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四人帮”(1976年)以后,林正秋写了一篇论文《南宋杭州的城市经济》,肯定了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南宋军民抗金、抗元斗争,提出了正面观点。
多年以来,学校教课书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是,南宋是一个宣扬投降主义“偏安”的小朝廷,一个“弱宋”的形象,强调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奸臣当权,朝政腐化,帝王昏庸,对宋廷持贬低否定态度。
稿子完成后,自己也感到,理念上难于把握。林找到了徐规,将初稿请徐老师过目。
徐教授仔细审阅了稿子后,不仅在文字上作了润色,还鼓励地说:“这篇论文写得不错,有新意、有价值。”未久,此文在《杭州大学学报》上刊载,反响不小。
地理系主任严德一教授(注1)读了论文以后,在一次会议上说:“这是一篇研究城市经济的好文章,对于这类论文,应当多加鼓励。”还委托徐规老师转达了对作者的敬意。
杭大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王驾吾教授(注2)对文中的见解饶有兴趣。
在一次会议上,向徐规老师打听:“你知不知道作者林正秋是谁?”
徐规顺势向他推荐了林正秋,此时,他正在杭大附中(学军中学)教书。
林在一次记者采访时(注3),说道:“一九七六年我在教学之余,写了《古代的杭州》一文,徐规老师向《杭州大学学报》推荐那篇文章。论文刊载后,反响很好。编辑部的王驾吾、杨渭生教授特地找徐规先生,问道:‘林正秋是谁?’事后,徐规特别鼓励我继续努力。”
一九七八年十二期《历史研究》(注4)发表了林的另一篇论文《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与文化》,这是一份中国社科院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史学刊物。
此文奠定了林在南宋故都杭州研究最初的学术地位,扎实的史料考证,并提出开创性学术观点,对南宋持客观视角,作了肯定性评价(注5)。
杭州史分六个时期
林正秋将自己的科研方向定为“杭州城市经济史研究”的想法由来已久。
多少年来,国内史学界关注世界史、中国史,大专院校历史系没有开设地方史课,中、小学根本没有地方史教学,很少有人愿意将一生的精力化费在系统的地方史研究上,尤其是将单个城市发展历史研究成果与现代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林正秋的写作,可谓在全国首开先河。
在现代史上,对于杭州单个城市史进行深入研究的人,较著名者,也只有二个,一是钟毓龙(注6)与他的《说杭州》,这是一种横向面对一个城市的研究;
另一个人,就是林正秋了,他对杭州历史发展作了“竖向面”的考察,从远古一直到民国时期,与众不同的是,将史学应用于地方经济开发的实践。
林将杭州发展历史分为六个时期:原始社会,杭州只是一个小村落;
秦汉时期,只能作为一个县份;
隋唐是一个州治所在地;
五代吴越国时,一个小国的都城;
到了南宋时期,成为一个大国的首都;
元代至民国,杭州作为一个州府与省会所在地。
他肯定了南宋时期杭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南宋军民抗金、抗元斗争,提出正面观点。实际上,这样的划分与研究方式,在内地史学领域可说是一个破天荒举措。
林的论文《古代杭州研究》发表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上,引起不少史学工作者的共鸣。此文编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丛书,一九八三年获得杭州社会科学三等奖。
到杭师院任教
一九八0年初,杭州大学领导层有了将林正秋调回历史系的风声,可是,正在申请调动时,形势变了,他所在的学校,杭大附中,已更名“学军中学”,管辖权由杭州大学划到市教育局去了,由局里直接领导,不再是杭大的下属单位。
换句话说,学校如果再想调人,就不那么容易了。
回到杭大历史系工作,前景不明朗。因为学军中学此时已与杭州大学正式脱钩,杭大要从学校再调人不行了。恰巧,浙江省科学院改组,将“自然科学院”与“社会科学院”(下称“社科院”)分开。林老师见到报上浙江社科院招聘启事后,马上就去报名。
他带上了这些年来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与自己的简历,到了社科院,负责招聘领导仔细看了他撰写的各种论文与简历后,第一句话就问:“你有单位介绍信吗?”
林说:“没有,不过,我来试试水,如你们确实要,我回去打介绍信。”
他回到学校开介绍信时,果然不出所料,学校领导不肯放人。
林正秋只得再次到社科院解释,一位社科院领导听了,对他说:“我们已看过你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那篇《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文化》(1979年12期),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的写手,你只管来吧,如果他们真的不肯放,我们也要。”
《历史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核心刊物,林正秋的论文是一篇有一万六千多字的长文,其内容的权威性则是无庸置疑的。
此时,杭州大学也释出准备调林老师回历史系的意向。
究竟到杭大教书,还是去社科院工作?举棋不定之际,林正秋找到了导师徐规与毛昭晰教授(注7)。他们替林老师出主意,毛说:“我看你这个人像个‘书虫’,在社科院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又搞‘四清’、‘整风’这样的运动,还不如在大学里,安安呆呆教书好。”
在他们的建议下,林老师拿定主意:回杭大历史系教书。
此时,学军中学领导也清楚了,“留人”是留不住了,便向杭大提出条件,杭大必须分配二名应届生来“交换”。学期结束时,杭大果然如约,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派了二位优秀学生到学军中学任教。学校这才给林老师发了调令。
林正秋感叹地说,我当时真的想再回杭大历史系,系里有我多年来在教学上所熟悉的环境,还有一批相知相惜的同事,尤其是徐规老师,还有系主任沈炼之教授(注8),这些人都是从温州出来的。我们温州人不同于别的地方,自古以来,人多地少,温州人勇于闯荡天下,好胜心强,尤其是温州人团结,四海之内,只要有几个温州人聚在一起,就能打出一片天地。史上不是有“永嘉学派”吗?(注9)永嘉,就是温州别名。
另一方面,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杭州大学的文科教学在内地学界已经有了相当声望,尤其是文史学科,聚集了一大批全国知名教师,时人有“北南开,南杭大”之说。
林正秋想,好不容易拿到了学军中学的调令,只是由于学校管辖权的变更,看来回杭大历史系的希望成了泡影?只好再去找毛昭晰老师,毛教授替他出主意,说道,新成立的杭州师范学院(下称“杭师院”)正在招聘教师。我在那个学校有几个熟人,帮你问一下。
杭师院的党委书记陈融鉅早就知道林正秋了,也读过他写的论文。由此,一拍即合。就这样,林老师调到了杭师院历史系。
注释:(注1)严德一(1908-1991)出生于江苏泰兴严徐庄,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任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杭州大学地理系主任。著有《云南边疆地理》、《边疆地理调查实录》等(摘自网络)。
(注2)王驾吾(1900-1981),名焕镳,号觉吾,文史学家,江苏南通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毕业,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编辑部主任,杭州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主任、省政协常委、省文史馆馆长等。著有《墨子集诂》、《墨子教释》《先秦寓言研究》等(摘自网络)。
(注3)《一位研究杭州的温州学者》刊载于《温州都市报》2007年11月5日”学人专栏“。
(注4)《历史研究》创刊于一九五四年,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本史学期刊,为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创办的历史专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和世界史,一直是全国历史类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一九九五年获全国社科优秀期刊提名奖,一九九六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优秀期刊(摘自网络)。
(注5)南宋历史地位按“阶级史观”评价,政治偏安、军事投降、政府腐败、皇帝昏庸、权臣当道、迫害忠良,百姓困苦。就杭州而言,偏重于古人感叹:“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在史学界,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史职官志考正序》1943年3月《读书通讯》);国外有研究认为:“南宋抗衡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长达四十年,在当时世上绝无仅有。”(摘自网络)
(注6)钟毓龙(1880-1970),任教浙江高等学堂、杭州府中学堂、浙江省立一中、杭州宗文中学等教国文、历史、地理、修身科,后为宗文中学校长。专长钟鼎文,善诗词书法,曾任浙江通志馆副总编等。著有《说杭州》、《浙江地理考》、《美术年鉴/姜丹书稿》、《上古神话演义》等(摘自网络)。
(注7)毛昭晰,一九二九年出生,浙江奉化人,史前学家,一九四九年后任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教授,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副主任。著有《世界上古史纲》等(摘自网络)。
(注8)沈炼之(1904-1992),温州人,毕业于温州十中(今温州中学),后到法国里昂大学攻读博士,研习法国文化史、西洋史。回国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长、代校长。建国后,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历史系主任,省第三-五届历史学会会长。编著《法国革命史讲话》、《简明世界近代史》、《法国简史》等(摘自网络)。
(注9)永嘉学派,温州古称永嘉,南宋时,永嘉形成了一个儒家学派,为南宋浙东学派一个先导学系,多为永嘉(温州)人。永嘉学派与陈亮的永康学派、吕祖谦的金华学派,统称“浙东学派”(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