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安安在采摘野菜时发现土地里、石头缝隙中、树皮间隙中等等地方发现大量虫卵,这样的发现令她想到蝗虫灾害!
干旱后必有蝗灾!
看来这书上记载的是真的。
沐安安将这样的发现告诉了族长。
族长面色凝重,当即就去地里看看情况,询问村民们在地里干活有什么发现,毕竟他们这里可不单单是冬小麦,还有稻谷、玉米等其他庄稼等着收呢。
转悠一通下来,族长发现正如沐安安所说的那样,要闹蝗虫灾害!
赶紧吩咐儿孙们,去找族老的族老,找本村村长的找本村村长,周围的村子的村长都要通知到。
第二日附近村落的掌权人物都聚在了沐家村村长家里商量着如何处理蝗灾的事情。
有人说通知县令,有人说带着村民翻找蝗虫烧死,有人说他所在村落没有发现这个情况,这事不打紧,完全不放在心上,觉得沐家村的村长和族长庸人自扰……
不管大家如何想,各村掌权者商量一天都没有得到一个好主意出来,还闹了一个不欢而散。
沐族长和沐村长商量着这事要如何是好,沐子平和沐安安也在商量着要如何应付这事。
他们家里现在没有种植庄稼,可他们家的田地都租赁给了佃户,
佃户没有收成,他们总不能硬是要人家典妻卖儿来交租金吧?!
这事他们确实要好好考虑一下该怎么办的。
沐子平想起自己在私塾看到的书卷,他拿出笔墨纸砚,将古人应付蝗灾的法子写下来,比如夜间用火烧,又比如放大量鸭子、鸡或是鸟雀去田间。
沐安安看着沐子平的法子,其实她想说要是有农药就好了。
不过啊,她不会啊,
哦对了,她是不会制备农药,但她会使用毒,
不过这毒嘛,对虫子有害了,对人怎么会没有坏处?!
比如她见过的老鼠药啊,蟑螂药啊!
沐安安发愁着要不要献计这一个法子,
思来想去,在沐子平将他想到的所有法子都写出来后沐安安决定还是看看情况,她便没有说出来。
翌日,沐子平就带着他写下的法子去找了族长,将它交给族长。
族长看到这样的法子发愁啊,鸡鸭都是需要钱去买的,他们这个小村落哪里有这么多钱。
沐子平就提议族长去找县令,
现在这样的情况,不是他们一个小小村落能解决的,这要是闹得不好,他们得举家搬迁都是有可能的。
族长听说会闹得要搬家的后果,也顾不得害怕见官了,赶紧让儿子套牛车,
坐着牛车,携同村长,他们一道去了县城。
此时的县令正为干旱发愁呢,他管辖的地方是不缺水,可那些排水浅的沟渠都断流了,照样是影响了百姓们种庄稼的。
如今战事连连,百姓们家不仅要出人,今年的赋税没准就会加重,这要是再没有点收成,他们的日子可不好过。
这一不好过,就容易滋生犯罪,到时候他管辖之地就会闹出乱子来,影响边关局势也是有可能的。
县令很担忧,正坐在书房寻思着如何为百姓解决天灾带来的苦难,这时随从禀报沐家村村长和沐氏族长求见。
这放在平日他们这些人是见不到他的,一般都是师爷主簿或是县丞见一见的,现在他们都被他派去下边查看各地灾情去了。
如今衙门里主事的就是他了。
县令问:
“他们来找本官有何事?”
随从道:
“他们说在村子许多地方发现了蝗虫卵,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小蝗虫。”
县令腾的一下从太师椅上站起身,绕过书桌来到随从跟前道:
“你赶紧去将人带到花厅。”
“是。”随从见县令脸色凝重,没敢耽搁,飞快告退去衙门大门口请沐族长和沐村长。
两人是来过县衙办事的,但见的都不是县令,是一般没有品阶的官员,
这一听说要见他们的父母官,一时间很是紧张惶恐。
拜见县令的时候结巴,行礼僵硬,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不怎么好,县令此时关心着蝗灾的降临,哪有心思在乎这些虚头巴脑的礼节,赶紧询问他们如何发现蝗虫的。
沐族长尽量让自己镇定些,隐匿了沐安安的发现,说是自己收割冬小麦的时候发现的。
同时他将沐子平给出的法子也告诉了县令,不过他也没有说这些法子是沐子平想出来的,而是说几个村落的掌权人们一起商量出来的。
县令看了看纸张上写着的法子,是妥当的法子,他曾经在一些书籍上看到过,他道:
“此时刻不容缓,你们回去就同其他村落的村长们一起召集村民去田地里找蝗虫幼崽和虫卵,将它们一并烧死。
至于鸡鸭和鸟雀,这些畜牲,本官会派人去别的地方买回来。”
沐族长和沐村长应了一声是,县令又对他们此举进行一番称赞,奖赏了一人二十两银子和一匹布方才让他们离开。
回家途中,两人商量一番,都决定各自收下银子,将两匹布料送去给沐安安和沐子平兄妹二人。
他们还不是明面上给的,而是趁着天黑没有人,私下给的。
沐安安和沐子平推辞一番,没有推辞掉就收下了。
是日,村长去找附近村落的村长转达县令的意思,族长召集族人们清理蝗虫。
村民们都很有意见,毕竟谁家现在都少了一个能干活的劳动力,地里的冬小麦还等着他们收回家,大家都不愿意折腾去找蝗虫。
族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将大多数族人说通,他也明白不能让全族人都去消灭蝗虫,地里的庄稼还需要打理的。
于是孩子们就成了处理蝗虫的主力军,沐安安和沐子平两人同村中的孩子们混迹一天处理蝗虫队伍中,俨然就成了孩子王的。
人力有限的,他们村子的情况,其他村子也是差不多的,还有很多都不怎么放在心上,不用心的人在,
这样事先处理蝗虫的工作完成得并不怎么好,日子才过去五六天,田野里就出现了不少的蝗虫。
这些蝗虫啃食着庄稼,树叶树皮等一切能吃的植物,少量的地方都变成光秃秃的一块。
这时候庄户人家开始知道着急了。
抢收粮食的白天外加熬夜抢收粮食,消灭他们地里还没到时候没能收获的庄稼的蝗虫的想尽办法捕杀蝗虫。
田里地里到处都是人影,除了不能动弹的老人,需要背着的孩子,都下地忙碌了起来。
村子里的鸡鸭也变得忙碌起来,沐安安养着的五只母鸡每日都不需要喂食物,它们自己靠着吃蝗虫都能将自己喂得饱饱的。
干旱还在加剧,今年的六月比往年的六月燥热多了,大中午的人几乎熬不住,必须找个地方乘凉休息才行,
不过也有硬抗着的,有人抗住了,也有人倒下了,
这倒下的人有被救回来的,也有被抬到山上的。
悲欢离合中,蝗虫灾害终是降临在这一片土地上。
后来沐安安才知道他们在县令命令下灭蝗虫,南诏那边闹着干旱蝗灾,南诏人并没有重视蝗虫灾害,使得他们的土地受蝗灾,也使得蝗虫一大片一大片还飞跃过边境来到他们这片土地上。
春州县的百姓们今年承受着与家人分别,也承受着蝗虫灾害带来的灾难,有种植冬小麦的或是提前收割了还没有长成的稻谷、玉米的,还好些,若是没有的,今年的日子并不怎么好过了。
沐安安和沐子平坐在自家走廊,一旁坐着的佃户正在诉苦,讲诉着他们没有收成,今年日子如何难过。
两人的目光一直都是看向天空的,又或是落在院中的火堆上,鼻子里满是蝗虫烧熟烧焦的混合气息。
沐子平在听三佃户说了第三遍的他们的悲惨故事后他开口打断了他们要说的第四遍,他道:
“你们地里种植了什么,我去捕杀蝗虫的时候有亲自见过,至于你们家里有什么人我也有去打听过。
我知道闹干旱蝗灾,大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但各位叔叔伯伯们,你们不能欺负我小,你们说是吧?
要是我说得哪句话不对,让你们觉得不妥了,咱们就去找族长评评理也是行的。”
三佃户默然,沐子平继续说:
“我有想过给你们免去租子的,可你们现在的态度,我觉得还是应该按照原来商定的来,
原本我租赁的田地就比别人家要的租金少了两成的,五叔是吧?
至于我爹娘他们租赁出去的田地也按照原来的来吧,伯伯们想必没有什么意见吧?”
三佃户想说些什么的,沐安安道:
“三哥,咱们父母刚过世不久,现在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咱们可不能逼死人,这样吧,咱们今年就收各位叔叔伯伯们一样的两成租子吧!”
沐子平微微点头,转过头看向三位佃户道:
“你们觉得如何?”
三位佃户互相看看彼此,其实他们都是种植冬小麦的,损失要是些刚种下的秧苗和人力,
不过见大家都损失挺惨重的,再加上他们家下半年或许就不会有收成,他们就动了别样心思。
他们在来这里之前就商量着一成租子都不想交的,
没想到沐子平不是好欺负的,现在有商量余地,不会闹到族长那里,他们咬咬牙同意了。
收的租子都是冬小麦,兄妹二人都好好储存起来,以便往后过日子。
这时候刘阳和刘易两人慌慌张张跑来了,都顾不得身上爬着蝗虫,气喘吁吁的,一副有话要说,却因为跑得太急,还说不出口,只得听从沐安安的话,先缓和呼吸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