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流云居然真的答应了苏冷月,愿意再一次弹一首曲子!
要知道流云先生的,琴技冠绝天下,他称第二的话,就没有其他人敢称第一,可是就这样一个神人,可以为了苏冷月单独奏一曲,这苏冷月是什么样的面子?能够让王子请她,同时还能得到琴技天下第一的弹琴先生的青睐?
不过是小小的一个苏冷月,竟然拥有如此待遇,换成任何人,看了都会眼红,都会觉得不服气!
随后,流云先生的一曲便再一次悠然传来。
不过,明明流云生得一副俊俏的容貌,可是苏冷月却并没有,在此时此刻认真欣赏他的长相,毕竟,认真的男子最帅,更何况是这样一个长相与才华于一身的男人,这不是应该更加吸引人的目光才是吗?
可到了苏冷月这里并非如此,她选择了闭上眼睛聆听,因为刚才没有听懂他的琴声,最后一段为什么会是冬夜的凄冷,而此时此刻他再次弹了一首,希望这一次能够听懂他的琴声里面到底是什么。
神奇的是,按照朝代来看,他应该确实不知道,苏轼到底是谁,也肯定从来不曾了解水调歌头的背景,可是,他就这样即兴弹奏一曲,却偏偏就弹出了,苏轼在词中所要表达的一切!
先是用婉转的琴声表达了对于兄弟情谊的在乎,随后琴声变得绵绵不绝,这仿佛就是在讲述时间的永恒。
自己只不过就是告诉他了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他就能够达到如此境界,要是把一整首词全部都告诉他的话,他怕不是得,除了弹琴之外还会做诗了?
震惊之余,这一首曲子弹完,苏冷月站起来挥他鼓掌,“不愧是琴技,感觉天下的流云先生,不过就是一句词,就能够有如此理解,让自己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表达的如此透彻,果真是厉害!原来,真的有人可以用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来表达世间万物,在遇到流云先生之前,我是从来不信的,但是今天我是不得不信,真是大开眼界,也感谢流云先生,可以让我得知世间还有如此高人,今天能够在这里见到流云先生,此生不悔!”
“好一个此生不悔!”
楚北轩同样鼓掌夸赞,说话之时,目光有意无意地转过头去看贺凌云的眼神。
而就看到了贺凌云眼中那种复杂的神情,然后又听见他继续说道,“今天既然苏姑娘能够得知流云先生有如此技艺,那也不枉费本王子一番苦心,特意聘请流云先生前来奏琴!本王子今天也算是一饱耳福,能够闻得如此琴声,确实,就像苏姑娘所说的那样,就算是万金聘请流云先生先来弹奏一曲,那也是在所不惜!”
“王子过赞了,”流云微微低着头,谦卑的回复。
虽然苏冷月的话刚才是先说的,但是因为身份的缘故,他肯定是要先回答楚北轩的话。
随后这才抬起头,抬起他那刚才许久都没有抬起的眼眸,目光落在苏冷月的身上。
“姑娘说错了,弹琴,从来都不是流云喜欢的事,至于姑娘所说,从在下的琴声当中听出了世间万物,或许,也就只是姑娘自己的认为罢了,毕竟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姑娘的看法与别人也不同,仅仅是从双眼,又如何能够得知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至于姑娘夸赞在下琴声天下第一……”
说着说着他忽然停了下来,苏冷月也是好奇,他这说话怎么说一半?
就在所有人都在想着他接下来还要说什么的时候,这才听见流云继续说道,“若是姑娘有兴趣的话,改日可以再寻一个地方,在下可以与姑娘好生论琴!流云在世二十载,只为寻得一位懂琴的知音,但时至今日,在下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他们当中有的是达官贵族,有的是位高显赫,有的有勇有谋能文能武,也有的倾国倾城貌美如花,更是有极这些所有优点于一身的人,但至今,在下从未觉得他们任何一个人是真正的懂琴,因此,在下也从来未与任何人讲述过关于琴的任何一点事,只是今天在这里见到姑娘,姑娘的一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让在下仿佛突然之间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生在世,何尝不是这样,又有谁能够真的无后顾之忧,心中想的,未必能够做到,若是人真的能够上得九天,若是真的能够住进那玉石所砌出的宫殿,最后,真的能够耐受得住那样的寒冷吗?玉可美,心,甚寒!”
只见流云的一番话,说的大家云里雾里的。
但是有的人却听懂了。
比如苏冷月,比如楚北轩,又比如……贺凌云。
贺凌云目不转睛地看着站在台上的流云,他的手里抱着那把琴,这些话都是对苏冷月一个人说的。
当楚北轩的面,却只把话对苏冷月一个人说,由此可见,这个刘宇确实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但是他跟苏冷月说这一番话,又是为了什么?
表示他今天遇到苏冷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他认识苏冷月这么久,他从来没有听见她说过这样的话呢,看来这个流云说的也其实并不是不无道理。确实,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对于事物的看法,如何能够用眼睛去判断,就像自己认识苏冷月这么久,就连她,到底会说什么样的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东西,甚至连喜欢琴声这样的事,他都从来不曾知道过!
而苏冷月,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流云最后的那一句话上。
这一句,可以堪比苏轼的词了!
随后,她就说道,“兴许你晚出生个几百年一千年,你就是一个又会弹琴,又会作诗的人了!兴许,后来的世人还可以在书上学习你的诗词,让你流芳百世呢!”
“哈哈哈,”被苏冷月夸的一阵大笑的流云,一张完美的脸露出明媚的笑意,反手将琴挂在身后,“若非……姑娘就是在下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