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庆见两人应了这赏格,心中大悦,连忙又说出了对他们下一步的要求。
原来,就在刚才,姜才审问了几名被俘的元军将官,从中得到一些关于此战的信息,原来元军方面为此战布下了一个大大的圈套。
此战是蒙元江淮大元帅阿术亲自定计,亲自指挥的一场诱敌歼灭战,以宋朝的小皇帝为诱饵,吸引扬州守军出城野战,并被迫攻击扬子桥元军军城。阿术坐镇扬子桥,先以防守消耗宋军的有生力量后,再调度西北丁村和东北湾头镇两处元军军城中的伏兵尽出,从侧后包抄宋军,一战击灭这支野战宋军。然后,阿术再驱大军直攻扬州,一举拿下这座淮东首府。
现在的宋军,在两人的帮助下,却一举攻破了杨子桥元军营垒,歼灭了这股元军主力,阿术也逃遁了,不知生死。但他定好的约兵齐攻宋军的计谋还在执行当中,丁村和湾头镇的元军骑兵部队,只要等到杨子桥这边的烽火信号,就会出兵截杀宋军。
宋军现在虽是攻破了杨子桥,下一步也可能截下小皇帝的船队。但若是再回扬州,就必然受到这两股元军的拦截。今天缴获的粮食军资,对于饿了一冬天的扬州军民实在是太重要啦!
如果不能把这些物资安全带回扬州,即使胜了今天一仗,战果再大,也抵不上这些缴获金贵。没了这批缴获的粮食物资,最终扬州还是要陷入饥饿当中,不能坚持下去的。
现在战场上的宋军,要分出部队解救官家小皇帝,又要看守俘虏和物资,能抽出来对付元军骑兵的人数就大大受限了。况且,携带大量俘虏和物资,在这大平原上和骑兵对战,很大可能是又陷入败亡的结局,到最后还是人财两空。
所以,洪庆代表姜才,向罗承英两人提出最后的希望,希望两人利用飞机的机动优势,再次出战,抢先在半路上击溃元军的援兵部队。姜才还说了,只要他们俩出战,达成这些目的,他会在陛前为两人请封,褒奖两人救驾救国的大功,高官任做,骏马任骑!反正是希望殷切,万勿推辞等等的许愿云云。
对于姜才画的大饼,两人只有苦笑的份。
现在姜才已经把他们看成能扭转乾坤的大神,这么短的时间就产生了路径依赖症。他带着骑兵去救驾,却把打退北面两路元军的任务给了他俩,说实在的,两人觉得这有着极大的赌博性。
两人之前的战术或许是超越了冷兵器时期战争的认知范畴,对敌我双方都是震撼性的效果,可称现象级的表演。所以姜才思忖之下,认为他现在手中的力量,也只有旋翼机和两人可以用极短的时间,达成他的战术期望。其中不乏夸大了他们作用的臆想成分,将其视为可以比肩一支强军的力量,所以才敢委派他们区区两人,去抵挡两路援军。
当然,现在的形势对于姜才这个封建社会的军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救驾的功劳更大的啦,他忙不迭地帅兵亲自前往,也是情有可原。所以对再邀罗齐两人出战,许下偌大的好处,就是希望两人在重赏之下,再当一回勇夫。
苦笑一阵后,两人检查了一下旋翼机的状况,包括余油,余弹,还有各种状态等,看看是否还能再来一次空中奔袭。没办法,如果不出战,很可能之前所做的一切,比如这巨大的缴获,都可能被元军骑兵拦截,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家都白忙活一天。
旋翼机的余油还有差不多一半,还能飞个200来公里,子弹和榴弹就剩的有限了,榴弹只有不到100发,机枪弹也只有500多发,勉强能够一战。但要发挥最大的效用,还要看怎么个打法。
现在也只有采用先前的“斩首战法”,找到敌军的首领,一举击杀之,才能动摇两路元军的战术决心。好在这个封建社会,冷兵器战争,将领作用堪称逆天,一旦消灭了将领,没了运转战斗的大脑,指挥失了灵,士气坠落就会接踵发生,不战自溃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出击的路程,两人是外来户,不熟悉这里的地理情况,如果打到一半没油了,迫降到敌人群中,那可就要被活活剁成肉酱的。所以必须要带上一个向导,在空中给他们指路。
于是,罗承鹰只好和洪庆说了段实话:
“本来,这飞机油量和弹药都不多了,不能支持长时间作战。你也看到了,先前我们帮你们攻破了元军的大营,破了他们的圈套,耗费很多,知道了吧。
不过为了扬州城军民的生存,也感佩淮东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事已至此,我们可以再出战一次。”
他这先是把两人的人设立起来,既然已经被这些宋军给崇拜到没边了,自然,两人年轻的心灵,也倾向于维护他们的救国爱民的形象啦。
“不过,我们需要一位向导,要他把我们带到元军那边,才好行事。再则,我们这次出战后,就不能在返回这里了,需要直接飞回扬州降落,这是因为油量太少,不能来回折返了。
所以向导应该熟悉你们说的丁村和湾头那边的地头情况,还要熟悉扬州的情况。别到了扬州,你们的守军拒绝我们降落,那就不好了!”
罗承鹰说的是实话,旋翼机还能飞个两百公里左右,扣除了战斗需要的滞空时间,可能就远远达不到200公里了。这次出击,不管最终能否把蒙古援兵挡下来,他们都必须脱离战场,到一个安定的环境里落下来,再考虑自己接下来的事情,想法子穿回去。
洪庆听了两人的要求,立刻喜出望外,连忙答应,一切都照着他们的要求办。本来,他对央求这两位大神再次出马就存有难为情的想法,人家已经帮了很多了,再让人去打援军,那这场仗不都是人家给打下来的嘛,如此,就真的劳驾过甚了。
没想到两人竟没有推辞,便应了下来,岂不让他大喜过望。不管他是否听懂罗承鹰讲的什么油量、弹药之类的新词语,但主要意思他是完全听明白了。既然要向导,他立刻就推荐了自己。
洪庆随姜才来扬州已经一年了,一年之中随着姜才出城作战,接应粮草,攻击元军已经很多次了,扬州左近一带的地形风土他再熟悉不过了。给两人指个路,办个交涉什么的,他相信自己就能胜任。
不一会儿,旋翼机又在初升的晚霞中升空了。时间离天黑还有不到三个小时,几人没敢耽搁,把吓得腿软的洪庆按在飞机后座上,捆上安全带,就升空了。
洪庆虽说是个厮杀汉,军阵上悍勇无匹,还是姜才的卫队队将,放到后世,起码也是连长之类的军官。而且,跟着姜才出入官廨公厅,也算是个有见识有体面的军官了。但第一次坐飞机,还是差点把他的尿吓出来了,直到飞机飞平了,才敢睁开眼睛,眯着眼睛打量地面上的标志物。
他是没有头盔的,上百公里速度,让迎面而来的风迅疾无比,吓得他半天收不回魂魄。为了让他看清地面的标志,罗承鹰飞的很低,只有百米左右。再加上同在后座的齐硕,不停用拍肩膀之类的肢体动作安慰他,洪庆这才渐渐稳住了心神,开始用心察看地面的情况,眼睛也敢睁的大些了。
丁村就在扬子桥西北30多里的地方,旋翼机朝着这个方向飞了没有多久,就看到一支长长马队,迎着他们走来。
宋朝尚火德(阴阳五行中的火),所以军旗一般都是红色的。蒙古人崇尚白色,因此,他们的军旗大都是白色的。飞机上的洪庆一眼就看到下面的马队打着白色的旗帜,立刻在后座上对齐硕喊了一声“元贼马队”。
他是朝并排的齐硕喊的,齐硕则通过头盔上的耳麦告诉了驾机的罗承鹰。罗承鹰稍稍拉起,飞上150米的高度,开始围着马队绕圈,要寻找斩首的目标。
地面的马队也看到了天上飞来的怪物,自然是从未见过的神奇东西了。不知其中究竟,也纷纷停下步伐,齐齐仰着头向天上打望。
古时候的军队打仗,为了调度军队统一行动,越是官级高,他的帅旗就越大,在空中也好辨认。旋翼机的盘旋,正是要帮助洪庆找到下面元军的统帅位置。
下面的元军见飞机这样绕着自己转圈,也意识到这玩意可能会对自己不利,于是便下达了列队排阵的命令。马队开始慢慢地从行军纵队变成了雁翅阵型,把一面大大的将旗展开在中间,作为列阵的标识物。
罗承鹰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对方的无知,把致命的弱点暴露在自己面前,生怕他不知道,还排成了阵列,等着他来点名。
他现在等的就是,一旦洪庆确定下面的敌军主将位置,就会按下机头,向那倒霉的家伙俯冲,让他吃一顿榴弹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