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新雨心生荒谬之感,这混蛋随心所欲切换角色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一会儿是痞气十足的街头小混混,一会儿是出手鬼魅的不世人物,一会儿是慷慨悲歌的激情诗人,此刻的动作神情又像是幼秉庭训温润如玉的世家子弟。
小桥新雨忍不住又偷偷瞄了一眼李淳风,这两个人均有着神秘未知的来历,小桥世家掌控皇朝无数年,根基深厚情报组织规模空前庞大,却查询不到这两人的任何资料。
这两个人好像是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的。
天机门历代门主只论才学人品不论出身地位,李淳风这样的年纪便能成为天机少门主其才学可想而知,许送似乎更神奇,战神子弟能有如此诗才已经惊呆了在场所有人,此时看其行云流水的动作,琴艺必定也不会太差。
勇武绝伦的武者忽然要开始抚琴了?战神殿弟子握冷血长枪时,纵横宇内堪称无敌,这样的一双手抚琴会是什么效果?冷血长枪与如韵古琴,前者是武道王者之兵,后者是文道帝皇之器,两者结合,在场众人甚至无法想象会出现何等情形。
许送初修真气之时内气汹涌难平,李教授传其修心养性心法从琴棋书画入手。某次微醉之时曾传授许送一古琴曲是言明是古曲《广陵散》,言明向不轻传,此曲连许送在内,只传过三人。
后来许送足迹遍天下,听过几个版本的《广陵散》,却与自己所会的全然不同,无一点相似之处,许送心道被李教授忽悠了,虽然不知道李教授传授自己的到底是什么曲子,但肯定不是《广陵散》。
一个人说你错的时候,你未必就是真的错了,但所有人都说你错的时候,你一定是错了。《广陵散》自嵇康而后已经失传,但今日地球上依然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广陵散》,只是与许送所会的丝毫不同。
起初许送以为是李教授酒醉胡说所致,如今已然知道了李教授的真实身份,心中自然确定自己所会的《广陵散》才是真的。
至于自己所会的《广陵散》为何与世上的《广陵散》全然不同,许送只能推测历史跟整个世界开了个玩笑,或者整个世界跟历史开了个玩笑。
地球上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1425年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谱中有关于“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同《聂政刺韩傀曲》如出一辙,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广陵散》与《聂政刺韩傀曲》看作是异名同曲。
《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
只有许送知道,自己所会的《广陵散》起于中正平和的宫调,开局中规中矩,于碧空下见一缕阳光白雪,寒意虽浓阳光也浓,使人在寒冷冬天间遥望明媚春天的希望。
曲至中段盛于令人血脉贲张的角调,使人心中悲愤难平几欲怒极而狂,从中正平和的宫调转至血脉贲张的角调,转换急骤却又显得自然随和,抚琴者的指法角度力道稍有偏差,便失意境。
仅仅只是转换指法间的换气呼吸之法,许送就整整练习了二年有余,十指连心,气息微乱心若不静,指下便难有天籁之音。
此曲至最后收于清丽的泛音,意境空远,宛如破碎虚空飘然而去,不带一丝烟火之气。
广陵者扬州是也,古来繁华之地,春秋时期,楚国已在扬州建城。公元前195年,刘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他的皇权,故而封刘濞为吴王,都于沛,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
由于吴王刘濞在扬州开山铸钱,煮海作盐扩张割据势力,扬州盛极一时。后来吴王刘濞兵败被杀,扬州繁华却不减反增。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正是彼时扬州最好的写照,整首《广陵散》其实是书生杨钦一生的写照。
杨钦苦读寒窗十载后,同乡四人结伴前往都城求取前程,彼时并无科举制度,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征辟制。
杨钦四人虽不贫却也不富自也无法结交权贵,四人虽自负满腹经纶不输子房陈平,却无人举荐,唯有去都城碰一下运气。
途中,四人救了一位老人,老人其实是帝师广成子的一道分身,问他们四个人有何愿望。
甲说,希望自己能官拜扬州刺史部,老人听后眼睛不由自主地眯了眯,好家伙野心还真不小,彼时的扬州刺史部乃是全国全国十三部(州)之一,辖管六郡近二百个县。一个毫无家世背景的穷书生出此豪言,不是疯子便是有几分真才实学。
乙说,自己的愿望是发财,希望能腰缠十万贯,言说发财前只能做能赚钱的事,发财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言其第一生命其实毫无意义,唯有手中掌握钱财后做自己该做的事,做天下人需要自己做的事才有意义。
丙却无意于人间的繁华,只想着有朝一日能骑着鹤升天成为神仙,从此傲啸云霞与天地日月同归。老人听后也是连连点头,总算遇见一个稍有慧根之人。
最后问到杨钦,杨钦脱口而出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其他三人吓了一跳被杨钦的贪心吓到时,老人也是微微皱眉,此人贪心可谓古今无双,这是又要发财又要成仙又要做官啊!天底下哪来这等好事?
老子盯着杨钦看了半响,一会点头一会摇头嘴里不知道在嘀咕些什么东西。四人被他看的莫名其妙,有人出言相询,老人却只是嘿嘿冷笑着晒然远去。
其后四人各有所成,除了要做神仙的那位拜在华阳境天清修不再出世之外都获得了不小的成就。
杨钦更是时运亨通,从扬州起步累官之一品,为人清廉心性清净主张黄老之学,因此与董仲舒政见不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皇帝所采纳后,如日中天的杨钦开始失势,境况一日不如一日。
似杨钦这等清傲之人树敌本多,昔日得势之时别人无计可施,失势之后遭人排挤陷害几经磨难险些死在狱中。最后得数位故友相助留得一命,皇帝陛下也非昏君,念其往昔功绩将其贬回扬州为官。
大起大落后的杨钦终于看淡人世繁华,不经意中在一个春花烂漫的细雨夜再遇往昔谈论志向时遇见的老者,昔时的少年杨钦已经是华发早上满脸沧桑,那名老者却好像什么都没变,连身上穿的衣服都没变。
“我不过去山中下了几盘棋,你在红尘的劫难就已经满了!”老人笑眯眯地望着杨钦......
历经红尘劫难看淡人世繁华的杨钦霍然顿悟,老人乃是世外仙人。
杨钦得其点化,在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于问亭巷住宅中白日飞升,破碎虚空而去。
广陵者扬州也,散者独也,至于后人误解“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离琴韵已远。
广陵散的本意是历经人间繁华最终看破世间,独身一人破碎虚空飘然而去,寓意人间一场繁华,尘埃落尽之时终究还是要散去。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止息正解乃是修行入门的一个阶段,佛家六妙法门将止息定为第二个层次,道家把止息定为入定的标准之一,心融化于息中,停止一切运动,忘记一切将自身融进天地之中,才算真正入定。广陵止息正解应该是于广陵顿悟得道。
此曲本是李教授偶然得之,疑是那书生杨钦于破碎虚空前一日感悟所作,起调中正平和表现杨钦寒窗苦读的情景,盛时用令人血脉贲张的角调表现杨钦位极人臣之后一步步失势,被人排挤陷害有口难言,万般悲苦唯有默默饮下,犹如一杯不想喝却不得不喝的苦酒,至最终堪破一切得道,心又归于平静祥和,选择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破碎虚空飘然归去。
曲调收于清丽的泛音,归于和谐恬静的旋律中,意境苍茫恬淡已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境界。
李教授得后数千年间只传三人,其一正是嵇康,其二是孔明先生,其三就是许送了。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甚至可能会被迫男扮女装,也无人发现,纵使有人发现了也不会说出去,因为说了非但不会有人信还会被人当成疯子。
在后世《聂政刺韩傀曲》这样一首广泛流传于河间的杂曲,居然被认定是《广陵散》。
世间之事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是大多人相信的就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只要是大多人不相信的就是假的,真的也是假的。如同某个字,少数人读错的时候自然是读错了,大多数人都读错的时候,就不算读错了,甚至连这个字的读音也会随之改变。
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哪怕之后的历史会发现以前是错误的,但在以前那个当下的时间里,被认为是正确的错误依然是正确的,需要等到大多人都意识到错误是错误的时候,错误才是真正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