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匪头子勃然大怒,骂道:“老婆子找死!”身后的小弟们也纷纷感到无比生气——除了襄阳城辅军竟然还有别人敢反抗他们。
但就在下一秒,婆婆深吸了一口气,身边一股气息形成的波浪向四周传开。
山匪头子的弯刀与铁拐相碰,他感觉到了一股无法抵挡的力量顺着刀身传来,不由惊恐的大吼:“是武林高手!”然后所有人都开始慌乱,一齐往后退。
花颜举起大刀,翻身上马,刀很长,可以从马上拖到地上。花颜催马前冲,刀尖划开泥土。
一路泥土纷飞,一路怒吼惊叫。
山匪头子捂着被震碎的心脏缓缓倒地,眼中满是懊悔不甘。婆婆放下铁拐,看向花颜,竟是有些惊讶:这个少年武功招式很烂,怎会如此凶猛?或者应该说,他怎如此会杀人?
婆婆若有所思,安静的看着花颜跃马杀人。
..........
..........
临安。
临安南有一片湖,湖边有一座塔。塔是用琉璃筑成,如梦如幻,干净透明,是天下闻名的景观。
然而白琉璃塔最出名的,却还是一个和尚一个道士。
每一个临安人都知道一个故事:
大宋有一个和尚,坐在白琉璃塔尖悟道悟了十七年,一朝得悟,飞霞满天,红香缭绕。于是临安人便口口相传白琉璃塔出了一尊人间活佛。一夜后世间三千六百座佛庙皆闻,于是开启了一个佛行天下的世界。
和尚坐在琉璃塔下,一盘棋,俩个石凳,坐等天下佛子前来与之辩论,或是下棋论道。
三千六百庙,除却隐世大贤和成名大师外,年轻弟子中竟是无一人赢得和尚半分。由此,天下震动。
世间无数高人纷纷前来一瞻佛容。
其中来了一个道士。
道士刚下山门,踏入红尘时向见到的第一个行人微笑做辑,那行人却只是敷衍的对他摆摆手便匆匆离去了。道士一路向西,遇到很多人都着急着南下去往临安拜见活佛。
于是道士便起了争胜之心,抛却道家清净修为之论,转道南行,去往了临安。
那天夕阳如火,将天空烧的通红。琉璃塔边的湖面上,绽开无数水莲。
此时,正值秋晚。刎湖不冻,鱼尧泛动,莲开不坠。
和尚与道士坐在琉璃塔下,开始了第一局棋。
从此俩人便再未离开塔下。
在临安人的心中,白琉璃塔是除却皇宫之外最神圣的地方。
世间佛不出南壑,但却闻名不过临安。
但此时塔下似乎很热闹。
一个脏兮兮的老瞎子手持一杆幡,上书六个大字:“算天算地算人”。老瞎子把幡随意的挑在肩上。将头凑在俩人执棋而对的石桌旁,不时喝一口另一只手中酒葫芦里的酒水。但凡是俩人中有一人执棋而动,老瞎子必将凑过去脏兮兮的头颅。
活佛大师对于近在咫尺的老瞎子似乎完全视而不见,只是专心下棋,仿若周遭空无一物。
对坐的道士显得更加随意,随手拨开老瞎子凑过来的头颅,宛如拨散十里桃花。
老瞎子只是认真的“看”棋,过了一会儿,老瞎子似乎觉得光喝酒不过瘾,将幡放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的狗腿,乐呵呵的开始啃,啃的油水直流。
这还不算什么,更加让俩人无法忍受的是老瞎子边啃肉边“看”俩人下棋。每当棋声一动,老瞎子就将脖子伸的老长,使劲儿的凑了过来。
道士看着老瞎子不小心将一滴油滴落在道士伸出的手上,他不禁皱起眉头,回头看着老瞎子不住叹气道:“见过师叔。”
老瞎子没听见,依旧啃着狗肉,并开始不住的吧嗒嘴。
道士执棋落子,老瞎子使劲儿的吧嗒嘴;道士微微皱眉,老瞎子停住不吃;道士执棋再落,老瞎子又心满意足的开始吧嗒嘴,极为清脆惬意。
道士的手一颤抖,将棋子放回棋篓中,无奈回头道:“师叔...师侄错了,不该在看见您老人家来了之后当做没看见继续下棋。求您了,让师侄我下完这盘如何?”
老瞎子晃悠晃悠脑袋,呲着满口黄牙道:“你难道不知你师叔我大老远的跑来所为何事?快快起来。”
道士苦笑一声,“师叔果然是师叔,为了来下盘棋竟是如此欺负我等后辈。”
老瞎子吹胡子瞪眼的扬起狗肉,大骂,:“你个小畜生,既然知道还不给我让开。”
道士起身让出了座位,老瞎子毫不客气的就坐下了。
和尚面对半张残局,始终一言不发,平静的念佛号碣,直到老瞎子坐在他对面,和尚才微微一笑,点头起身,同样站到了后边。
老瞎子奇怪,问“为何起身?”
和尚道:“既是下棋,当有棋手而对,我没有资格和你下,自然也下不过你。”
老瞎子哈哈大笑,伸手摸了摸和尚光秃秃的脑袋,“如此悟性,如此佛性,到也不亏了活佛之称!”
和尚面色稍有些不自然,似乎极其不习惯别人摸自己脑袋,但还是恭敬的答道:“贫僧却不是佛,哪里来的佛性?”
平静的刎湖微微荡漾,一个老和尚不知何时坐在了与老瞎子相对的石凳上。
老和尚扬起白眉,白眉飘飘荡荡。
“你这老不休,如此欺负我佛宗弟子,若是惹恼了贫僧必将你那破烂崂山夷为平地。”
和尚一惊向来人行了个大礼,恭敬的说:“见过习座。”
老和尚摆摆手,“我已不在寺里,便是个普通和尚,你也当我为师叔便可。”
“弟子斗胆问一句,师叔多年不曾出过后山,难道...出什么事了?”
老和尚抚棋,笑答:“来看看,顺便见见老友啊。”
活佛和尚双手合十,郑重的看着俩人,问:“俩位师叔可是看到那一抹袭来的黑暗了?”
棋桌旁有一株桃花树,在和风中摇摆不止,落了一片桃花。
“有光便有夜,这又何妨,黑暗爱来就来吧。
........
........
皇宫,御书房。
御书房前有一片桃花。大宋皇帝赵佶站在桃林边,看着纷纷摇摆的花枝皱眉不已。
“金人南来,尚不足以忧虑,就是不知金帐会有何动静,倘若圣山及朝剑阁中高手尽出,我大宋将风雨堪忧啊...”
赵佶心事重重的自言几句,而后便叹口气甩袖离了御书房,自去了金殿。
桃花纷纷,漫烂不已。
良久有一个腰间挂着酒葫芦的老道走出桃林深处,悠悠叹了口气,无奈骂到:“这小兔崽子越来越灵敏了,看来早已知道老道我在这里了。若不是贫道实在是舍不得这里清幽,又哪里会听得你诉苦。”说罢佛了佛道袍,手中悄然出现一柄小剑,长余寸许,剑身暗淡无光。老道满是不舍的看了良久,才咧着嘴将它扔了出去。
小剑化作一道灰光转瞬不见。
.........
.........
抱歉了大家,等14号以后每日一更,争取补回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