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看不懂
我是吃货泡泡2025-04-02 10:051,986

陈阳看着打开的盒子,里面是由地板减震泡沫纸将东西包裹好的。

陈阳拿出上面一个东西,他掂了掂手感,眉头微皱,很明显,这东西跟邵家提供的日记里的东西不符。

邵家的日记里只提到了一些古泉,而手中之物沉重异常,而且是个整体,入手像是石块一样的东西。

陈阳没有急着将其打开,因为盒子底部还有一个减震泡沫纸包裹的东西。

他又将这包东西取出掂了掂。

突然他听到了古钱币碰撞的响声。

陈阳眼睛一亮,心说:“来了!”

就在他犹豫怎么打开胶带缠绕的外包装时,老头皱眉道:“直接拆,我负责还原!”

陈阳闻言再不纠结,直接将包裹着的减震纸和胶带拆开,然后他戴起手套小心翼翼将包里的古钱币取了出来。

古钱币的大规模收藏是从明末兴起,当时的江南收藏成风,古钱因为其涉及到历史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字、美学、金属冶炼和书法艺术等诸多领域,深受文人、藏家的喜爱。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钱币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该时期社会的基本情况。

可以说古代钱币就是历史的活化石和反映当时历史面貌的一面镜子。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收藏古钱币蔚然成风。

只要你是搞收藏的,多少都会对这些小东西有所涉猎。

在民国时出了很多藏泉大家,其中包括陈阳,他们写了很多有关于古泉的专业钱谱。

这进一步影响了当时社会上的藏家对于古代钱币的热爱。

邵宇轩作为那个年代的藏家,而且是有钱的藏家,手里的东西自然都是些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陈阳随手拿起一枚景佑元宝,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铸造的钱,钱文有篆、真两种,制式为小平钱,并且有铜铁两种材质。

因为历史上铸造量较大,现今存世的也不少,所以市场价格很低。

可眼前这枚景佑元宝名叫景佑元宝【离宝,元字较小,宝字离轮离郭,背似阔缘】,这种版别在景佑元宝中十分稀少。

放到现在,陈阳虽不知道价格多少,但他知道这玩意儿价格肯定不低,遇上合适的,或者专门收藏景佑元宝的藏家,这东西可以卖个高价。

他小心翼翼将这枚景佑元宝放下,又抓起一枚开元通宝。

说到开元,这东西从唐高祖武德四年开铸,一直到宋太祖开宝八年方才停铸,可以说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命钱】。

这玩意现在很多不懂的人都会念【开元通宝】,其实错了。

按照敦煌藏经记载,这种钱应该念【开通元宝】。

有的人不信了,说怎么可能,我们都读了一千多年了。

读了一千多年就一定是对的嘛?

首先,这个钱并不是年号钱,并不是唐玄宗开元年间铸造,而是太祖李渊时铸造,这个钱诞生了一百年多后才到开元年间。

而且唐代的钱币居多都是旋读,比如乾封泉宝,比如大历元宝。

还有,唐玄宗在位时,由宰相张九龄、李林甫亲自核准的《唐六典》中记载,其中卷22中就称此钱为【开通元宝】。

杜牧的爷爷杜佑花三十年时间编纂的通典里也在《卷9》部分明确称其为开通元宝。

不过后来大家约定俗称念成【开元通宝】,藏家也就因错就错罢了。

话说回来,一枚铸造量极大的开元通宝,为什么陈阳抓在手上看了半天,而且爱不释手呢?

翻开钱币背面,只见钱币后背的地章,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有一朵祥云。

这是开元通宝中的大名誉品,全名应该叫做【开元通宝背四祥云】,这种版别,历史上发现的很少,陈阳也只是通过前人的钱谱中才知道有这种版别的开元,今天能一睹真容,一下子便沉浸其间,细细端详了起来。

老头见陈阳抓着一枚古钱半天不动,心中焦躁道:“赶紧的,你行不行啊?”

陈阳没辙,只能依依不舍地将这枚开元放下,拿起别的钱看了起来。

陈阳看了一圈下来,这些钱大多都是一些很难得古钱,当然,其中也有赝品,不过很显然,这些赝品都不是近仿,最少也是民国时候的高仿品了。

他看到这,又跟脑海中,邵家日记中的内容核对一番,已经大抵可以确认这批古钱,应该就是对方祖坟中被盗的东西了。

这时,桌上还有最后几枚陈阳没有看完,因为时间有限,他将剩下的几枚古钱放在桌上排布成一排,一眼扫了过去,其中一枚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被陈阳目光盯着的这枚钱是个小平铁钱。

钱文有点模糊不清,铁锈很深,他抓起来仔细一看,通过模糊的字口分辨出,这枚古钱的钱文写着“纯熙元宝”四个字。

见到这,陈阳皱了皱眉。

南宋的孝宗皇帝赵昚(音甚)有过淳熙这个年号,任何历史典籍里都没见过有谁用过纯熙这个年号的。

而且淳熙年间铸造过淳熙元宝、通宝,只要是泉友,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眼前这枚铁钱上的“纯”字却赫然在目。

“难道这是一枚臆造品?”陈阳不由皱眉暗道。

因为历史上有些工匠,他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有限,很多人会在翻铸时将古钱币的字刻错,所以陈阳才会有此疑惑。

但很快陈阳便否定了这种可能,看这铁钱的锈迹入骨,应该不是明朝以后的东西。

“有点奇怪。”陈阳皱眉想了想便将那枚纯熙元宝放了下来。

他转手又拆开另一个包裹。

包裹打开后,从里面露出一方砚台来。

“澄泥砚!”砚台入手,陈阳就说出了东西的名称。

他翻看砚身,这应该是一方宋人烧制的澄泥砚,整个砚身下面是架空的,砚面倾斜向后,呈簸箕型。

左侧有阳文纂书铭文:“人以田,我以研,遗尔箕,意可见,元丰二年春米芾”!

继续阅读:第48章 被堵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迎回国宝,遇刺后我重生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