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虽然今天的任务完成了,但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楚晓想了想,随即吩咐管家去准备洗澡水,今夜他要沐浴更衣。
很快,管家就带着丫鬟准备好了洗澡水。楚晓脱掉铠甲,舒服地泡在浴桶里,享受着丫鬟们的伺候。
不久,洗澡水渐渐凉了下来,而他也感到疲惫不堪。
楚晓起身披上袍子,离开了浴室。
他躺到床上睡了过去。
深夜,府中依旧一片寂静。
楚晓却忽然睁开双眼,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因为他总感觉暗处有人盯着自己。
楚晓的直觉向来准确,他不敢有丝毫大意,立刻从床上坐起身来,运起内力,警惕地凝视着黑暗的角落。
他的心跳逐渐加快,因为他能感觉到那股窥视的目光越来越强烈,就像一头猛兽正在暗中盯着自己,随时准备扑杀过来。
突然,一道黑影从窗外掠过,楚晓眼神一凛,立刻追了出去。
他身形如电,转眼间就追到了府中的后花园。
后花园中,月光如水,花影摇曳,却不见半个人影。
楚晓皱了皱眉,难道自己追错了?
就在这时,他忽然感到背后一阵寒意袭来,急忙转身,却见一道剑光闪电般向自己刺来。
楚晓大喝一声,龙渊剑瞬间出鞘,化作一道寒光迎了上去。
“叮”的一声脆响,两剑相交,火花四溅。
楚晓借着月光看去,只见一个黑衣人正站在自己面前,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冷冽的眼睛。
“你是谁?为何夜闯我府?”楚晓厉声喝道。
他知道,这个黑衣人绝非善类,一定是有所图谋。
黑衣人冷笑一声,并不答话,而是挥剑再次向楚晓攻来。
他的剑法凌厉无比,每一剑都直指要害,显然是想要置楚晓于死地。
楚晓心中一凛,知道遇到了高手。他不敢大意,全力应战。
两人剑光闪烁,身影交错,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
后花园中,剑气纵横,花影摇曳。
两人的身影在月光下快速移动,每一次碰撞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楚晓越打越心惊,这个黑衣人的武功竟然不在自己之下。
他知道自己不能久战,否则一旦被对方缠住,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心生一计,假装露出破绽,引 诱对方进攻。
黑衣人果然上当,挥剑直刺楚晓的胸口。
楚晓眼中闪过一丝冷笑,身形一闪,躲过了这一剑,然后反手一剑刺向了黑衣人的后背。
这一剑又快又准,黑衣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楚晓一剑刺中。
他闷哼一声,身形踉跄着向前扑去。
楚晓趁机追上,一剑削向了他的脖子。黑衣人避无可避,只得放弃抵抗,任由楚晓的剑锋划过自己的脖颈。
“砰”的一声轻响,黑衣人的头颅滚落在地,身体也随之倒了下去。
楚晓上前一步,揭开了黑衣人脸上的黑布。
然而,黑布下的面孔却让楚晓大吃一惊。
因为这张脸他并不陌生,正是今日在宴会上见过的北燕国的一名重臣!
楚晓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寒意。
这名重臣为何要夜闯自己的府邸?
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
楚晓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漩涡之中。
他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一旦事态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事情已经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而且速度非常迅速。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北燕皇宫内外却已是一片哗然。
楚晓杀害北燕国重臣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朝堂上,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有的面露惊惧,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瞪大眼睛盯着楚晓的空位,仿佛要从那空荡荡的座椅中看出个究竟来。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如水。
他昨夜得知消息后,一夜未眠,心中早已是翻江倒海。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亲手赐剑的少年英雄,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皇上,楚晓杀害重臣,罪大恶极,必须严惩不贷!”一名大臣站了出来,义愤填膺地说道。
“对!必须严惩!否则我北燕国的法纪何在?”另一名大臣也附和道。
皇帝沉默不语,只是用冷冽的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百官。
他知道,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不仅会引发朝堂动荡,甚至会影响到北燕国的稳定。
就在这时,楚晓的身影出现在了朝堂上。
他面色平静,目光坚定,仿佛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楚晓,你可知罪?”皇帝冷冷地问道。
“臣知罪。”楚晓躬身施礼道,“但臣也有话要说。”
“哦?你想说什么?”皇帝挑了挑眉问道。
“昨夜那名重臣夜闯臣的府邸,意图不轨,臣为了自保,才不得已出手反击,此事乃是臣的私事,与朝堂无关。”楚晓语气平静地解释道。
“胡说!你分明是蓄意谋杀!”那名首先站出来的大臣怒喝道。
“是不是蓄意谋杀,一查便知。”楚晓淡淡地看了那名大臣一眼说道:“敢作敢当,这件事是有人陷害我。”
皇帝看着楚晓坦然无惧的眼神,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他沉思片刻后说道:“好!朕就给你一个机会,三日之内,你必须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否则,两罪并罚,绝不轻饶!”
“谢皇上。”楚晓躬身施礼道,然后转身退出了朝堂。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楚晓开始了紧张的调查。
他首先从自己府中的丫鬟小厮入手,详细询问了案发当晚的情况。
然后又暗中调查了那名重臣的背景和行踪,试图找出他夜闯自己府邸的原因。
经过一番周折,楚晓终于找到了几名目击证人,他们证实了那名重臣确实是夜闯楚晓的府邸,并且意图不轨。
同时,楚晓还从那名重臣的家中搜出了一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
三天期限到了,楚晓带着证人和证据再次来到了朝堂上。
他当众展示了那些证据,并请目击证人出面作证。
在铁证如山面前,那名首先站出来指责楚晓的大臣顿时哑口无言,而其他百官也开始议论纷纷,对楚晓的看法有了改观。
皇帝看着楚晓拿出的证据和证人,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他知道,这件事背后一定有着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
而楚晓作为一个外来者,无意中卷入了其中。
“楚晓,你果然没有让朕失望。”皇帝沉声说道:“你虽然杀了重臣,但也是为了自保,念在你功大于过,这次就这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