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邦的慌乱狂逃相比,张良却是冷静许多,他一边撤退,一边呼令周边的汉军给刘邦断后。
项庄与周勃之间的距离本就相隔不远,在遇到重重阻拦的情况下,他很快便被周勃追上,并死死缠住。
汉军大寨内,萧何留意到季布率军杀回巫山城,立即呼令夏侯婴、丁复、王吸等将前去追击。
项羽看到后,哪里会让他们如意,立即策马追向了靠得较近的汉将王吸。
几个汉兵看到项羽朝王吸飞速逼近,连忙出声提醒:“王吸将军小心,项羽朝你杀来了!”
王吸听到‘项羽’这两个字眼,先是一惊,急回头看时,项羽已跃马冲到他面前。
王吸大惊失色,本能地就要挥动兵器,可兵器还没抬起,项羽已挥出一戟。
霸王戟划破虚空,带起一道银光,斜砍在了王吸的脖颈处。
王吸来不及惨叫出声,脑袋已随着四溅的血液,飙飞而起。
项羽顺手接过王吸的首级,拴在马项处,然后又开始策马冲杀。
四周的汉兵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后,第一个反应不是围杀项羽为王吸报仇,而是惊慌失措四处散开,好似迫不及待要远离项羽这个杀神。
“夏侯婴!”
项羽口中呢喃,提戟策马,在汉军人潮内穿梭,又快速向另一个汉军大将夏侯婴逼近。
这时的夏侯婴已得到了王吸被项羽斩杀的消息,在看到项羽飞速杀向自己后,吓得心脏直揪,就要脱离部下,独自逃开。
“夏侯婴将军莫慌,樊哙来也,你速速带兵去追那季布!”
樊哙也得到了王吸被项羽斩杀的消息,特意飞马赶来,阻止项羽对夏侯婴出手。
有了樊哙相助,夏侯婴心中的忐忑消去不少,立马呼令本部兵马随他杀向巫山城。
“夏侯婴休走!”
项羽大喝一声,就要跃马冲到夏侯婴近期,挥戟将他斩杀。
不过,项羽冲到半途,就被樊哙斜刺里截住了。
樊哙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倒也没和项羽硬碰硬,只是不断游走缠斗,力图将项羽缠住。
约莫半个时辰后,季布行色匆匆率军来到了巫山城附近,听到前头传来的震天喊杀声,季布心头大惊,暗暗祈祷巫山城莫要出事。
继续前行,季布看到巫山城下已有一部楚军正和汉军在厮杀,通过飘扬的‘项’字将旗,季布知晓那定是项庄的本部兵马。
前头战况正急,季布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立马朗声下令道:“全军加速,随本将军前去支援项庄将军!”
季布这部人马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来势汹汹,他们突然加入混杀的战场,立马引起汉军的骚乱。
反之,项庄所部楚军看到后,却是大喜过望,齐齐振奋起来。
项庄瞅见季布正往自己靠近,想到自己没有完成的任务,立马大声对季布喊道:“季布将军,刘邦狗贼身边没有大将护卫,你速速前去将他击杀!”
季布听了后,顿时心头一动,刘邦可是汉国之王,反项联军的盟主,如果能将他斩杀,不仅能破解眼前之局,对楚军一统天下也大有好处。
心中想定,季布当即策马挥刀杀向了刘邦,一路悍勇冲锋,连连突破。
刘邦瞧见季布不断向自己靠近,吓得心头大乱,一张脸苍白如纸。
就在刘邦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不远处又传来了马蹄踏响和震天喊杀声,刘邦循声望去,当即认出这支新来兵马乃是己军援兵。
“楚军鼠辈休得猖狂,夏侯婴来也!”夏侯婴人未到,声先至。
“夏侯婴将军来了,哈哈哈,天不亡本王,天不亡本王啊!”刘邦心中狂喜,随后向夏侯婴呼道:“夏侯婴将军,本王在此,你速速前来相救!”
季布听到刘邦的求救声,心头顿时一急,杀向刘邦的速度又陡然加快了几分。
看到季布已快逼近自己五十步范围,刘邦这才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夏侯婴虽然率军来了,但相比近在眼前的季布,依旧是远水难救近火。
刘邦急得脑袋直打转:“怎么办?怎么办?”
一旁的张良连忙出声安抚:“大王莫慌,你先撤,这里由属下来应付!”
说完后,张良一边命人护着刘邦离开,一边指挥周边的汉军结阵拦截季布。
张良的指挥手段颇为高明,在他的调度下,百余汉军发挥出了强大的战力,生生将季布挡住了许久。
危机暂时解除,张良见这处战场陷入僵局,而龙云所部兵马也遭到城头守军的伏击,便建议刘邦下令撤军。
刘邦本就被不断出现的险情弄得心中忐忑,极为狼狈,现在听了张良的提议,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同意下来。
“叮叮!叮叮!叮叮!”
随着清脆的鸣金声响起,各部汉军开始撤退。
季布、项庄率军掩杀了一阵,在与项羽率领的残兵汇合后,便撤军回到了巫山城。
这一战,楚汉双方都折损颇多,楚军死伤一万七千余人,汉军死伤约一万五千。
一开始,汉军于寨中伏击楚军,给楚军造成了巨大杀伤,后来楚军在陈平的妙计下,反过来算计汉军,同样给汉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
战事终结后,项羽、季布、项庄等将回到城中,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针对自身犯下的错误向陈平诚恳道歉。
陈平幽幽一叹,虽然心中难免存在一些芥蒂,但最终还是原谅了他们。
这事揭过后,项羽想起陈平使用的空城计,饶有兴趣地问道:“陈平先生,今日本王与季布将军、项庄将军率军离开后,城中所剩兵马不过万余。”
“如此境况下,你不征募青壮百姓守城也就罢了,为何大开城门,放落吊桥,任由汉军来攻?”
“更让人不解的是,明明巫山城一攻即破,为何刘邦顾虑重重,不但错过了攻城良机,还险些陷入困境被杀?”
作为穿越者,项羽对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记忆深刻,现在陈平使用的空城计虽然形式稍稍有些不同,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