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山风转凉,带着草木的湿润气息拂过曾毅的面庞。
“锻体魄,炼神魂……”曾毅在心中默念着这六个字,每一次回味,都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渴望。
他并未急于求成,古河长老的告诫言犹在耳,反噬之险绝非儿戏。
他耐心地运转功法,感受着丹田内的灵力一丝丝恢复,干涸的经脉被重新滋润,疲惫的精神也逐渐凝聚,这一坐,便是整整一夜。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曦穿透薄雾,洒落在古老的玄钟之上,为其镀上了一层淡金色的光晕时,曾毅终于缓缓睁开了双眼。
一夜的调息,不仅让他完全恢复了消耗,更因为那道韵的余泽,感觉自身状态前所未有的好。气血充盈,灵力饱满,神识清明,甚至连带着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都敏锐了几分。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略有些僵硬的筋骨,发出噼里啪啦的轻响。
目光再次投向玄钟,这一次,眼神中没有了初见时的敬畏与迷茫,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坚定,以及一丝跃跃欲试的兴奋。
“每日,至少十次……”他低声自语,感受着这个数字带来的沉重压力。
深吸一口清晨微凉的空气,曾毅走到玄钟前约三尺之地,这是他之前感悟时感觉最舒适的距离。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闭上眼睛,开始回忆昨天成功引动真鸣时的每一个细节。
那并非单纯的力量爆发,也不是刻意的灵力灌注,而是一种共鸣。一种以自身精气神为引,与玄钟达成同步的奇妙状态,是意念的集中,是气血的脉动,是灵力的流转。
“韵律……”曾毅默默体悟着这个词。
他尝试着调动体内的力量,丹田内的灵力被引动,沿着经脉流淌,识海中的精神力高度集中,锁定前方的玄钟。
他试图复刻昨日的感觉。
然而,知易行难。
第一次尝试,他过于注重灵力的输出,忽略了气血与精神的协调,结果只是发出一声沉闷的“嗡”声,如同凡铁相击,距离真鸣相去甚远。
同时,一股混乱的力量反冲回来,让他胸口一闷,气血微微翻腾。
“不行,不是这样。”曾毅立刻停下,强压下胸口的不适,再次沉静心神,不可强求,心浮气躁只会适得其反。
他重新调整呼吸,再次尝试。这一次,他更注重精神意志的主导,试图以意念引导气血与灵力。
“咚——”
这一次的声音比刚才清亮了些,但依旧短促、干涩,缺乏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悠远回响。
曾毅没有气馁,也没有急躁,他知道,这本就是水磨工夫。
他一次次地尝试,调整着气血、灵力、精神三者的比例与融合方式。时而过于刚猛,时而过于绵软,时而三者脱节,时而又相互冲突。
每一次失败,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消耗,有时仅仅是力量的流失,有时则伴随着轻微的气血紊乱或精神疲惫。
他严格遵守着长老的告诫,一旦感觉状态不对,或者心中升起焦躁之意,立刻停止尝试,原地打坐调息,务求让每一次出手都在最佳状态。
时间在一次次的尝试与调息中悄然流逝。
日上三竿,曾毅已经尝试了不下二十次,但依旧未能成功引动哪怕一次真鸣。每一次失败后的调息,都在消耗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他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脸色也略显苍白。
“难道昨日的成功,真的只是巧合?”
但他立刻用力甩了甩头,将这丝负面情绪驱散。“不,绝非巧合!既然能成功一次,就一定能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只是我还未能完全掌握其中的关键!”
他再次闭上眼睛,不再去想如何复”,而是去感受,他放空心灵,试图让自己与玄钟建立一种更深层次的连接。
这一次,他没有刻意去调动多么强大的力量,而是将心神沉浸下去,如同沉入一口深邃的古井。
一种近乎于忘我的状态时,他福至心灵般,以一种极其轻柔、却又蕴含着某种坚定节奏的方式,将这股融合了自身精、气、神的“韵”,遥遥印向了玄钟。
“嗡……”
一声与此前截然不同的鸣响,悠然荡开。
这声音不大,甚至比昨日那次还要微弱,但它清越、悠长,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韵味,仿佛穿越了时空,从远古传来。
是真鸣!
几乎在钟声响起的瞬间,一股比昨日更加清晰、更加精纯的道韵声波反馈而来,如同温润的甘泉,瞬间涌入曾毅的四肢百骸、识海深处。
“嗤嗤……”他甚至能听到体内传来极其细微的声响,那是道韵声波在震荡、剥离隐藏在筋骨皮膜深处的杂质。
一股难以言喻的舒泰感传遍全身,方才多次尝试带来的疲惫与气血不畅,在这股道韵的冲刷下,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融、恢复!
同时,他的识海也如同被清泉洗涤过一般,变得更加清澈、宁定,精神力的恢复速度也明显加快。
“原来如此!”曾毅心中一片雪亮,“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力量多强,而在于韵的契合!而且,每一次成功后的道韵反馈,真的能加速恢复,甚至比我正常打坐恢复还要快!”
这个发现让他精神大振!这意味着,只要能掌握引动真鸣的诀窍,每日十次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接下来的尝试变得稍微顺利了一些。虽然依旧失败居多,但他每次失败后,都能更快地总结经验,调整状态。
而每一次微弱的成功,带来的道韵反馈,都在不断补充他的消耗,强化他的身魂,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一天,直到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际,曾毅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结束了修行。
他盘点着今天的成果,总共尝试了七十余次,成功引动真鸣三次。
虽然距离每日十次的目标还差得很远,但这三次成功的经验,以及身体和神魂感受到的细微变化,却让他充满了信心。
“第一次成功,引动了真鸣,获得了道韵反馈。”
“第二次成功,比第一次略强,反馈的道韵也更浓郁一分,恢复更快。”
“第三次成功,似乎找到了一点节奏感,消耗比前两次略小,反馈依旧精纯。”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每一次成功的淬炼,都让他的肉身变得更加坚韧、凝实一丝,杂质被排出体外,气血运行也更加顺畅。
而神魂层面,虽然提升不甚明显,但那种清明、安定的感觉却在逐渐累积,让他更能抵抗疲劳,保持专注。
夜晚,曾毅没有再像第一晚那样完全用来恢复,而是分出一半时间打坐恢复,另一半时间则用来复盘白天的每一次尝试。
第二天,曾毅依旧从清晨开始。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他不再盲目尝试,而是更加注重每一次出手的质量。
失败依然是主旋律,但成功的次数,在缓慢而坚定地增加着。
上午,两次真鸣。
下午,三次真鸣。
傍晚,状态最佳时,又成功了两次。
第二天结束,总共成功引动真鸣七次!
比第一天翻了一倍还多!
这个进步让曾毅欣喜若狂,他能明显感觉到,随着成功次数的增加,他对“韵律”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引动真鸣所需的精气神消耗也在缓慢降低。
同时,道韵反馈带来的恢复效果和淬炼效果也越来越显著,他的身体仿佛一块顽铁,正在被无形的锤与火,一点点锻打得更加致密、坚韧。
第三天,曾毅的状态越来越好。他开始尝试在引动真鸣时,注入更强的力量,追求更响亮、更持久的钟鸣,以期获得更强的道韵反馈。
“铛——!”
一次成功的尝试,钟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洪亮,悠扬的余音在山谷间回荡,久久不息。随之而来的道韵反馈也如同潮水般汹涌,冲刷着他的身体,洗涤着他的神魂。
他甚至感觉皮肤表面泌出了一层细密的、带着腥味的黑色杂质。
这次强效的反馈,让他的恢复速度再次提升。
这一天,他终于在日落之前,完成了第十次真鸣!
当第十声悠扬的钟鸣响起,感受着那股熟悉而强大的道韵反馈时,曾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虽然身体依旧疲惫,精神也消耗巨大,但他成功了!
而且,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强度、气血活性、乃至神魂的凝练程度,相比三天前,已经有了一个微小却真实的提升!
尤其是他下意识引动护体真气时,那金钟罩的虚影,似乎比之前凝实了那么一丝丝,色泽也更深沉了些许。
“这才仅仅三天……”曾毅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蕴藏的力量,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曾毅完全沉浸在这种痛并快乐着的修行之中。
每日清晨,迎着朝阳开始敲钟。从最初的勉强完成十次,到逐渐变得游刃有余,甚至能在完成十次后,尝试冲击第十一次、第十二次……
每一次成功,都是一次身与魂的洗礼。
每一次力竭,都是一次潜能的压榨。
每一次恢复,都是一次破而后立的新生。
他发现,越是用心去感受,越是能将自身的“韵”与玄钟的“道”契合,鸣响就越是纯粹悠远,反馈的道韵也越是精纯有效。
在这个过程中,他对气血、灵力、精神意志的掌控力,也在飞速提升,这三者本就是修士的根本,如今在玄钟的引导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着深度融合与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