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阳有点尴尬,情感上他这会儿谁也不想见,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呆会儿;而理智上他又迫切地想了解总部的这个决定背后的原因。到底自己是怎么在众望所归的形势下落败的?究竟自己做错了什么?
肖总示意季阳在自己的对面坐下后,直奔主题说:“季阳啊,我知道你一下子没办法接受,其实对于这个决定我也是持有保留意见的。你是知道的,我自从下了决心要退休就是一直力荐你接班的。公司现在所有的大客户几乎全部是你或者你带头啃下来的。没有你,中国公司的业务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取得那么大的突破......”说到这里,肖总停了下来,观察着季阳的反应。
季阳一下子踌躇了,不知道怎么接肖总的话,在心里他想说:这种安慰有什么意义呢?但是他明白事到如今说一些负气的话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他只能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问道:“肖总,如果说对于空降的做法我完全没有想法,那肯定是骗您的,不过决定既然做了,我也只能服从,我只是想知道究竟为什么我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小季啊,这个亚当徐可不是一般人,他出生在港城,八岁随父母移民到D国,二十岁就在亚琛工业大学获得了工程和市场营销的双学士,在亚琛获得应用物理的硕士学位的时间只用了普通人的一半。后来他拒绝了亚琛知名的实验室的邀请,去了他觉得更为知名的加州理工大学读博,在他读博期间,他还修习了MBA的学位。毕业后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做到了AME在S国分公司的总经理,后来更是从零开始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把AME在J国的市场份额从8%提升到了21%。总公司决定用他,很大程度上是觉得他在亚洲其他市场有丰富的经验,本身的国际化背景和学术成就也都非常傲人。与公司未来的规划非常吻合。”肖总耐心地解释道。
季阳沉默了,和这个亚当徐比起来,自己清华工科学士学位的履历确实显得如此单薄和不值得一提。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亚当是在D国接受教育的,后来任职的市场又都是成熟的发达国家,总公司对于他在商业规范的方面很是放心,你也知道公司总部很怕中国公司因为发展得太快,在配套的法律又不完善的情况下,走一些弯路。”
虽然肖总尽量用了很温和的措辞,但落到季阳的耳朵里,这番话依然有如针刺。他心想:果然,D国人还是对我为了推进业务而打的一些擦边球耿耿于怀。
看季阳不说话,肖总不得不站起来走到季阳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小季啊,这个世界的变化是很快的,你也知道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他的主要目标就会从业务的高速增长转向业务的稳健发展。你也不要灰心,不管怎么说中国公司所有的大客户都是你一手谈下来的,将来去开拓别的亚洲市场也好,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也罢,你的用武之地肯定还是很大的。”
季阳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说:“肖总,不说别的,就是从履历看,这个亚当也比我强很多,总公司要选他我也没什么好质疑的。不过中国的业务您是清楚的,不是我想打擦边球,竞争对手就横在那里,我们也不是独一份儿,要说我们已经是做得非常克制了,情况您也都清楚,多的我也不说了,总之您和公司对我的栽培,我季阳都记在心里,以后工作照做,您不必担心。”
肖总又鼓励了季阳一番,才客气地把他送出了总裁办公室。季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门口和自己的秘书说:“Ada今天下午我不见任何人,都挡驾吧。”
“嗯,好的,季总。”Ada站起来答应道。
关上办公室的门,季阳陷入了深思,他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可悲,说到底自己不过是别人开拓市场的工具,也许这几年升得太快了,连自己都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了。当自己埋头钻研如何攻克一个又一个客户的时候,世道已经变了。
现在大公司要的是光鲜的门面,比如一个在本专业有学术成就的博士总裁,他们还要一个稳健的体系,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个人对公司的影响。而在这两点上,自己显然都不是最佳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