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的项羽,浑身杀气浓烈,就好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看到项羽赶来,一队汉兵本能地想要拦截,可他们还没靠近,就被项羽身上散发出来的浓烈杀气威慑得浑身颤抖。
“挡本王者死!”
项羽厉声狂吼,霸王戟如电光般连连挥出,仅数个呼吸间,拦在前头的数十个汉兵就被他杀翻在地。
项羽冲势不停,提戟飞冲,数百汉兵急忙组成数道防线拦截。
这时候,项羽一跃而起,霸王戟居高临下一劈,一个汉军校尉赫然被劈成两半。
击杀一将后,项羽连连挥动霸王戟,只片刻功夫,那数道由汉军人潮组成的防线便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地残肢断臂。
这无比血腥的场景,直看得随后补上的汉兵一阵头皮发麻,眼见项羽那魁梧的身躯不断逼近,一众汉兵未战先怯,不自觉地往后退去。
项羽冷眼扫了四周一眼,随后将目光投向了正在不远处残杀巫山百姓的丁复。
“不好!”
一道浓郁的危机感,陡然从丁复心中生出,他虎目一凝,舞枪狂扫,先将扑杀过来的巫山百姓逼开。
只是,不等丁复调整好状态,一杆镔铁长戟已朝他当头劈来。
感受到这一戟的凌厉威势,丁复不敢硬抗,急忙侧身躲闪。
项羽眼眸微眯,霸王戟劈落的时候,忽然改为横扫。
丁复急忙拧枪抵挡,只听‘铛’的一声暴响,丁复受巨力侵袭,整个人如同断线风筝一般连连暴退。
“啊!”
丁复嘶声痛吼,刚毅的面容上青筋蠕动,陡然止住退势。
也就在这时候,项羽又如猎食的猛兽,再次朝丁复扑了过来。
霸王戟凌厉劈砍,道道势大力沉,一时间,丁复被杀得连连败退,心中暗暗叫苦。
项羽盛势而来,东南面城墙原本危急的战况,刹时得到好转。
一队队楚军精锐,不断涌入战场,携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将登上城头的汉兵杀得狼狈后退。
城外汉军阵内,刘邦见己军出现颓势,心中顿时暗暗着急。
在双方实力差距不是很大的情况下,想取巧破城,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因为,项羽、陈平并不是易与之辈,有了这次的教训,他们必将更加谨慎。
“这或许是取巧破城的最后一次机会,绝不能让它轻易溜走!”
心中如此想着,刘邦当即又招呼夏侯婴、王吸、薛欧、龙云等将带队加入战场。
“成败在此一举,此时不搏命,更待何时!”
一众汉将齐声狂呼,那威凛的气势,仿佛能震破苍穹。
有了汉军生力军加入,城头战局再次发生变化,刚刚扭转劣势的楚军,又变得颇为被动起来。
东南面城墙某处,由于陈平曾被汉军围攻遇险,项庄便护在了他身旁。
随着战场形势越发紧张,陈平当即对项庄说道:“项庄将军,你无需再护着我,先配合大王将汉军赶下城去。”
项庄听了后,却是微微摇头:“不,陈平先生的安危要紧!”
“项庄将军,此战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我有亲兵护着,又有三尺青锋在手,也不是毫无自保自力,你无需太过担心!”
“可……”
“项庄将军,大局为重啊!”
“好吧,那你多保重!”
项庄尽管有些不情愿,但他还是选择了以大局为重,为了发泄心中的这丝不爽,他煞气腾腾地朝不远处的王吸杀了过去。
王吸是刘邦麾下大将,历史上因为跟随刘邦四处征战有功,被封青阳侯。
王吸一直在城墙与云梯接口附近厮杀,并没有留意到项庄正朝他杀来。
这时候,有汉兵好心提醒道:“王吸将军,小心项庄!”
听到呼喊,王吸本能地转身望去,感受到项庄身上散发着的滔天杀气,自知不是项庄对手的王吸,选择了暂避锋芒。
项庄一边拧刀直追,一边凝声大喝:“王吸,你这无胆鼠辈,休得逃走!”
对此,王吸恍若未闻,快速向周勃所在位置靠去。
也就在这时候,有楚军将士为了配合项庄,特意拦在了王吸的前头,虽然他们最终被王吸杀散,但也达到了迟滞王吸的目的。
项庄几个跃步上前,虎翼刀猛地砍向王吸:“无胆鼠辈,纳命来!”
眼看王吸将有性命之忧,关键时刻,周勃挥动挽澜枪斜刺里截杀住了项庄。
被人坏了好事,项庄心中极为不爽,立马对周勃展开狂风暴雨般的猛攻。
王吸见周勃‘遇险’,赶忙回来助战,两人以二敌一,堪堪将暴走的项庄挡住。
看到项庄如此威勇,楚军上下士气大振,厮杀的时候更加悍不畏死。
一时间,汉军刚刚取得的胜势,再次被楚军遏制住。
城外汉军阵内,刘邦越看战局发展,心中的急意越浓,他招来两个亲卫,对他们吩咐道:“你们速去传令樊哙将军与夏侯婴将军,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击杀陈平!”
刘邦心里很清楚,己军想要获胜的可能性已越来越低,只要趁局势没有完全崩溃之前将陈平这叛徒击杀,项羽没了陈平这个智囊,能给他造成的威胁必将大减。
刘邦的亲卫很快将刘邦的命令传达给樊哙和夏侯婴,两将对视一眼,虎目中默契地升起狠意,齐齐杀向了陈平。
樊哙、夏侯婴气势如虹,好似下山猛虎,凡是挡在他们前头的楚军或是巫山百姓,都被两人暴力击杀。
看到这一幕,陈平的亲兵连忙劝道:“陈平先生,汉将凶猛,你速速离开,这里由我们守护!”
陈平听了后,睿目烁烁发光,好似能将这黑夜都照亮起来:“此时巫山城军民正齐心协力对抗敌军,我岂能背弃逃跑,你们速去前头杀敌,我愿与诸位同生共死!”
陈平的喝声一起,声量虽然不是很大,但却敲撞在所有军民的心头。
如果说这句话的是一个勇猛之将,巫山城军民的感触或许不会很深,可说这句话的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是给了他们极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