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的质问让有气势的沐常兴一下子泄气。
打小父母就说大哥是长子,需要去读书才能带着他们全家改换门庭,他就需要努力干活帮扶大哥,等大哥有出息了,他也会跟着有出息。
他原本是不信的,后来他信了。
这一信就是三十多年。
父母活着的时候他从未怀疑过他们的话。
分家他觉得父母也有不对的时候,他已经习惯了听父母,也习惯了听大哥的,
他又觉得父母照顾大哥没啥,
等大哥有出息会带上他的。
直到父母接二连三去世后他发现大哥有出息了,他家都没饭吃了,大哥为何不带上他一家呢?
有疑惑,有埋怨大哥不遵守承诺,但他还是学不会反抗,学不会听大哥的话。
今晚大哥说杨氏败坏他媳妇的名声,就是在败坏他家名声,往大了说给他们父母抹黑。
大哥又说他再不管管杨氏,非得翻了天,以后他夫纲不振,一辈子都得听女人的。
沐常兴一听就来气,觉得被大哥这么说面上无光,他匆匆同大哥告辞便回了家。
现在沐常兴逐渐冷静下来又恢复了往日软弱憨厚庄稼汉的样子,沉默地将粪桶拿去茅厕边上放好。
杨氏望着沐常兴离开的背影,嘀咕着,“每次都是这样,回回都逃避,我当初怎么就眼瞎嫁给这样无能的男人…你们两还摆饭,站在这里看父母的热闹很好看,啊?!”
沐子平和沐安安懒得搭理这个想要迁怒他们的母亲,转身就回了灶房。
杨氏去喊了还在屋里学习的沐子良用饭就回灶房,压根没打算去喊沐常兴。
还是他们在饭桌上坐了一会没有等到沐常兴,沐子平去喊来的人。
一家人沉默用过晚饭。
刚洗好碗,沐安安正打算去沐浴就听到沐子良说起了杨晓瑶的生辰。
原来是今日是九月最后一天了,明日就是十月初一了,后天就到杨晓瑶十五岁及笄礼了。
虽说这事同他们没有关系,可这两日每每都能遇到杨晓瑶,还能被她提醒要给她准备一份礼物。
他们不想给,可他们又没有同沐子良分家,沐子良在杨家受过恩惠的人情他们也算是有份的。
她拉住了要帮她打热水的沐子平坐在炉灶前的小凳子上,小声同他说一声,让他留在这里听听杨氏和沐子良有个什么安排,她就去沐浴了。
沐常兴坐在走廊处编织背篓,不知道是听到还没有听到,他们是没有听到他发表意见的。
杨氏道:
“我过生辰都没有礼物,她一个小姑娘要什么礼物,我不去。”
当年她都没有及笄礼,同是杨家姑娘,凭啥她杨晓瑶就能有!
这丫头平日还看不起她,她又不需要讨好这丫头,她才不要上赶子去参加及笄礼。
杨氏想着就反应过来了,继续说道:
“那死丫头是不是又像去年那样找你要礼物了?”
她还记得她儿子回来说杨晓瑶嫌弃她儿子准备的礼物不好,扔到地上用脚踩坏。
后来她儿子发现杨晓瑶的表格给她送了与她儿子送的一样礼物,杨晓瑶倍加喜欢,也倍加爱惜。
这让杨氏更气了,更加不愿意去参加这什么劳什子及笄礼了。
沐子良道:
“娘你还是去一趟吧!”
“啥?!!”杨氏不可思议地看向沐子良,“你要我再回娘家受委屈?”
沐子良眼中划过一抹阴沉的冷芒,悄悄拉了拉他娘的衣袖,微微冲她摇摇头,他保证道:
“娘,你放心好了,这次你不会受委屈,舅母和表妹他们都不会再惦记咱们家的东西。”
沐子平微微抬眸看了看微黄火光照亮下的沐子良,
他猛然闪过沐安安曾经跟他说的沐子良与别家姑娘私定终身的事情。
不知为何,沐子平预感到杨晓瑶的及笄礼会不安宁。
这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与安安也没有关系,
沐子平将他的猜测隐匿在心底最深处,
谁都不打算说,
毕竟一个对沐子良都趾高气昂,不拿他当亲戚之人嫁入他家又怎么可能善待他和安安呢。
他和安安两人应付父母和沐子良三人都已经够够的,没有心思再应付一个外人。
所以啊,杨晓瑶要是不能嫁入他家也是好事!
杨氏呢,瞧瞧刚刚被拉过的衣袖,长子分明是有话要说,这里不方便说,她暂且妥协道:
“那成,不过我不可能依她的意思带礼物。”
“好,礼物你不带她的,只带给外祖父母的也没有人会说你的。”沐子良为杨氏捋顺毛道。
杨氏微微点头,不过她知道她和长子的话还没有说完。
于是他们就趁着晚上大家都休息了,聚在沐子良房里继续说着他们未说完的话题。
沐子良小声说:
“娘,这门婚事要是外祖父母他们提你就顺了他们的意思,后面的事情我有安排。”
“你有什么安排?”杨氏好奇又关心询问。
沐子良对沐安安出主意的事情是通过杨氏来让他拿主意的时候知晓的,也是他帮她做决定的,
明明主意很好,他娘差点坏事。
沐子良不怎么相信他娘的办事能力便不想过多透露。
他摇摇头:
“娘,这事你别担心,你后天回娘家,平时怎么做的就怎么做。”
杨氏打探不到便放弃了,与沐子良又说了些话便离开了他的房间,回屋休息了。
翌日,沐家人早早起来。
杨氏去给红薯和土豆秧苗浇水,
沐常兴已经不去县城干活,而是去同族长帮忙雇佣的村里人挑黄泥打砖块,准备十月中旬建造屋子,争取在十一月中旬能住上新屋子。
沐子良没再睡懒觉,拿着书卷在走廊看。
沐安安同她三哥舂好米后她才出门。
九月匆匆而过,凉凉十月秋叶落,桂花香满天。
沐安安没有捕猎,也没有摘野菜,习武过后就去山林里采摘野桂花。
它可以用来酿桂花酒,也可以用来做桂花糕,还可以做酒酿圆子的时候放干桂花等等。
她有问过刘大郎,桂花处理得干净,是有人买的。
生桂花有六文钱一斤,干桂花有十文钱一斤。
这可是一笔收入,她不能不要。
这不,她准备采摘后偷偷拿去刘大郎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