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襄二王皆是露出期待神采。
以那位的才华,他们可以先睹为快,也是颇为荣耀的事情。
另外他们率先跟此人产生关联,日后跟他们也会走的亲近一些,在圣上面前无疑是加分项!
对外他们是身份尊贵的王爷。
可在皇族中,却没有多少权利。
楚骁沉吟片刻,这才往前走了一步。
“此诗名为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简单的七言绝句,但却让人有着一种视死如归的豪迈,又是一首爱国的诗词,跟满江红比起来,虽然不如那般极端。
可却又是一种味道!
楚骁一首诗读完,在场的三人都愣在原地,尤其是军人出身的楚凌云,更是双目微红,拳头紧紧的握在一起,感同身受。
这是他第一次亲耳听到儿子作诗!
那种感染,让他置身其中,无法言表。
“好!”
半晌后,成王率先反应过来,他顿时间激动无比,拍手叫绝。
那是何等惊才绝艳之人,放才能写出这般诗句啊。
这任何一首,都足够流传千古。
当然,本身楚骁所念出的诗词,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流传千古,所以会给他们带来震撼,也是在情理之中。
“二位王爷,这首诗还请不要外传,毕竟满江红和清平调在京城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楚骁说道。
他自然没想二人会不对外宣传。
而这个宣传,指的是在特定的范围里。
比如说当这首诗问世的那一刻,楚骁就知道有一个人一定会知晓,那便是当今圣上!
这当然在他计算中。
让圣上对那作者愈发的好奇,也同样为自己增添一些筹码,楚骁经过对人性细微的思量跟把握,才做出决定。
成王心情激动无比。
那位先生的低调,何尝不是给自己创造机会,因为如此他才能抢占先机,在圣上面前表现一番,对楚骁的要求,他没有任何犹豫便答应下来。
二王离开后。
楚凌云怀揣着激动无比的心情看向楚骁,询问道,“这首诗,当真是你所作吗?”
“老爹,还要我说多少遍?”
楚骁没好气的回应。
楚凌云略显尴尬,但转而怒骂道,“你小子长本事了,居然胆敢对你爹不耐烦,我看你是皮痒了!”
片刻后。
楚凌云才感慨起来,“不愧是我楚凌云的儿子!”
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不清楚楚骁身上为何会有着如此巨大的转变,但显然这是在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
成王襄王马不停蹄的进宫面圣。
皇宫养心殿。
这是平日圣上办公的地方,也会在此处召见大臣。
此时左相正在跟圣上探讨最近的时局,尤其关于北方那边的情况,他更是添油加醋,现在北方举步维艰,局面艰难。
如果继续将北方交给楚鸣去镇守的话,只会让局面愈发的糟糕,而这就显得十分不利了。
要知道。
从前朝开始,北方草原的蛮子就不断进攻中原,很多土地都被他们抢夺,楚鸣所镇守的长城一线,更是最后一道屏障。
若是连这道屏障都被突破,北方草原的蛮子,至少可以继续占领数百平方的土地,甚至都有威胁到京城的可能。
仅靠着沿途的守军想要遏制住对方的攻势,着实有些艰难!
大乾建国一百五十年,已经传了七位帝王!
而今在位皇帝为昭武帝,他年龄也不大,不过五十岁左右,正值盛年!
最近一段时间,昭武帝收到了很多奏章,都是讨论北方局势的。
几乎所有大臣都一致认为,北方要换帅!
可他也有自己的考量,首先换帅简单,就是一封圣旨的事情,楚家也不敢忤逆自己的意思,但关键换什么人去?
纵观朝野上下,还有人比楚鸣更为合适么!
镇南军那边,他心知肚明,就是左相的人,若是让其主帅北上救火,到时候南北大军都在左相的麾下,对其极为不利。
战争要赢,但各方势力同样需要平衡。
他上位之初,楚国公势力庞大,左相被他一手扶持起来,而今左相也成为巨大威胁,右相没有太大的野心,就安安稳稳的干着分内之事。
昭武帝本想等大乾最大盛事三圣海会之后再进行决定,可左相这边咄咄逼人…他进退两难。
他清楚。
若是不换帅,北方的败局还会继续下去。
就在左相苦苦相逼之际,昭武帝左右为难,他虽贵为天子,可左相权势太大了,纵然是他,也不敢轻易的得罪此人。
此时殿外的太监忽然进来传话。
“陛下,成王襄王求见。”
昭武帝见状立刻说道,“宣!”
左相皱眉,何尝不知晓昭武帝这是在刻意的回避问题。
他虽权势滔天,可毕竟君臣有别。
除非他有着绝对把握可以掌握局势,那才可以跟昭武帝翻脸!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权臣改立新帝的例子。
“臣忠君爱国,还请陛下三思。”
左相也躬身告退。
成王襄王走进来,立刻将在楚国公府所发生的事情说出来,随即呈上那一首诗,旁边的老太监将从军行念出!
昭武帝眼前一亮,更是拍案叫绝!
这是何等的精妙啊。
“此诗作者,楚骁不肯告知?”昭武帝沉声问道。
成王苦笑摇头道,“陛下,楚骁原话,那诗作者不喜欢被太多关注,之前两首诗已经引起轩然大 波,左相等京城豪门都有心拉拢!”
昭武帝眼中闪过些许狠厉。
若是此人落入左相麾下,这次三圣海会将再无悬念,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左相一家独大,独揽大权,那样必然会对皇家的统治地位形成挑战。
“成王,既然那位不肯现身,你也莫要强求,下去吧!”
昭武帝吩咐道。
成王二人告退。
昭武帝坐在龙椅上久久沉思,不知多久,他屏退左右,吩咐太监无论大小事,都明日再议!
做完这些,昭武帝换了套便服,成了个儒雅的中年男子模样,乘坐一台马车,悄然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