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杭州成为一个大国都城,在凤凰山下建有壮观雄伟的宫苑楼台。
只是千年岁月的流逝,沧海桑田,早就成为一片废墟与民居所在了,如何才能化平庸为神奇,恢复旧日皇宫的现代功能,为中国历史,为世人心目中,这座十二、三世纪的世界文化名城的凤凰再生做出努力,也为杭州的旅游经济推波助澜,这是一代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多年以来,正是林正秋的未了心愿。
林对于凤凰山南宋皇城的考证与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不仅研究了古籍中有关皇城的记载,还多次独自跑到南宋皇宫遗址地点,凤凰山作实地勘查与探访。
一九八0年在《浙江学刊》第三期发表了《南宋德寿宫范围与地址考索》一文。
接下来,在大量史料与现状的基础上,洋洋洒洒,又写出了九十余万字的论文《南宋皇城探索,兼补订〈宋史〉》,此文刊载在《中国地方史》杂志上。
一九九七年撰写了论文《南宋御街原貌考辨-兼及明代西湖游览志记录之误》发表在二00九年的《杭州研究》上,同年此文被评为优秀论文(注1)。
在林看来,凤凰山皇城应当分为南宋宫殿与德寿宫二部分,即所说的,南内与北内。
在《南宋都城临安》一书中写道,宋高宗喜欢西溪山水的秀丽,只是西溪多沼泽湿地,限于当时的财力,只得说“西溪且留下”。与西溪相比较,凤凰山麓已经有了吴越国钱氏遗留的旧所,此地曾是隋唐几百年杭州的州治所在地。经过数百年的拓展,有了一定基础。
从地形上来看,凤凰山是全城的制高点,控制杭城要冲。
南北交通要津的京杭运河末端龙山河与钱塘江航道近在咫尺,接近临安主要对外交通隘口之一的龙山港,交往方便,所谓的襟江带湖是也。
天目山脉自西北蜿蜒而来,至此,突分双翼,左接西湖,右掠大江(钱塘江),形若凤凰翱翔而名。晋代郭璞有诗云:“天目山垂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景色之秀美,环境之怡人,东南临钱塘江,西北靠近西湖,景色胜于西溪。
绍兴和议后,战事渐趋平定,经济繁荣,财政充裕,经过孝宗及以后诸帝的百十多年修葺与扩展,宫殿规模应当与北宋汴京不相上下。至于说皇城的范围,宋人有“方圆九里”的记载。林正秋根据各种史料,对凤凰山皇城作了进一步的考证。
宋宫“大内”
林通过大量史料搜集,以及近代的考古挖掘,他指出,南宋皇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宫多名、一殿多用”。如果不把握这个特点,就会被古籍中的众多殿名所迷惑。
宋史中的“大庆殿”,其实就是崇政殿,也就是坊间所说的“金銮殿”,一个皇帝朝会群臣,颁布诏令的正殿。大内(注2)只有行宫大殿一处。开国初,高宗帝“恐劳民”,只建大庆、垂拱两殿。绍兴十五年,高宗在大庆殿内举行第一次大朝会礼。后来,宋廷的许多典礼就在大庆殿举行。行大礼时,文武官员在此恭听皇上任命将相诏书时,又改文德殿。
遇到皇上寿誔日,更名为紫宸殿;
进士高中,在此唱名时,更改为集英殿,凡举行祭天典礼,再次改为明堂殿。
其实,这些活动都在大庆殿内举行。
皇宫后苑的建造,可谓费尽心机,凤凰山虽在西湖之滨,由于战事平息,国力恢复,宋廷财力充裕,高宗对宫廷后苑进行了精心布局,将西湖山水作为模板。以大龙池、小飞来峰为中心,分东南西北四处布置庭院。东区赏花,四季花卉不断;
西区赏秋,凡中秋、重阳二节,帝后嫔妃群臣在此欢度;
南区以赏夏为主,有翠寒宫,帝后在此纳凉,周围古松、修竹、水池环侍。
《武林旧事》载,宋主避暑翠寒宫,宫中已有机械起动的冷水装置,以风轮传动冷水、冷风,扇轮转动产生风力,将凉风徐徐送入殿内,并用机械力将冷水送上屋顶,任其由屋顶流下,形成人工瀑布。殿内设金盆数十架,放着冬季贮藏于地窑的冰雪,灌花香于其中,顿时凉风送香,芬芳满堂。学士洪景卢奉召见主于翠寒宫,因酷暑之时,衣着单薄,冷得发抖,不能议事,皇上只好圣喻,恩赐厚衣一件御寒。
北区以赏冬景为主,楠木建成的明远楼,成为帝后与嫔妃欣赏雪景之地。
只是时势转换,宫苑留下的确凿地面依据只有山上的摩崖石刻“忠实”二字。相传是高宗所题,也许,这二个字代表了高宗希望臣工将卒诚实地效忠于大宋王朝。
退位后高宗帝的“北内”,德寿殿
高宗帝退位后,居德寿殿,虽不是正式皇宫,但内部建造比照皇宫规格,称为北内或北宫,特点有,建筑与格局与皇宫大致相仿,宫殿规模虽不及皇宫,但后苑园林建筑的精美程度则超过大内。《武林旧事》载:“禁中及皇寿宫皆有在龙池、万岁山,拟西湖冷泉、飞来峰。若亭榭之盛,御丹之华,则非外间可拟。”
林引证了《临安三志》等史料,他说,德寿宫的具体位置应当在今望仙桥以东的地方。绍兴三十二年原秦桧府第基础上扩建而成。在扩建宫殿时,填塞了古茆河。
宋宫的利用与探索
林正秋的这些研究成果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一九八五年市委召开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修改补充咨询研讨会上,林从历史角度谈了对总体规划的设想,他说:“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需要保护,重点应当是南宋遗存。”
一九九四年,杭州园文局计划与台湾一家企业联合创建“南宋风情园”,局长施奠东邀请林作为顾问,为该园提供史料依据,只是后来这个计划被搁置。
二000年初,市园文局凤凰山管理处王玉宝主任、副主任吕雄伟与办公室主任俞宸亭寻到杭师院,找到了林正秋,谈到如何保护凤凰山南宋皇宫遗址问题。
王主任希望林正秋能够为凤凰山南宋皇宫遗址的开发利用出些主意,并为怎样才能保护好南宋皇城遗址做一个课题研究报告。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写成了数万字的《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利用探索》一文。
这个课题以杭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与杭州园文局凤凰山管理处共同名义,上报给杭州市委,内容有着相当的前瞻性,他提出,南宋皇城保护与合理利用,有利于西湖申报世界遗产,皇城遗址是杭州惟一堪与西湖景观媲美的国家级人文景观资源,弥补了杭州古城湮没的历史遗憾。报告送到了市委领导的手中,获得了好评。市委书记王国平作了批示道:“建议与设想很好,建议南宋皇城遗址公园应列入我市‘十五’计划……。”
市长仇保兴也做了肯定性的批示:“此建议很好…。。。”
二00二年初,上城区政府成立了凤凰山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筹备办公室,陈浩然主任邀请林担任顾问。办公室只有三人,开始了这项皇城遗址建设的筹备工作。
后来,陈主任调到区体改委,皇城遗址办公室移到了区商贸旅游局。
上城区邀请了浙大亚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省旅游科学研究所、市规划设计院三家单位对南宋皇城遗址公园项目进行了科研性考察,并提出规划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初稿做成后,邀请各方专家对上述三家做的规划设想提出评议与修改。
只是筹备工作由于种种的原因,被搁置了,以后断断续续地进行着。
二00四年四月,在省文物局吴志强处长主持下,召开专题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考古研究所、市考古研究所三家单位一起商讨,做了由上述三家考古单位继续考古,并由浙江古韵公司负责后勤保障与财务管理。决定在考古基础上,由中国文物研究所与东南大学等联合组成规划组,制定了《南宋皇城遗址的保护规划》。
经过三年努力,终于在二00七年完成了保护规划。
在评审会上,来自各地专家数十人,林正秋也是评审组成员之一。
此保护性规划通过了专家们的严格评审。
林再次根据保护性规划与市委、市政府最新指示,又一次接受了杭州社科院的委托,撰写了《南宋皇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探索》一文。此文刊载在杭州社科院的《二00七年杭州市蓝皮书》文化卷上,详尽地论述了保护遗址的必要性,提出了如何正确保护与合理利用两者辨证关系,由此,南宋皇城遗址公园的建设进入了议事日程。
林正秋说:“二十多年来,我盼望的南宋皇城遗址开发,在沉睡了千年后,终于有望露出曙光。”与此同时,他的《梦寻南宋皇城》一书,也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二00九年,杭州市委提出了“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强调打好“南宋牌”。
规划局举办了三次讲座,第一讲就是林正秋的《南宋都城规划与城市建设》。
二0二0年末的一次德寿宫遗址考古座谈会
二0二0年十二月十五日,上城区在望江路的瑞莱克斯酒店开了一次南宋德寿宫考古挖掘与探讨打造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的座谈会上,古研会一位成员,陈明钊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到杭州视察工作时,有人向韩局长提到,凤凰山南宋皇宫遗址,现在成为军队驻地,能不能为开发宋文化、弘扬西湖旅游事业,提振杭州经济,挪一挪位置?
韩局长听了,觉得此话说得很有道理,答应回京后向领导汇报。
经过若干年努力,不无遗憾地说,此事办起来难度非常大。
近年来,有关单位准备将皇宫遗址的一部分地区开发房地产,古研会与相关单位为此打了一场沸沸扬扬的官司,结果以“程序”原因败诉告终。
虽然失败了,但是也阻止了在宋宫遗址上的后续房地产开发,不能不说仍是一次小小的胜诉。今宋宫遗址除了军队用地以外,其它大部分地区为二十世纪六、七、八十年代造的二层宿舍,外观粗糙凌乱,如果动迁与开发,空间较大。
在那次会议上,相关人员说,上城区地窄人稠,由于旧城改造,大批拆迁户需要安置,实在是迫不得已之举。虽然邀请了林正秋出席,并预留了座位,但终因抱病而未能到会。一直到今天(2021),以林为会长的古研会成员仍在为保护南宋故宫遗址与开发宋文化呼号。
注1,一九九五年,林正秋被评为“浙江省级劳动模范”。一九九七年,论文《试论南宋御街原貌考辨-兼明代“西湖游览志”记录之误》刊载《杭州研究》杂志,获二00九年优秀论文奖。是年,被评为省社科联学会优秀工作者,与此同时,获杭师院科技先进个人第一名。
注2,大内,都城核心,设于宫城之内,皇宫的总称,亦指围绕皇宫的城墙(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