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专注和一丝挫败感。
他可是符文阵法都能达到完美境界的人,学习能力自信不差,怎么连钓条鱼都如此困难?
他不信邪,沉下心来,不再急于模仿,而是将全副心神都放在感知古河长老那边传递过来的震动韵律上。
他放空大脑,只用最纯粹的感知去“听”,去“感受”。
渐渐地,那细微的震动在他感知中变得清晰起来。
那不是一种单一频率的震动,而是由多种极其细微的震动叠加而成,形成一种复杂而奇特的波动,如同某种生命的脉搏,在水中悄然扩散。
“原来如此……”曾毅心中泛起一丝明悟。
这绝非简单的物理抖动,其中似乎还蕴含着一丝极其微弱、控制得妙到毫巅的灵力波动!
他深吸一口气,尝试将一丝灵力注入钓竿,同时控制手腕,模仿着那种感知到的复杂韵律,开始极其细微地抖动起来。
这一次,他明显感觉到了不同。
灵力的加入,让那震动仿佛有了“灵魂”,不再是死板的物理运动。
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灵力输出的强度和震动的频率、幅度,努力向着古河长老那种若有若无、却又充满“生机”的韵律靠拢。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的活计,对灵力的操控精度要求极高,甚至不亚于篆刻某些复杂符文时的细微之处。
就在他全神贯注地尝试时,忽然感觉鱼线微微一沉!
来了!
曾毅心中一喜,手腕猛地一扬!
“哗啦!”水花四溅,一条同样泛着金红色光泽的阳脂鱼被他成功钓了上来!虽然比长老钓上来的要小一些,但毕竟是开张了!
“呵呵,”一直闭目养神的古河长老适时地睁开了眼睛,嘴角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不错,总算是摸到点门道了。”
曾毅将那条兀自挣扎的阳脂鱼放入自己临时用藤条编织的简易鱼篓中,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看向古河长老,恭敬道:“长老,弟子愚钝,花了这么久才钓上来一条。不知长老这钓鱼之法,有何玄妙?”
古河长老放下钓竿,拿起身边的一条阳脂鱼,一边熟练地用小刀刮鳞去内脏,一边缓缓说道:“钓鱼,尤其是钓这种灵鱼,看似小道,实则也是对自身掌控力的一种修行。”
他将处理好的鱼用一根削尖的树枝串起来,放在一边,继续说道:“正如你所感受到的,老夫并非依靠蛮力或是什么神奇鱼饵,关键在于模仿。”
“模仿?”
“对,模仿。”古河长老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之色,“这雾隐湖底,生长着一种名为‘水韵虫’的小虫,其形微小,几乎不可见,但它在水中移动时,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波动,正是这阳脂鱼最喜欢的食物信号。”
“老夫所做的,便是用最细微的竿梢震动,辅以一丝微弱的灵力,在水中模拟出这种水韵虫的波动信号。”
他顿了顿,看向曾毅:“你可知老夫是如何学会这种模仿之法的?”
曾毅摇摇头,表示不知。
古河长老望向湖面,悠悠道:“很多年前,老夫偶然在此地,见到一种名为‘蜃影妖鸟’的妖禽。此鸟生性狡诈,不善正面搏杀,却精于捕猎。”
“它会停留在湖边的树枝上,将自己细长如鞭的舌头,如同鱼线般甩入水中,舌尖以一种极其玄妙的频率高速震颤,完美地模拟出水韵虫的波动,吸引阳脂鱼靠近,然后闪电般将其叼走。”
“老夫观察了那妖鸟数月之久,才逐渐领悟了其中模仿的精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震动频率模仿,更重要的是,要模拟出那种生灵的气息,一种微弱却真实存在的诱惑。”
“这需要对自身力量,无论是气血还是灵力,都达到极其细微的掌控,并且感知敏锐,能够根据水流、鱼儿的反应,随时进行微调。”
古河长老拿起自己的钓竿,重新抛入水中:“你看仔细了。”
这一次,他放慢了动作。曾毅清晰地看到,古河长老的手腕几乎不动,但指尖却有极其微小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颤抖。
一股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灵力,如同拥有生命般,顺着钓竿蔓延至鱼线,没入水中。
水面之下,曾毅能“感知”到,那藤蔓末端,仿佛真的活了过来,散发出一种极其逼真、充满诱惑力的波动,比他之前模拟的要自然、生动百倍!
几乎是瞬间,就有数条阳脂鱼被吸引过来,围着那“鱼钩”打转。古河长老嘴角微翘,手指微不可查地一动,那波动陡然变化,带着一丝惊慌逃窜的意味。
一条最大的阳脂鱼立刻按捺不住,一口咬了上去!
古河长老手腕一抖,轻松提竿,又是一条肥美的阳脂鱼入手。
“看明白了吗?”古河长老将鱼放入鱼篓,看向曾毅,“力量不在大小,在于精准;技巧不在繁复,在于神韵。你之前练习符文篆刻和阵法,讲究的是灵力流转的精准与稳定。这钓鱼,则是更进一步,要求你在精准稳定的基础上,赋予其活性与变化。”
曾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豁然开朗。他明白了长老带他来此的深意。这钓鱼,不仅仅是钓鱼,更是一种对于力量精微控制和神意模拟的训练!
这种能力,无论是在将来施展更精妙的法术,操控法器,乃至炼丹、炼器,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多谢长老指点!”曾毅真心实意地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古河长老摆摆手,“理论听得再多,不如亲手实践。继续钓吧,什么时候你能在一炷香内,钓上三条阳脂鱼,就算初步掌握了。”
“是!”曾毅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再次拿起自己的钓竿,深吸一口气,将全部心神沉浸在那细微的震动与灵力操控之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与感悟。
这一次,他不再是盲目模仿,而是带着理解去实践。
他幻想着蜃影妖鸟捕食的画面,想象着水韵虫的微弱脉动,将自己的灵力与精神,小心翼翼地融入那竿梢的微颤之中……
湖畔,只剩下水波荡漾的声音,以及偶尔鱼儿跃出水面的轻响。阳光渐渐西斜,将两人的身影拉长,在湖岸边留下两道专注而宁静的剪影。
修行之路,有时是惊涛骇浪般的突破,有时,也是这般于细微之处,默默打磨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