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一小太监低眉顺眼进殿禀报,“陛下,还未打完,那人便晕了过去。”
“继续打,打完为止。”女帝的声音冷沉如冰。
小太监应一声退下,留下吴大人直面极具压迫的视线。
“陛下英明。”吴大人没有因女帝语气中的厉色而告罪,直身抱手一礼,“臣的心思不需言明便被陛下觉察。”
“别跟朕在这里打马虎眼。又是玉盛梅又是陈蒿,时机还这样巧,碰着了你来断案……”
“大费周折地搞出这么一场,你到底想做什么?可还记得自己的本职?!”
“臣时刻谨记着臣的职责。”吴大人平静地陈说,神情毅然,“臣是陛下的臣,臣的职责便是为陛下效忠。”
“今日之事虽与臣脱不开干系,但有前例为鉴,难保日后不会有人效仿。”
“臣只是将未来的情景提前呈现在陛下眼中,且还是最为微不足道的一种。”
“行刺皇室,微不足道?”女帝讽笑,“吴尤达你好大的胆子!”
“为了陛下为了苍生,臣敢死不悔!”语毕垂身叩首,郑重一礼,“请陛下为柳女洗清冤屈,严惩凶手,以断了某些重臣官官相护结成党羽的贼心!”
女帝听明白了。事关重大,吴尤达只是借由这一角声东击西,以免打草惊蛇。
看来自己派他查的案子,多半是跟顾府有关了。
当着二皇女的面不便细说,女帝思量片刻道:
“所以你是想让朕为几年前的案子翻案?”
威严的目光落到冷嫣儿身上,眸中好似阴沉严苛,又好似带着犹豫。
若是将先前柳氏一案判决推翻,势必要给民众一个解释。
而当时参与其中的又有她的二女儿,若论私心,她是不会为了区区一个柳家女来污了皇族的名声。
断不会让火烧到自己身上,冷嫣儿亦是直身抱手,“陛下明鉴!”
“柳氏冤案疑点重重。儿臣当时受顾小姐蒙蔽,在其中掺和了一脚,但事后想起,众多关窍并非儿臣参与那么简单。”
“柳女的仆从柳二冤死在牢狱,此事虽和儿臣有关,但其尸体后来以惨绝人寰的模样出现在柳府后院,却并非儿臣的手笔。”
“自先前陛下因柳女一案叱责儿臣后,儿臣日夜反省,忧心懊悔。每每细想,愈发觉得其中蹊跷。”
“除开儿臣的影响外,柳氏案中另有一股人为力量干扰。若是放纵其自由生长,难免为祸朝纲。”
“儿臣认为,顾府可查!”
一句受人蒙蔽,一句顾府可查,倒是把案件重心转移得十之八九。
但也配合得不像话,正好说中女帝心坎里。
不能污了皇族名声,便将民众焦点转移到顾府身上,顺水推舟再将边疆重案查清宣判。
一来二去间,想来鲜少有人会不长眼地把注意力分到二皇女身上。
只是没想到,嫣儿她竟然不反对,也帮着吴大人为柳氏平冤。
女帝看了眼面色沉稳不出深浅的吴大人,又看了眼肃着张小脸的二皇女,一时拿不准这两人是不是串通好了来她眼下演一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