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安安抬眸看了一眼听到杨氏这般对比说话的沐常兴。
沐常兴依旧是憨厚干瘦脸,沐安安没有看出他的不高兴。
杨氏继续絮絮叨叨说着沐柳儿以前没有分家如何欺负比她小两个月左右的沐子良,又说着杨晓瑶如何看不起她这个姑姑。
听在沐安安的小耳朵里就是两个姑娘都是不好人。
沐安安没有应和杨氏的话,同她一起义愤填膺说着别人的坏话,最好还是杨氏说不下去,堂屋才恢复安静。
沉默静谧之中,沐常兴像是被杨氏唠叨怕了,趁着她不说话,他就拄着拐杖慢吞吞走回房去了。
沐安安同杨氏母女俩继续包红枣小粽子。
两人包好百来个粽子已经深夜。
深夜寒凉,沐安安可没有同杨氏熬夜煮粽子的打算,直接去灶房洗洗小手便回屋睡觉。
杨氏本打算煮粽子的,没有人陪着,外边黑漆漆的,四周静谧寒凉,让她觉得阴森森的,她心生恐惧。
随着恐惧在风呼呼吹着四周物体发出撞击声放大,杨氏没敢一个人留在灶房煮粽子,只得回屋睡觉去了。
翌日一早,沐安安继续她出门习武的习惯行为,
杨氏接下了沐子平做早饭的活计。
沐安安习武结束就弄一捆二三十斤的柴火拖拽回家,放在走廊阴凉干。
家里因她每日早上带柴火回家的行为,存留下不少柴火。
又加上拆卸以前茅草屋的茅草和木头等能燃烧物可以当柴火的。
因此,今年的沐常兴夫妻敢随便使用柴火。
杨氏做好饭就煮粽子,没有吝啬柴火的,将灶火烧得旺旺的才去堂屋同家里人吃早饭。
沐子平不在家里,沐安安不会给杨氏省掉他那个鸡蛋的机会,她三哥吃不上,这不是还有她嘛!
每天早上吃着鸡蛋羹拌饭,沐安安一吃就是十来日早上,现在是有点腻了的,她也就越发想念在贺家私塾的沐子平了。
在杨氏煮好粽子给村里每户人家分上两个,她包了两百来个粽子煮熟后沐安安在三月初二这日坐着她师父的牛车前往了县城。
打着沐子良这个新晋童生的名号,沐安安在武馆里以及武馆外就卖了不少粽子。
一个粽子三个铜板,两个五个铜板。
一个个铜板揣进兜里,沐安安笑得眉眼弯弯,非常讨喜。
见到刘阳和刘易两兄弟后,沐安安才知道他们师父的儿子也考中童生了。
她就拿了几个粽子递给刘阳和刘易:
“你们拿去给你们师父,大家互相沾沾喜气,四五月的府试院试一起榜上有名。”
刘阳和刘易互视一眼,又看向沐安安应了一声好,接过粽子,他们就往武馆里跑。
沐安安在武馆外继续兜售她的各种豆子同糯米包成的粽子。
“大家走过路过都来瞧瞧啊,沐童生家的粽子来了……”
不少人驻足围观,询问打听沐安安为何这般吆喝卖粽子。
沐安安不厌其烦回应,
了解情况后的看客,经过他们的一传十,十传百的……
沐童生家粽子在小小县城很快就出名了,
沐安安随着刘家三人逛街时边吆喝边卖,刘阳和刘易两兄弟也帮忙吆喝,她都不需要摆摊就将粽子全卖完了。
卖完粽子,沐安安拿着今日挣的钱请了刘家三人各自吃了一碗路边摊的鸡肉丝面。
用过午饭,沐安安去书铺子给她三哥买了一沓纸和一支毛笔,又避开杨家猪肉摊,去别家猪肉摊买了排骨和一斤五花肉便同刘家三人坐着牛车回家了。
路过贺家村,接上下学的沐子平,牛车直接被刘大郎赶到刘家村和沐家村交汇地,沐安安和沐子平就在这里下了牛车。
同刘家两兄弟约定好明儿一起玩,两人方才回家。
刚回到家里,他们就遇到从他们家里离开的胡氏。
沐子平有些疑惑胡氏为何上门,
沐安安想到当初沐家当初和杨家商定的婚期就是在初五,胡氏会再次上门就不奇怪了。
看到二十来天没有见到的儿子,沐常兴夫妻没有多高兴,
他们还是如同平常沐子平在家那般的态度,完全没有远的香近的臭的行为。
沐安安没指望他们能惦记沐子平,她惦记她三哥就成。
晚上,沐安安用排骨炖汤,随即用剁碎半斤左右的五花肉做萝卜夹放到熬煮好的骨汤里煮。
沐子平帮忙看火,沐安安又去拿家里剩下不多的土豆切丝,用来炒五花肉。
大约一个时辰后晚饭做好,一家人聚在一起用晚饭,
杨氏如今已经知道翻菜行为不体面,现在尽量克制自己这个大半辈子的行为。
大家这一顿饭吃得很安静,但也是为数不多的温馨氛围下吃完这顿晚饭。
这要是在吃完饭,杨氏没有嘀咕那几句:
“你们爹受伤都不见你们带什么肉菜回来给你们爹补身体,
你们大哥考中童生,四五月还有考试,身体也需要补补的,
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给他也补补,
以后他考中秀才有好处还能少你们的不成?
老三不过是读书回来就买肉菜,你们可真行!”
温馨气氛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的。
沐安安向杨氏伸出小手:
“母亲啊,你给钱,我天天都能给我父亲和长兄买肉菜回来给他们补身体,
嗯,这事咱们从明儿起,母亲你打算给多少钱?”
杨氏一文钱都不想给只想吃现成的,沐安安像是看明白她的意思继续说:
“实话跟你说了吧,我今儿挣的钱都是靠长兄童生这个功名挣的,”如此如彼述说一遍售卖粽子挣钱过程。
杨氏眼睛一亮,沐子良和沐常兴都皱眉看向沐安安,眼神都流露着不赞成的意思。
杨氏没有注意,她看向沐安安问:
“你今儿赚钱后不会全花了吧?”
沐安安理所应当说:
“扣除一百文成本,留出两百文给我三哥交这个月的束脩,其余的就在你刚吃的肉菜上了。”
杨氏想要沐安安给钱的心思瞬间没了,还怕她的逆女让她给钱似的,端着碗筷就往灶房走去,心里就在寻思着她去卖粽子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