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座山水城市,在许多人印象中,西湖是一个江南风光秀丽的湖泊,所联想到的人物,也就是白娘子、苏小小、西施、苏东坡、白居易…,这样一些民间传说中,或者,史上的才子佳人,显现在眼前的语言,也就是“山外青山楼外楼、暖风熏得游人醉”这样的诗句。
可是,林认为,杭州不仅有春花秋月的胜景,更有史册上充满英雄色彩的人物。
“西湖四忠贤”
“西湖陈文龙文化节”的发起与林正秋渊源颇深,早在八十年代初,全市开展西湖文物普查时,陈文龙墓就被列入普查范围。
由林带队的杭师院文物调查小组,对西湖周边的文物或文物遗址进行了考查。
在那次勘查中,陈文龙墓正式列为“文保点”,林可说是当事人之一。只是改革开放初期,百废待兴,湖畔有太多古迹与景点有待恢复,拨乱反正,事多纷繁,陈墓并未得到特别关注。
林认为,陈文龙(注1)应当与岳飞、于谦、张苍水并列为“西湖四忠贤”。
为了引起市民对史册上英雄的关注,二0一五年,他在《杭州》杂志发表了《猫儿桥与宰相陈文龙》(注2)一文,考证了陈文龙在杭州时住在猫儿桥。此地南宋时是一个热闹的市场,有药店、金银交引铺、饮食店等。猫儿桥今在中山中路中段,与羊坝头相对的地方。
陈氏后裔祀祖
虽说陈文龙墓在一九九二年由“文保点”升格为市级文保单位,墓地面湖背山,傍靠湖畔的北山路,山巅就是西湖名景之一的保俶塔,为一个游客的必经之地。但是具体位置却挤在杂乱的民居旁边,登临不易,加上宣介有限,多年来鲜为人知。
不过,每年春秋二季,闽省莆田的陈氏后人与海内外陈文龙宗亲都会自发到杭州来为先贤扫墓,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一个偶然的机会,莆田陈文龙纪念馆的陈天宇馆长(下称“陈”注3)结识了古研会理事俞长寿(下称“俞”)。
陈馆长对俞说起,陈文龙史迹,莆田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搜集了历代地方史志与家谱的记载,希望杭州史学界朋友能挖掘一下陈文龙在杭州的史迹。
俞听了,觉得西湖旅游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秀丽的风光以外,就是湖上荡漾着一股民族正气,岳飞、于谦、张苍水、龚自珍、秋谨,这些人正是历代百姓崇敬的英雄。
他觉得,陈文龙的历史地位不应低于上述先贤,怎会近代以来不为人注意呢?
找到了林会长,林听了,说道,宣传民族英雄正是自己多年的心意,一口应承了下来。林希望群策群力,发动大家一起来考证陈文龙在杭史迹,出一本书。
二0一七年春,莆城陈氏后人再次到杭扫墓。陈又一次谈起,希望杭州学者能挖掘陈文龙在杭史实,并恢复西湖边的陈忠肃公祠堂,如经费有难度,莆田陈氏宗亲可以帮助筹措。
召开学术研讨会
为进一步考证陈文龙在杭州史迹,二0一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由古研会、杭州历史学会连手莆田陈文龙纪念馆等,在新新旅馆开了一次陈文龙学术研讨会。
那天与会专家济济一堂,林率先讲话,接着毛昭晰、赵一新、钱法成、盛久远、桑士达等(注4)做了专题发言。
陈馆长说,陈文龙是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宋史》及福建《陈氏宗谱》均有记载,蒙兵大举南下,宋廷岌岌可危,陈文龙在兴化(今莆田)散尽家财,举兵抗元。在兴化城墙上大树“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只是城破被俘,押送至杭州,殉国于岳庙。
明永乐六年(1409)朝廷册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佑护海上航运与渔民的安全。
清乾隆十六年(1782),皇上加封镇海王,闽台及东南亚渔民将陈文龙祭为海上保护神。仅台湾就有保护完好的陈文龙庙十六座之多。
林会长以亲历者身份,介绍了陈文龙墓园保护情况,在一九八0年代初期文物普查中,陈墓被列为“文保点”。到了一九九二年,对陈墓进行修缮,升格为市级文保单位。
俞长寿说,根据我的研究,陈文龙墓在元代只是一个简易土坟;
明代初重修,垒起了石级与墓墙,成为一座与岳庙规格相当的忠烈祠。
康熙《钱塘县志》载:“参知政事兴化军陈文龙墓在智果寺旁,陈忠肃公祠在葛岭。”
乾隆《杭州府志》也有:“陈忠肃公墓在智果寺旁,公讳文龙,历官参知政事。宋景炎初,兴化军降元,被执至合沙(今杭州纪家桥岳飞故宅),不屈(而)死。明正德间就墓前建祠。”到了民国时,由于祠堂旁兴建省主席公馆,部分祠堂建筑被拆除。
大家找到陈文龙在杭州史书的记载后,古研会、历史学会等在莆田陈文龙纪念馆支持下着手筹办“首届西湖陈文龙文化节”活动。
“陈文龙文化节”
二0一八年六月九日,首届陈文龙文化节开幕,福建自发到杭祀祖陈氏宗亲达数百人,不仅有内地陈氏后裔,还有不少来自港澳台新、美国等远道而来的客人。
为了开好这次文化节,筹备组请来了义工为大会服务,并得到政府的重视,地点安排在陈墓地不远西湖边的少年宫广场上。与会者统一穿上承办方提供的“节义文龙”大字的黄色上衣与小黄帽,一眼望去,黄灿灿的,一大片。各家媒体派员采访,当晚央视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栏目,播出了西湖陈文龙文化节活动盛况。
一个民间组织的盛会,能得到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关注,林见到电视上播放首届陈文龙文化节,以及次日报纸、电视台的报导,颇感宽慰。
二0一八年下半年,由古研会、历史学会与莆田陈文龙纪念馆编写的《陈文龙与杭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林撰文《应大力弘扬陈文龙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说,陈文龙不愧为与岳飞齐名的南宋一代民族英雄,他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杭州湖山增添了光彩。又强调说,已经向省市领导提出建议,尽快立项规划建立陈文龙祠堂。
(前排居中者为林正秋2019-6-18)
林认为,陈文龙不仅是一个莆田人,一个陈氏家族受尊敬的先辈,更应当属于杭州、属于中华民族。陈的爱国节义、忠于国家的行为,不仅感动了一代代海内外的陈氏后人,也应当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学习的榜样。古往今来,西湖之光彩夺目,就是因为有岳飞、陈文龙、于谦、张苍水、秋谨这样的先贤先烈,在天地间弘扬正气,青山有幸埋忠骨。
这些英雄守护着湖山的秀美,用鲜血书写了民族史册的光辉篇章。
二0一九年六月九日,在少年宫广场举办第二届西湖陈文龙文化节,仅海内外陈氏宗亲就达上千人,林会长抱病出席,在会上发言,今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希望陈文龙文化节能够一年一年举办下去,更多人参与进来,更多人了解陈文龙,更多人为史上的英雄而感动。
注释:1陈文龙(1232-1276)号志忠,字君贲,福建兴化(今莆城)人,初名子龙,度宗为之改名文龙,抗蒙名将。咸淳四年状元,蒙军南下,各地守将望风投降。蒙使二次至兴化招降,均被其焚书斩杀。后兵败被俘,押至杭州,谒岳飞庙,气绝而亡,葬于西湖智果寺旁。明代昭封福州城隍神(摘自网络)。
注2,林正秋著《杭州猫儿桥与宰相陈文龙》载《杭州/生活品质版》二0一五年第四期。
注3,陈天宇,福建莆田陈氏理事会理事长、莆田陈文龙纪念馆馆长(摘自网络)。
注4,赵一新,一九四九年生于嘉兴,中共党员,原省民宗委副主任、杭州历史学会会长(摘自网络);
钱法成,一九三二年出生,浙江嵊县人,原浙江文化厅厅长(摘自网络);
盛久远,一九四六年生于杭州,浙江历史学会、杭州历史学会副秘书长;
桑士达,一九五一年生于上虞,浙江杂文学会会长,省人民政府参事(摘自网络)。
后记
二0一九年八月后,林教授多次打电话给我,希望能为他写一本书《杭州史研究与林正秋》。他说,自己年事已高,特别是近日爱人生病住院,心力交瘁,怕力不从心,希望由他口授,提供相关资料,由我执笔,将他与杭州这座城市历史的一系列故事写下来。
林本人就是一个多产作家,从教多年,门生多,会耍笔杆子者不在少数。
虽然与林师交往多年,不能说不熟悉,听了以后,仍然七上八下。
二0一四年以来,多次采访他,写过不少稿子,发表在各种报刊上。此书将过往采写的记录加以综合精选,注入新内容而成(注1)。
林师一生悉心钻研学术,不计名利,成果斐然,敢不竭尽全力。他说,完稿后,如果出版社不肯出,自己掏钱也要出这本书,奋斗了一生,总得有个交代。
我每写一段或几个章节,打印出来,请他过目,与此同时,在古研会微信群中逐章刊载,征求意见,生怕出问题。原想写成《林正秋传》或《林正秋评传》,征求了他的意见。
林说,人有“生不立传”之说,还是《杭州史研究与林正秋》这个书名比较妥当。
本书可说集数次采访,与林的口述记录之大成,参考了各地报刊记者的采访,其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在写作上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以传记形式为基调。
在林正秋本人的谈话基础上,融会贯通了众多报刊采访,以及当年与他一起共事过的师生与工作人员的回忆,林林总总,将林的经历细节与学术成果,并相衔接,构划出一个不倦从事研究创作的当代杭州学者形象。
可以说,他的创作成果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本书只是缩略了一小部分,构划出林师人生行程的概况。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了解林正秋其人其事、所走过的道路,还能窥探到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以及市民在拨乱反正中的经历,从他们的举止言行中,了解一个时代、一座城市的进程。从林师研究杭州史的经历与心声,甚或,可窥探到杭州现代史的一个侧影。
全书依据时间先后顺序,将他的学术生涯与杭州建设发展联系起来,也不尽然,根据内容需要,每个章节,分别有个小主题,说明一件事物,时有倒叙,时有穿插,或前后置换手法。例如,林教授参与了浙江“九五、十五”旅游规划与“二十世纪末的全省新世纪旅游规划”,二千年后从事旅游策划,时间跨度长,在写作顺序的前后上,相对集中,亦有倒置,读者能够连续阅读,了解一件事物的前因后果,需经过长时间的炼历,并非一拍脑子,一呵而成。
二00二年后,林担任浙大亚欧旅游规划院院长,身体力行,将史学研究与区域旅游规划相结合,此举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参与全省旅游规划,不无关联,倾其一生努力所倡导的文化旅游,一脉相承,呼应了本书的主旨,即,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又如,对于杭州凤凰山南宋宫苑的研究与奔走,几乎贯穿了他四十多年的历程。
(作者与林正秋在杭师大/2018)
采写上,既有林本人的现身说法,也有亲友师生回忆,报刊书籍记载,文献甚多,笔者不仅研读了林的著述,也参考了他们(包括原旅游局规划处处长何思源、同仁曹明富等)的回忆及研究成果。由于许多人的努力,才促使本书顺利完稿,或许,读者能从一个人的行踪,了解他的一生所作所为,也能读懂这座城市、演变进步中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作者对于撰写回忆录、研究以及报道林正秋的各位朋友,深表感激!
本书采用了他们的许多至珍见解。
创作之余,让人想到海外有“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注2)的名称,费教授一生致力于东亚研究,留下了丰拓的东方文化历史研究成果,直到今天仍为人所用(注3)。
当然,林师研究的对象只是一个城市,意义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杭师大及热衷于“杭州学”研究的教师与学者,何不以林正秋为起点,为名城历史文化锦上添花?
注释:注1笔者二0一四年采访林,作《林正秋为古都策划》载《古都文化研究》;
二0一五年在《杭州建设》杂志第十二期载《林正秋与西溪开发》;
二0一六年在《温州通志编辑》载《林正秋创业记》;
二0一六年浙江作协编辑《浙江故事》载《林正秋,一个公共学者》;
二0一七年第十期《杭州》载《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与花朝节》;
二0一八年二月十五日《江南游报》载《探访病中的林正秋教授》;
二0一九年六月出版《我们出发的年代》载《林正秋,一个人与一个专业》等。
注2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美国东亚学研究的先驱,已发展成为以历史为主干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机构。其对华研究涵盖各个方面:不仅涉及亚洲各国政治、经济、外交、历史、社会状况,还对所涉及的细节和边缘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研究。该中心从费正清时代就确立了学术研究与现实挂钩的研究趋势,加上其良好的学术声誉,使中心的学者在美国对华决策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摘自网络)。
注3。费正清(JohnKingFairbank)1907-1991,出生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史学家、汉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撰写多种研究东方历史文化著述(网络)。
附录:
林正秋参与“旅游规划课题”一览表:
林正秋参与过的旅游规划课题不计其数,大致分类如下:一、世界遗产地规划设计:1、武夷源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2、武夷山陶观森林人家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3、翕县雄村丞相故里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4、黄山黄帝文化博览园旅游总体规划;
二、博物馆博览园规划设计:1、中国渔文化博物馆概念性规划;
2、中国竹子博览园总体规划;
3、安吉竹炭博览园总体规划。
三、古城古镇规划设计:1、杭州南宋皇城遗址保护性开发建议案;
2、山西榆次老城景区修改性详细规划;
3、武汉汉金堂商贸文化旅游区详细规划;
4、绍兴安昌古镇旅游开发规划方案;
5、安吉安城古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建议书;
6、嘉兴古城旅游区开发策划方案。
四、古街古村规划设计:1、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详细策划;
2、江西婺源晓起古村落景区开发规划;
3、嘉善县城魏塘东门历史街区开发保护定位研究;
4、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保护性总体规划;
五、书院寺庙规划设计:1、杭州万象书院景点复建工程项目策划;
2、安吉灵峰景区总体规划;
3、九华山百岁宫游步道景观设计;
4、临安闲云寺高山休闲度假区计划书;
5、仙居桐江书院景区旅游总体规划;
6、九华佛茶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六、古战场规划设计:1、湖北赤壁古战场旅游区规划。
七、休闲度假区规划:1、东黄山区度假规划设计;
2、黄山东大门度假总体规划;
3、绍兴柯岩景区旅游规划;
4、武夷山天地森林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八、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1、井岗山干部学院雷打石暨荆竹山教学点规划;
2、井岗山主峰雷打石(荆竹山)总体规划;
3、九华山龙溪河-下闵园景区详细规划;
4、山西长治太行山大峡谷紫园山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武夷山陶现森林人家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九、国家公园规划设计:1、安吉神秘部落旅游区总体规划;
2、山西长治太行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3、德清下渚湖休闲生态园详细规划;
4、杭州富阳黄公望森林文化公园总体规划;
5、江苏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
6、浙江遂昌金矿公园展览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7、江苏太仓奥林匹克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8、湖南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
十、江河湖泊规划设计:1、郴州百里丹霞景区总体策划;
2、九华山佛镜湖旅游开发详细规划;
3、临安太湖源生态旅游区开发总体规划;
4、衢江合欢岛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5、安徽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区总体规划。
十一、安吉旅游规划展示篇:1、安吉竹种园总体规划;
2、安吉黄浦江、太湖源顶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3、安吉黄浦江源第一漂详细规划;
4、安吉安城旅游区总体规划;
5、安吉大汉七十二峰生态区总体规划;
6、安吉中国竹子园博览会总体规划;
7、安吉藏龙百瀑景区总体规划;
8、安吉大竹海旅游区总体规划;
9、安吉畲族美人峰情人谷旅游区详细规划;
10、安吉灵峰山大雄胜境景区详细规划;
11、安吉灵峰寺景区详细规划;
12、安吉世外白茶源景区总体规划;
13、安吉天荒坪电站景区总体规划;
14、安吉天荒坪镇大溪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15、安吉仙龙湖度假区总体规划;
16、安吉中国儒商养身博览园总体规划;
17、安吉浙商会馆旅游区详细规划;
18、安吉梅海度假区总体规划;
19、安吉彭祖山庄度假村修建性详细规划;
20、安吉长滩生态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
21、安吉龙山草堂影视景地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22、安吉竹炭博览园总体规划‘
23、安吉阿里拉梅子湾旅游区详细规划。
24、华东天荒坪抽水蓄电站景区总体规划。
十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1、常州三勤农业生态园详细规划;
2、衢州对外农业综合开发区总体规划;
3、衢江区生态农业观光园休闲旅游规划;
4、安吉香雪海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
5、长兴月明苗圃休闲山庄总体规划;
6、黄山红稼生态农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7、黄山夏家湖生态农业公园详细规划。
十三、温泉娱乐规划设计:1、香泉湖国际度假中心旅游开发策划;
2、浙江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十四、广场园区规划设计:1、杭州滨江区山一生态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2、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新区文化景观规划设计;
3、南昌方志敏就义广场景观设计;
十五、海滨度假规划设计:1、山东海阳国际渔村度假区详细规划;
2、嵊泗远东长滩海滨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舟山朱家尖旅游区开发策划;
4、三门蛇蟠岛国际度假旅游区规划方案。
十六、红色之旅规划设计:1、嘉兴1921南湖新天地旅游休闲区概念性规划;
2、武夷山苏维埃森林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
十七、会馆度假村规划设计:1、安吉彭福山庄规划设计方案;
2、安吉山川乡高家堂仙龙度假区规划设计;
3、安吉浙商会馆CEO总部休闲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黄山炎黄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5、舟山市展茅镇潭龙水库景区旅游策划;
十七、旅游城镇规划设计:1、翕县雄村城乡总体规划;
2、杭州萧山楼塔镇新区城市设计。
十八、少数民族风情规划设计:1、安吉畲族美人风情谷旅游区详细规划;
2、江西武夷山擂鼓岭风情商务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3、云南普洱国家公园概念规划竞赛方案设计。
十九、产业发展规划设计:1、九华山旅游集团旅游发展产业规划;
2、青阳县五溪新城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3、衢州全旺风情小镇旅游总体规划。
二十、道路、堤岸、军事文化规划设计:1、海宁盐官河道景观设计;
2、九华山百岁宫游步道景观设计;
3、黄山麻川河道路景观设计;
4、黄山麻川河堤景观设计;
5、安徽金梅岭军事旅游度假中心规划设计。
林正秋(退休前)获省市奖项一览
1、《浙江历史人口》刊《中国人口浙江卷》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版),获浙江省社科二等奖(1990年)。
2、《南宋时期杭州经济与文化》刊《历史研究》1979年第12期获浙江省社科三等奖(1982年)
3、一九八七年,林正秋被评为杭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4、《南宋都城临安》(专著)西冷印社出版社(1989年版),浙江省社科一等奖(1988年);
5、《浙江菜的源流概述》刊《中国浙菜》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获杭州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1990)
6、《浙江经济文化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浙江教委社科二等奖(1990年)
7、《南宋都城临安》西冷印社出版社(1986年版),浙江省教委社科二等奖(1989年)
8、《浙江七千年饮食史研究》刊《浙江经济文化研究》1989版,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9、《南宋都城临安》西冷印社出版社(1986年版),杭州市社科一等奖(1988年);
10、《浙江历史上的科学家》刊《浙江经济文化史研究》1989年版,获杭州社科优秀论文二等奖:
11、一九九一年,林正秋以历史专业晋升正教授;同年,评为“杭州级劳动模范”。
12、一九九二年林正秋被评为“杭州市教育系统标兵”。
13、一九九三年,林正秋被评为1992-1993年的“杭州市师范优秀教师”,并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14、一九九五年,林正秋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劳动模范”。
15、《宋代生活风俗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杭州市社会科学二等奖(2000年)
16、《杭州历史文化研究》杭州出版社(1999年版),杭州市社科二等奖(2000年);
17、《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杭州市“第十四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18、《杭州历史文化研究》,杭州市社科二等奖;
19、《古代杭州研究》(论文集)杭州师范学报丛书(1981年版),杭州市社科三等奖(1984年);
20、《浙江菜源流概述》刊《中国浙菜》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版),杭州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1990年);
21、《浙江历史上的科学家》刊《浙江经济文化史研究》(1989版),杭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
22、《杭州科学技术史》刊《杭州科技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版),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
23、《明清时期浙江菜系的形成与发展》刊《商业经济管理》(1995第4期),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荣誉证书(1990年);
24、《杭州饮食文化研究》刊《现代餐饮业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优秀论文奖(2001年);
25,二00七年,被授予“杭州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
26、二0一三年,林正秋当选为杭州市首届十大“文化人物”之一。
林正秋著述与参编书籍一览
1、《杭州与西湖史话》(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浙江古代科学家》(合作)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杭州史话》中华书局(1984年版);
4、《南宋故都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5、《浙江方志概论》(主编)吉林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1984年版);
6、《南宋都城临安》西冷印社出版社(1986年版),杭州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
7、《南宋菜点概述》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年版);
8、《浙江经济文化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9、《中国方志名家传略》(主编)安徽黄山书社(1989年版);
10、《中国饮食大辞典》(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中国杭州楼外楼》(主编)中国食品出版社(1993年版);
12、《中国荷花文化》(合着)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浙江历史与旅游文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
14、《宋代生活风俗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版)获杭州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
15、《浙江旅游文化大全》(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浙江美食文化》(主编)杭州出版社(1998年版);
17、《中国与亚洲各国交流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
18、《杭州历史文化研究》杭州出版社(1999年版)获杭州社科优秀著作一等奖;
19、《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浙江旅游指南》(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浙江经济文化史研究》杭州出版社(2001年版);
22、《杭州历代名人墨迹》(古装书)西冷印社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23、《杭州运河游》(内部印刷/2002年)
24、《浙江地方史》(合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梦寻南宋皇城》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26、《西溪的历史与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27、《杭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28、《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十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9、《杭州地名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30、《南宋临安文化》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
31、《杭州道教史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32、《杭州古代城市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3、《杭州饮食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杭州道教史》中国科教出版社(2011年版);
35、《西湖文化景观史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6、《杭州西溪湿地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37、《宋代衣食住行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38、《杭州地名典故》(合作)(内部印刷)(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