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胡氏不是大伯娘,而是即便来沐家村多次,都不曾登她家门一次的舅母。
沐安安有听到胡氏的闺女同沐子良的对话,对于她上门有几分明了的。
来者皆是客,这还是她外祖家人,沐安安心里很明显不想应付这样的人,面上还是微笑邀请人进堂屋坐着,给人倒了一碗茶水。
胡氏看着破旧的茅草屋,又看了看豁口脱瓷的碗,嫌弃得不要太明显,她有点渴,都没有端起茶碗喝茶。
沐安安看得明显胡氏的姿态,她视而不见,端坐在胡氏对面的凳子上,静候胡氏说话。
胡氏坐了一会,东瞧西望将堂屋给打量了一遍,一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若是以前,她闺女嫁过来铁定得拿嫁妆或是娘家东西倒贴。
现在不一样了,她已经从堂姐那里确定昨儿来的管事就是来给小姑子家送钱的。
现在小姑子家肯定是有钱了的,她闺女嫁过,家里能得到丰厚聘礼,她还能帮忖兄弟。
胡氏心里打着噼里啪响的算盘,面上笑得和善想问话,一时间竟然想不起来对面小丫头的名字,她灵机一动道:
“小外甥啊,你家里人呢?”
沐安安稚嫩脸上流露着天真道:
“他们一早就出门去了,我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舅母有事的话我可以帮忙传个话。”
“不用,我今儿闲着没事,可以坐在这里喝茶等他们回来。”胡氏笑呵呵道。
沐安安轻哦一声,她就安安静静坐着,不再说话。
胡氏坐了一会,看向沐安安问:
“安安,听说你二姐那里有消息传回来了?”
沐安安轻嗯一声。
两人不再说话,堂屋又变得安静下来。
隔了一会会,胡氏见沐安安老老实实的,嘴巴木讷,别人问什么就答什么,完全没有多说一个字的意思,她眼中闪过不喜道:
“安安,你二姐给你家送了多少钱回来?”
沐安安眨巴眨巴着天真清澈的小眼睛,满脸写着你说什么呢的茫然神情,她不明所以道:
“什么?!舅母你说我二姐咋了?”
胡氏打量着沐安安,
这个小丫头片子是真不清楚家里情况还是在这里给她装傻子?
可看沐安安这老老实实的样子,什么心思都写脸上,让她确定她说的这个丫头片子是真不知道!
胡氏从沐安安嘴里打听不到消息便不再多说话,干坐着。
沐安安陪着,无聊得很就在心里默背她三哥昨儿教她的诗歌。
她背完后胡氏还没有要走的意思,沐安安继续背以前学的三百千。
刚背完《三字经》,她就看到胡氏坐不住了,不停挪动身体,时不时往外眺望。
没一会功夫,胡氏就对沐安安道:
“这眼见中午了,你爹娘还没有回来,我得家去了,
你跟他们说十月初二晓瑶及笄,让他们带你们兄弟姐妹回家观礼。”
沐安安挑挑小眉头,
农家丫头哪有什么及笄礼,在十五岁生辰这日有一碗长寿面或是几块肉吃就不错了。
看来她这位表姐在杨家挺受重视的,
两家婚事在那天应该会提上日程了。
她倒是挺期待看看杨氏和沐子良会如何做。
沐安安道:
“舅母放心,你的话我记住了,我会跟我爹娘说的。”
胡氏淡淡地应了一声嗯,
家里除了她丈夫和长子去县城卖猪肉外一家子还等着她回去做饭。
她来这里都是瞒着公公婆婆的,可不敢耽搁时间,将午饭做迟了,起身快步往外走。
送走胡氏,沐安安关上院门,看了看天色,去了一趟灶房。
灶房空荡荡的,除了简朴的厨具,啥都没有。
沐安安回到堂屋看了看二老锁上门的屋子。
她饿肚子可以,她三哥下午还要上课呢。
寻思着再等等,沐常兴夫妻还没有回来,她就出门去找吃的。
想法刚落下,她就听到门外车轮碾压泥地的声音。
伴随着这道声音,沐安安还听到沐常兴同族长长子的说话声。
沐安安迈着小短腿就往外走。
她一开门就看到牛车刚停下来,她父母从车上下车。
族长长子听杨氏说沐子平兄妹不在家,刚同沐常兴夫妻说要将属于沐子平兄妹的地契和田契交给沐常兴,让他代交给沐子平兄妹。
现在看到沐安安,他自然是亲手交给田地契的主人了。
沐安安邀请族长长子进家门喝口茶,族长长子有事说自然顺着她的意思进了屋。
沐安安给族长长子倒茶,又给自家父母倒茶,小眼睛瞄到杨氏背着包袱要走进她屋子,沐安安道:
“娘你们真好了,知道我和三哥的午饭还没有着落就给我们买没有吃过的肉包。”
杨氏脚步一顿,想说没有,可这一路族长长子都在,她买没买包子他怎么能不知道?!!
沐常兴也想将白面肉包留给长子吃,可族长长子坐在这里呢,总不能说没有或是要留给长子,你们兄妹没有份吧?!
这要是这样,族长长子就会知道他们夫妻不支持次子读书。
昨晚上族长才敲打过他们夫妻。
沐常兴道:
“安安没有闻错了,孩子娘你拿两个给安安,一会让她送去私塾给老三吃。”
杨氏不想拿,她拢共就买了四个,拿了两个,他们夫妻和长子都不够分。
沐安安眼巴巴看着她,让她进退两难。
杨氏瞪着沐安安,脸上带着假笑道:
“是啊,这不是看你在家里没空找吃的给你三哥吃,我们特意买了包子回来。”
杨氏拿了两肉包很不舍得地交给沐安安,千叮咛万嘱咐她一定要将食物交给沐子平,明里暗里都暗示着沐安安要拿肉包给沐子良吃。
沐安安自动忽略这些暗示,眉开眼笑接过包裹着油纸的肉包,不顾它微烫,将它往怀里塞好。
这时,族长也将茶水喝完,放下碗后将今儿帮忙办的,属于沐子平兄妹的田地契以及剩下的银子拿给沐安安道:
“安安,这个东西是你和你兄长的,你们是要自己拿还是给你们爹娘拿,你们自己商量。
我现在跟你说说这地契和田契。
地契是我爹帮你们选了一块地建屋子。
族地属于大家的,你们家需要花个一两银子买。
你们要的屋子也不是那种青砖泥瓦,只需要黄泥墙灰瓦屋也是能承受大雪的。
这个黄泥咱们乡下后山就有,只需点人工挑回来弄成黄泥砖。
花费大头主要在灰瓦和横梁木头上,这个需要给五两左右也是够了的。
这杂七杂八算起来,需要个十两银子左右。
我就做主帮你们将剩下的钱买了良田四亩,下等地两亩,这还剩下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