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夏罗可松2020-11-30 22:453,102

  第八十七章 和你说一个故事(上)

  四海八荒凡俗界,黎舸剑宗后山,此时的后山早已经对外完全封闭了,没有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哪怕是一直生活在后山的徐卓和沈卓都不得进去。

  这么大的一个后山,竟然没有一丝丝的人气,只有叶璃一个人在后山里面。

  “小叶子,该睡了,你已经好几天没有睡过好觉了……”

  舒思芙慢慢的走到叶璃的身边,有些心疼的说道,叶璃只苦笑的摇头:“不了,灯油快没了,我去续上……”

  “小叶子!这灯是聚魂灯!以天下灵气为油而燃烧,你我都清楚,那不是你的错,你又何苦……”

  舒思芙果断打断了叶璃的话,眼睛心疼的看着小叶子。用着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最严厉的话,这话严厉的程度就像是刀子一般割进了小叶子的心中,不亚于指着一个胖子说,你的脸好大啊!

  “如果我没有被他们抓住的话,熙儿就不用来救我,书懿剑仙就不必强行打开封印一人一剑,屠戮了整整10万只大妖,抢得了那个古朴无华的聚魂灯,书懿剑仙也许就不用死,所以一切都是我的事情!如果我没有被他们抓住的话,就根本没有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我才是罪魁祸首,我才是罪魁祸首,如果不是我的话,他们就不用死,他们就不用死!!”

  小叶子无情的打断了舒思芙的话,然后有些崩溃又有些难过的大喊,喊着喊着泪水就落了下来,双手紧紧的环抱着大腿,将头埋在自己的胸间,虽然尽力的压抑着自己的哭声,在这空荡荡的后山里,哭声是显得那样的刺耳。

  舒思芙叹了一口气,只是轻轻的拍了拍小叶子的肩膀以示安慰。瑶了瑶突然就走开了。当他走远了之后,才听见自己的身后传来了一声痛彻心扉的哭声……

  当小叶子哭累之后,躺在池塘边上的柳树上,微微睡了一会儿。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小叶子睁开了眼睛,睡眼朦胧的坐直了身子,却感觉一件东西从自己的身上滑下。小叶子一下子就拿起来盖住自己的衣服,这个衣服的风格有点像,有点像,夏熙的……

  小叶子赶忙将那件衣服捂在自己的鼻尖前,闻了闻,是的,是他的味道,是我心心念念的那个人的味道……

  “是你吗?是你回来了吗?快回来快回来见见我,你怎么不回来见我?为什么?难道,难道你生气了吗?不愿意见我吗?我,我,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小叶子绕着池塘跑了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想要找到那个人却怎么都无法找到,最后,小叶子失魂落魄的摔倒在地上,嘤嘤嘤的哭了起来。

  看到小叶子摔倒的那一刹那,漂浮在半空当中,用云层掩盖住自己身体的夏熙,实在是不忍。恨不得飞身而下一把搂住小叶子,说,我回来了……

  但是夏熙知道。自己是四海八荒至尊,天地共主。注定是没有爱情可讲的。而且小叶子是人,自己是神,神和人注定无法在一起。

  但是看着小叶子哭的那样的撕心裂肺。夏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的有些烦躁。皱着眉头大声咆哮了几声。转过身就要跑路。

  但却无法放下那后山上嘤嘤哭泣的小叶子。夏熙深吸一口气。飞身而下。

  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老子曰:

  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

  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丘问:

  观其同,有何乐哉?”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孔丘闻之,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得道之人,视生死为一条,生为安乐,死为安息;视是非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视贵贱为一体,贱亦不贱,贵亦不贵;视荣辱为等齐,荣亦不荣,辱亦不辱。何故哉?

  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之价值观,亦瞬时变动之状态也。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也,则顺其变动而不萦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

  阳子居道:“先生修身,坐需寂静,行需松弛,饮需素清,卧需安宁,非有深宅独户,何以能如此?置深宅独户,不招仆役,不备用具,何以能撑之?招聘仆役,置备用具,不立家规,何以能治之?”

  老聃笑道:“大道自然,何须强自静。行无求而自松,饮无奢而自清,卧无欲而自宁。修身何需深宅?腹饥而食,体乏而息,日出而作,日落而寝。居家何需众役?顺自然而无为,则神安体健;背自然而营营,则神乱而体损。”

  老聃道“君子与人处,若冰释于水,与人共事,如童仆谦下;洁白无瑕而似含垢藏污,德性丰厚而似鄙俗平常”。

  阳子居听后,一改原来高傲,其貌不矜亦不恭,其言不骄亦不媚。老子赞曰:“小子稍有进!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贵人贱己则违本性,等物齐观,物我一体,顺势而行,借势而止,言行自然,则合于道矣!”

  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

  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

  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阳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

  南荣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

  南荣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一阵佛音降下。一道又一道圣光普降到大地之上。一股温暖包裹住了小叶子。小叶子抬起了头,带着满脸的泪痕,看着从天而降的那个身影。不知道为什么,那个身影有点像自己所钟爱的那个男人。

  “本座如今此地,偶尔看到你在哭泣本座掐指一算,发现本座与你有些渊源,本座起来问一问你为何哭泣,本座有很多人帮助你……”

  夏熙咳嗽了一声之后,然后老气横生的说道。为了不被小叶子发现,夏熙还特意改变了容貌,顺便改变了声音。

  但是……

  “熙儿……”

继续阅读:番外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熙儿,该吃药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