,说是姜才派奇兵击退了北面两路元军的事,这才让人把洪庆召来询问。
洪庆一五一十把下午的战事给他汇报了,重点说了他和两位海外义士乘飞机从空中攻击两路鞑子援兵的事情。李庭芝听了虽然大惊,但却不相信这样奇幻般的战果。
这也怪不得李庭芝不信,一来他的认知见识里,没有这种战争的概念,对于三人就能击杀元军大将,打退他们的事情不敢轻信。二来他也没见过什么旋翼机什么的,是否有这等威力,便对洪庆说的战果存了疑问。
最后,他说要等姜才回来,核对一下,才能采信洪庆的说法。当然也就没谈怎样安置两个海外义士的事情了。洪庆无奈,只得陪着他,在码头上等候姜才归来。
对于秦四勇提出的要粮食的要求,李庭芝最后抱着姑且相信一部分的态度,给秦四勇批了一袋子陈米,让秦四勇先扛回去酬谢义士。若姜才回城,说的和洪庆说的并无差异,才把许下的报酬兑现。
秦四勇也没有参加今日城外的作战,说起这些时,也是心中充满疑问,不停打量两人,观察他们的反应。
见事情肯定今天没有结果,罗承鹰两人却没太在意。反正自己已经进城,算是安全了。住的地方也找到了,还有这些漂亮姑娘相伴,也不吃亏。见大家都有倦意了,便听了柔娘的建议,三人就在走廊尽头的那间杂间安歇下来。
一夜无话,醒来已是天色大亮,日上三竿的时刻,全城却仍在梦乡。
昨夜,城里闹了一整夜,大军回城,搬运粮秣的百姓也回城,再加上官家的龙驾进城安顿。喧闹声,喝道声,还有连夜煮饭用餐的嬉笑声,吵了一夜,搅得绮秀楼的众人也没睡好。
早春的江南晨间寒冷,罗齐两人还穿着热带的作训服,短袖薄衫,干脆也不出门了,躲在屋里等太阳升高。等气温起来了,两人计划去北校场察看旋翼机的情况。
毕竟,他们是乘着它穿越过来的,万一要是穿回去,有可能还要借助它,可不能让旋翼机出什么闪失。
柔娘起了个大早,用心熬煮了一大锅稠粥,到楼下陈员外那里讨了些佐餐的梅菜,招呼大家用了一顿简单的早餐。现在她们虽然有了一袋米,但却置办不出像样的菜肴,款待三位曾救助过她们的恩人。
吃完早饭不久,便听得楼下街面上响起了车马行走的声音,这在时下安静的氛围很突兀,楼上的几人侧耳听时,却听到洪庆的大嗓门在下面喊叫:
“亲卫队押队秦四勇可在?”
秦四勇赶忙跑到临街的飞庐平台上向下张望,正是洪庆,带着几辆马车,停在巷子里,他站在底下,正朝上呼喊呢。
“在在在,在这儿呢,洪部将,我在这儿呢!”
“你这猴儿,叫了多声才应,快些下来,有皇太后驾前的贵人要见两位义士,下来开门引路。”
两人的对话都被罗承鹰两人听个真切,正纳闷怎么和宫廷扯上关系了,便见秦四勇一溜烟跑了下去。两人只好起身,整理一下仪容,走到楼梯口等候,柔娘等人只得回避,躲回自己的屋内。
不一会儿,就从外面进来一位宫装妇女和几个太监,循着楼梯走了上来。
猛一看这宫装妇女,罗齐两人都吃了一惊,无他,只因这妇女和两人想象的不一样。
她身材高挑,步履矫健,脚步铿锵,动作干练,穿着一身的宫装也掩不住一个飒字,完全不似当下宋朝女性的温婉娴静作态。看见她,两人倒像是有种熟悉的感觉,如果她换身后世的服装,妥妥的一个成熟城市女性的样子。
上的楼来,站在两人跟前,那女子眼光没有一丝的怯意,微笑着直视两人,就像办公室的大姐大,俨然一股领导的范儿。
“你们就是罗承鹰和齐硕两位壮士吧,我叫康欣,全皇后驾前的女官。”
瞧这说话的语调和口气,完全就是一种后世人见面相互简单介绍的样子。
“女官?”
“对,女官,不是宫女,相当于她的秘书之类,负责给她处理文字之类的工作。”
我擦,这什么秘书、处理、工作之类的词,罗承鹰可是知道,要在后世才有,有些还是后代从日本引进的词语。这位靓妞脱口就来,到底是什么人啊!
在三个人对话的时候,跟着她来的几个太监打扮的人,都还在楼下候着,手里捧着托盘,托盘上盖着红绸。所以康欣和两人对话声音不大,表情却很热情,有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好了,闲话等会再说,现在把正事办了先。”
这话又是后世的腔调,两人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恍惚。
“我是代表全皇后和皇帝陛下,来向你们宣布封赏的,以酬谢你们昨天救驾和破敌的大功。两位听听诏书吧。”
接下来,康欣表情转到宫廷模式,一股正经地打开手里的诏书,朗声宣读起来。
诏书上的话骈四俪六,用词晦涩难懂,还有一大堆不切主题的废话,反正整的两人都没明白什么,只是配合着微微躬身,算是对皇家的礼敬。但在诏书的后段,隐约听明白好像好像给他俩一些赏赐,比如锦袍玉带,金银珠宝,还封了两人什么左武大夫右武大夫,正六品的官衔,御前听用。
骆驼倒了还有大骨架在,这南宋政权,皇帝刚被截下救回,这就又摆起谱了,马上就回复了朝廷的威仪。两人腹诽不已,心想,他们可能就是小皇帝上岸后第一批封赏的人。
念完诏书,楼下的太监们逐一举着托盘上来,把赏赐之物一一递给两人。两人还要推辞,康欣使了个眼色,这才收下。
接着康欣又宣布,对于昨晚罗承鹰所请的粮食,太后听说后,特批了50石上好的糙米并牛羊肉若干,他们可以凭批条到宫前领取。说罢,便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条子,递给罗承鹰。
“你这是给她们要的吧,那就把条子拿给她们吧,就说是皇太后御批的,用时可到行宫领取,绝不会少了的。
最好,这些食物还是放在宫里安全些,她们几个弱女子,守不住这么多的粮食的。要是引起别人起了歹念,过来抢夺,反而好心办了坏事,是吧!”
康欣指指几个正在房门口探头探脑的几个女人,语中有些戏谑的意味,还调皮地給两人眨了下眼睛。
“去收拾一间屋子,我要和两位壮士谈事,外人不可接近。”
康欣指指离得最近的盈汐,吓得姑娘差点花容失色,但也不敢违拗,所有人下到一楼,把整个二楼留给了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