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先帝驾崩
繁忙的蝎子2025-07-28 17:352,004

  见周林快要惊掉下巴,弘吉剌氏微笑不语。

  “额吉,不要难为周郎!”

  跟踪而来的海别突然闯进营帐,抱着母亲开始撒娇。

  自从听说情郎前来,海别就想前来见面。怎奈被母亲死死拽住,实在无法脱身。

  等母亲被请入大帐,她蹑手蹑脚地跟了过来。

  “你闭嘴!”

  弘吉剌氏难得吼了女儿一句。

  随后,她冷冷看向周林道:“我拒绝太子妃时曾经以海别要嫁给孛罗帖木儿为由。”

  “没问题,我可以改叫菠萝。你要愿意,叫大鸭梨也成。”

  周林很没底线地哄着未来的岳母。

  弘吉剌氏忍住笑道:“可我当时说的是招婿,不是嫁女。”

  原来是为了这个啊?

  周林恍然大悟道:“我答应过夫人。等我与海别的儿子出生,一定跟岳父姓。”

  “哈哈……我的爵位后继有人了!”

  封什么公侯也不如此事令乃尔不花开心。

  “这还差不多。”弘吉剌氏放开女儿道:“夫君在前元已经身居国公之位。燕王再大方也不可能恢复他的爵位。相比之下,我们更愿意在百年之后有人披麻戴孝,世代受到香火祭祀。”

  周林对此表示理解,却深为自己的以后担忧。

  按生三个儿子算,一家五口三个姓。别人一年祭一回祖,他们家至少得祭三回。

  假如起个名字叫麒麟,三个儿子可以分别叫周麒麟、贾麒麟和麒麟不花……嗯,倒是挺省脑子。

  确定完婚事,乃尔不花问道:“我什么时候参与……”

  “靖难。”

  见他不知如何措辞,周林赶紧补充。

  乃尔不花点点头道:“嗯,靖难。我什么时候出兵为好?”

  “不急。”周林示意对方放轻松,“暂时不要露出任何马脚……”

  “什么叫马脚?”

  一家三口全都有点迷糊。

  现在可是大明朝,谁敢拿马皇后的大脚说事?

  发觉自己口误,周林连忙改口道:“暂时不要露出破绽。此事连铁不花将军也不要告诉。你们只需等候我的书信即可。”

  “马脚就是破绽的意思?”

  海别准备刨根问底儿。

  “别闹。这话可不能随便说。”

  周林一脸窘迫。

  弘吉剌氏的汉学素养较高,直接猜出其中的缘由,指着周林道:“我早就看出你对皇家缺乏敬畏。以后成为朝中重臣,你最好收敛一些。”

  “多谢岳母赐教!”

  周林讪讪地抱了下拳。

  “喔,原来你说的是她的脚。”

  海别调皮地指指天,又伸出自己的小脚炫耀一番。

  “闭嘴!”

  乃尔不花夫妇同时抚额,深深为眼前的小两口担忧……

  ……

  等周林赶回前线的时候,燕王已经结束了对兀良哈部族的征讨。面对稀稀拉拉的俘虏和一地的烂帐篷,众将都有点意兴阑珊。

  跟着殿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头回没人立下大功。

  五月初十,大军回到北平。

  没过多久,陛下驾崩的噩耗传到北平。刹那间全城缟素,所有百姓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随即,被周林预言过的遗诏一字不差的公之于众,令燕王吃惊不已。

  悲痛之下,燕王带着一队亲卫,日夜兼程地赶往京城,却在半道上被刚刚登基坐殿的朱允炆用敕令召回。

  预言成真,朱棣忽然对父皇的死因生出怀疑,马不停蹄地赶往庆寿寺。

  禅房内,道衍和周林早已在此等候。

  见到燕王,道衍故意叹息一声道:“殿下可能低估了奸佞的胆量。”

  心头火起,朱棣一拳砸向桌面。

  木屑飞溅,他的拳头上满是鲜血。

  见他失态,道衍不露声色地继续拱火道:“先帝于本月初十驾崩,十六便入土为安。相隔时日甚短,岂是人伦之道?”

  历代帝王的丧仪向来隆重,道衍提出的质疑不无道理。

  “父丧子归,天理人伦。莫说是诸位亲王,即使是普通臣子在双亲亡故时也需丁忧归乡,守孝三年,何况皇家?先帝素重孝道,岂能在遗诏中说出阻止诸王进京吊孝的言语?”

  道衍的话让朱棣变得须发皆张。

  周林适时插口道:“遗诏中称‘王国所在文武吏士,俱听朝廷节制,唯护卫官军听王’。只怕是新君想夺了诸王节制军队之权。下官认为,若是先帝早有此意,恐会在生前下达旨意。”

  “朱允炆……孤与你势不两立!”

  一番挑拨之下,朱棣认定朱允炆有弑杀先帝的嫌疑。

  “事已至此,殿下仍需冷静。太孙仁厚,未必会干出恶事。”

  道衍开始装好人。

  他倒不是要为太孙说话,只是不想让殿下乱了分寸。

  平复一下心情,朱棣愤愤不平地说道:“先不说父皇的死因,可太孙怎么敢炮制伪诏?”

  “此言不妥。”

  道衍心平气和地摆摆手道:“遗诏多由继位之君或顾命辅臣所制,不太好指其作伪,顶多称为矫诏。可要将此事定义为矫诏,除非……”

  话说一半,道衍闭口不语。

  “除非什么?”

  朱棣不禁心生好奇。

  道衍眯起眼道:“除非宫中有人亲耳听过陛下的遗训。”

  “您想让曾公公出面指证太孙?”

  周林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正是如此!”道衍微微点头,“除此以外,老衲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来不及了!”

  朱棣无奈地摊开双手道:“他已经殉葬孝陵,无法完成此事。”

  “无妨。”

  道衍不慌不忙地说道:“既然周林预言太孙会着手削藩,咱们随时都能找到起兵的借口。到了那时,殿下才真称得上是奉天靖难。”

  思索一番,燕王扭头看向周林道:“你确定新君会马上削藩?”

  周林郑重抱拳道:“殿下,遗诏中的言辞已经充分表明新君的态度。您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如果我没算错,他将在明年改元建文,全面开展削藩。”

  不等燕王说话,道衍斩钉截铁地说道:“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要他敢削藩,殿下随时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

  闻听此言,朱棣眼中的精光瞬间大盛……

继续阅读:第246章 削藩之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在大明贩卖鸡汤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