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越河正站在门口和顾旻迟聊天,林绵绵不想把柳娇娇得罪的太难看,看在柳越河的面子上,林绵绵上前对柳娇娇说道:“今天你是我店子里面的顾客,你要是客客气气我对你一视同仁的尊重,如果你要挑事,我不仅报警,还会把你家人喊过来,不想丢脸的话,就请你放尊重点,别挑事。”
林绵绵耐着性子,心平气和的说着。
被一群人说着,柳娇娇心里没底,她不想惊动柳越河。
站在她对面的林绵绵很会蛊惑人心,有好多人帮着说话,她不是林绵绵的对手。
柳娇娇扬起下巴,假装非常大方:“我今天出来买衣服,不想挑事。你对我态度好,我肯定不会惹事。”
说出这番话,已经是柳娇娇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带柳小姐去试衣服,要是合适就给她友情价七点五折。”林绵绵高声说着,特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老板娘,你给柳小姐七点五折的优惠,再给我们八折优惠,这不太厚道吧。”其中一个顾客说道。
说话的顾客,刚才有帮着林绵绵说话,对林绵绵和柳娇娇之间的矛盾看在眼里,林绵绵给柳娇娇更低的优惠,她只以为是林绵绵在拉拢柳家大小姐。
但,大家都是来买衣服的顾客,凭什么柳娇娇就能得到更低优惠,她们都不太乐意。
“大家都有优惠,只要你们像柳小姐一样一次购买三件,就能享受七点五折的优惠,购买四件有七折优惠,以此类推,最高可享受五折优惠。”林绵绵当着众人的面说。
“太多了,谁买得起啊。”
“最多买两件。”
手里余钱不多,又想拿最低折扣的顾客,只能不停叹气。
大家很快非常落寞,这时,林绵绵又说:“我这里有推出会员卡,大家可以几个人凑一起团购享受低折扣,但会员卡的积分只能被持有会员卡的人获得。”
随着林绵绵的话落下,结伴过来购买衣服的顾客,纷纷凑一起买衣服。
店内人潮涌动,有些好看的衣服,直接被买断货。
柳越河在门口看着店内的场景,不由感叹:“她太有商业头脑,简直像天才一样。”
“没你说的那么厉害。”顾旻迟见自己媳妇被夸,顺势谦虚一把。
对于林绵绵的厉害之处,柳越河心里很清楚,他的酒店能够成功完成酒店和餐饮合并的转型,多亏林绵绵出主意,林绵绵的厉害,不是说说而已。
服装店生意太火爆,林绵绵亲自下场招待前来的顾客,没空搭理柳越河和顾旻迟两人。
见证过服装店的爆满之后,顾旻迟拉着柳越河找了个茶楼,两人坐下来聊聊赚钱的事情,自己媳妇能耐大,是个一等一的赚钱高手,他要紧跟自己媳妇的步伐。
而林绵绵那边忙的脚不沾地,一整天都在招呼客人。
起初想要为难她的柳娇娇等人,一口气用柳娇娇办的会员卡,买了四件衣服。
虽然和那些一起买十来件的人相比,四件在数量上不多,但对林绵绵而言,却有别的意思。
柳娇娇认输了吗?
不!林绵绵觉得这恰恰相反,很可能是柳娇娇宣战的开始。
买衣服的时候,柳娇娇不停打听衣服的进货渠道,门店租金那些。
林绵绵没有藏着掖着,如实回答柳娇娇的问题,林绵绵相信即便她不回答柳娇娇的问题,凭着柳娇娇的家里背景,她也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林绵绵索性大大方方的告诉她答案。
知道怎么做,和怎么把事情做好,完全是两码事。
“老板娘,你快过来。”店里的销售员小李惊呼。
林绵绵赶忙跑过去,“发生什么了?”
“你过来看看我们今天的收入,是我计算错了吗?比我之前工作店子一个月的还多。”小李看林绵绵提出打折的时候,心里除了吃惊,就是担忧。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去,这不是在亏本吗?
现在一看账单,他们不仅没亏,反而赚的超乎她的常识。
林绵绵上前拿过账本,将整理好的钱数了一遍,波澜不惊的对店内的两个销售员说道:“正常,以后这样的情况还会有。”
说完,林绵绵又说道:“你们清点一下,有哪些款彻底卖断货,明天我要安排补货。”
直到晚上八点关门,店内依然有络绎不绝的客人。
最后来的客人,大多奔着自己想要的款式而来,心里有明确的目的。但,林绵绵店内卖的最好的一些款,一件不剩。
林绵绵保证会及时补货,到时他们可以再过来挑选。
两个店员先后离开,林绵绵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
看到等在外面的顾旻迟,林绵绵笑了。
“你怎么知道我要下班了?”林绵绵问。
“不知道,等了有一会儿了,看你在忙,不忍心去打扰。”顾旻迟按照自己的直男思维回答。
“走吧,我们回家。”
林绵绵关上服装店的大门,挽着顾旻迟的手一起往回家的方向走。
顾旻迟今天不来接她,一个人回家在路上会有点害怕,知道她服装店赚了钱的人不少,就怕有什么居心叵测的人。
回到家里,林绵绵把赚到的钱又拿出来数了数,然后喜滋滋的放回盒子里。
顾旻迟看到林绵绵的举动,站在一旁没说什么。
林绵绵带给他的困惑越来越深,就连柳越河都欣赏她的商业才能,而打折促销,给顾客开办会员卡,这些先进的思想,真的只是因为林绵绵有独特的商业眼光吗?
联想到生完孩子以后,林绵绵性情大变,疑问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绵绵,我们要不要把钱存在银行里面?”顾旻迟试探着询问。
“可以存一部分,但不要存太多了。”林绵绵说道。
“为什么?”此时,顾旻迟假装什么都不懂,坐等林绵绵解答。
“因为通货膨胀,存银行增值的速度,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说完,林绵绵这才意识到自己一个乡村妇人不该知道这些专业词汇,于是她解释道:“我从张小华借给我的书上看到的,我觉得书上说的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