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原本差不多二十来分钟就能煮好的西红柿手擀面,到了秦国的手里,前前后后竟是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最后才终于把好几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从厨房端出来。
看到秦国把饭煮好了,糖糖和秦国连忙帮着搬椅子,把县长请过去。
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看的清楚,煮出来的面条有粗有细不说,有部分面条还有点坨,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碗里的面条总是黏糊糊的,看着一点都不清爽。
王海看着满手面粉的秦国,笑呵呵的说:“辛苦你了,来,坐下一起吃吧。”
秦国笑着坐下来。
糖糖端起自己的那碗面条,用筷子搅了两下,发现面条已经坨了。
好在面条煮的够久,不用担心夹生,除了口感不是很好之外,总的来说,滋味还算不错的。
“哇,二哥哥,你很有煮饭的天赋啊!第一次煮饭就煮成了这个样子,还没有人在旁边指导,已经很棒了。”糖糖是由衷的夸赞,像她自己,刚刚都没勇气进厨房。
秦国煮出来的面条不过是粗细不匀了一点,煮的时间太久了一点,其余倒是没啥问题。
为了好吃好看,秦国在煮面条的时候,还在锅里烫了菠菜叶子,翠绿的菠菜叶子混在面条里,看起来营养又美味。
被夸赞的秦国嘿嘿一笑,说道:“我也是赶鸭子上架,好不好吃不确定,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多煮一会儿,生怕煮不熟。县长将就着吃,可能待会儿我爸他们就回来了。”
秦国的嘴巴还真灵,他的话一说完,王秀娥和秦喜凤真就回来了。
两个人刚刚跟着秦玉田一家,带着鸡去镇上看了兽医。
好在鸡没啥大毛病,拿了开好的药就回来了。
这会儿忙完了,听说家里来了客人,也不敢耽搁,急急忙忙往回走。
回来之后看到的第一幕,就是自己家的三个孩子,正陪着县长吃面条。
桌上没有任何小菜,就那么光秃秃的几碗已经坨掉的西红柿面条。
王秀娥一脸震惊的问道:“县长来了啊?你们谁煮的饭?”
秦朝说:“是秦国煮的。”
这一下,王秀娥更加惊讶了。
秦喜凤没敢耽搁,连忙去厨房把橱柜里早先准备好的一些小菜拿出来,顺便煮了一些其他吃食。
她们两个回来之后,秦家的饭桌上才逐渐有了点招待客人的样子。
王海笑呵呵的夸奖秦国:“你们家的孩子教育的都不错,有胆量也够细心。像是今天中午这顿饭,如果不是因为平时的仔细观察,今天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县长和他们家打交道这么多年了,秦国还是第一次听到县长夸奖自己,心里立即美的乐开了花。
送走了县长不久,秦建华也回来了。
实际上,秦建华是在回来的路上,就在村口遇到连县长乘坐的小车。
两个人走了个面对面,说了一会儿话,秦建华就急匆匆的回来了。
得知中午是秦国煮面条招待的县长一行,秦建华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秦国这时候已经躲进自己的房间了,怕秦建华待会儿会骂人。
听着王秀娥和秦喜凤情绪激动的,给秦建华描述着她们进屋后看到的那一幕,秦国的心里美滋滋的,耳朵也竖的高高的。
没有听见秦建华骂人,倒是忽然听见他说了一句:“怎么只是给煮了面条,有没有煮鸡蛋?”
躲在卧室的秦国,听到这里,心顿时沉了一截。
心里想的是,他不是没有想着给县长煮鸡蛋,实在是能力有限,总也煮不好啊。
然后就听到秦喜凤在外面埋怨的说道:“你这人,孩子废了这么大的劲帮你招待客人,要我说,面条能煮熟就不错了,就连县长都夸奖秦国了。你还要求他煮什么鸡蛋,他能煮的了鸡蛋?”
秦建华嗓子眼里梗了一句话“煮鸡蛋有什么难的”,不过看着秦喜凤已经沉下来的脸,这句话终究还是没敢说出口。
秦国躺在自己床上发呆的时候,王秀娥端了一碗鸡蛋水进来,放在秦国床边的写字台上,顺势坐在了他的床边,说道:“怎么样,今天累坏了吧?”
见王秀娥一个人进来,秦国这才打开了话匣子。
把今天遇到的麻烦,心里的紧张,以及刚刚在煮饭时遇到的各种困难,都给王秀娥说了一遍。
说自己擀不动面片,说自己煮鸡蛋的时候,蛋还没熟,就被吹成了鸡蛋花。
之后尴尬的收获了一锅蛋花汤。
说到这里的时候,秦国激动的坐起来,压低声音小心翼翼的问道:“妈,我煮坏的鸡蛋都扔了吧?我爸没看见吧?”
王秀娥笑着说:“早都喂给芝麻和黑枣了,你爸他不知道。”
确定秦建华不知道这件事之后,秦国刚刚提起来的心才稍稍放回肚子里。
母子二人聚在一起聊了好一阵子。
王秀娥还给秦国详细讲解了,有关怎么煮面条和煮鸡蛋的关键。
和以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的样子不同,今天的秦国听的格外认真。
甚至在王秀娥离开之后,他还拿出来笔和纸,把刚刚听到的关键信息,都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
秦国也算一战成名。
那一次之后,秦建华虽然不如其他人那样,几乎把秦国夸上了天,不过也不像之前那么骂他了。
之后的某一天,秦建华甚至还偶尔提起来一次:“建军两口子的包子店开不下去了,听说现在的客人越来越少,生意已经做不下去了。他们要是有秦国一丁点的努力,哪里会开不下去。”
秦国现在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哪怕他刚刚正在埋头吃饭,忽然听到秦建华提到自己的名字,蹭的一下从饭碗里把头抬起来,一瞬不瞬的盯着秦建华看。
生怕遗漏秦建华脸上的一丁点细微表情。
秦建华装作没有注意到秦国的变化,依旧在慢条斯理的说了句:“也不知道他不开包子铺又会去做什么。”
“是不是过段时间就回来了?”王秀娥问。
秦喜凤说:“想回来也好,这么多年了,一直在老丈人家住着也不是回事。”
秦建军从结婚后开始,就一直在湖北定居。
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偶尔回家里一趟之外,平时基本看不到他的身影。
现在听说秦建军和甘香的包子铺开不下去,秦喜凤倒是有点小小的开心,盼望着小儿子能赶紧回来最好。
哪怕回来之后只是跟着秦建华一起开养鸡场,也好过在外面开什么包子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