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问!”
大概是为了打击卓践,这女孩真的翻开书本,逐一地考起卓践来。到了最后,她自己都忍不住了。脆脆地问道:“同学,你也是初三刚毕业的吗?”
卓践笑了。
“我刚刚前段时间高考结束!”
女孩明显不信,说道:“骗人,你才几岁?应该是与我差不多大。高考结束,你怎么不说自己是这一届全国的高考状元卓践呢!”
“我是叫卓践!”
“你是卓践!”女孩子惊讶起来。她马上捂住了自己的嘴巴。随后仔细地看了看卓践的模样。
“你,你真的是卓践!”她激动起来。她可是无数次看过关于卓践的报道,以及卓践的照片。只是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相遇。
“你可是我的偶像!”她娓娓道来,声音洋洋盈耳。
原来,她今年刚好与卓践同岁,还是同一个月份,成绩也是相当的出色,被同学们称为“学霸”,“学神”,被学校誉为“天才学生”。
她面有得色,接着却是神色一暗。
卓践的成绩报道后,对她打击太大了。有种从天上掉到地上的失落感。因为这个原因,超越高中也成为她上高中的首选。
卓践在她零零碎碎并不完整的描述中联想出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一个高考状元的案例,能激励一部分人,从而更加的奋发图强,也能打击一部分人,由此一蹶不振。
“同学,你想到我们超越高中读书?”他问道。
“你有办法吗?”女孩子急急问道。接着她有些忸怩地说道:“我叫胡芏。”声音更低了,蚊吟一般,要不是卓践的听力超于常人,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
卓践笑了笑。“胡芏同学,我是超越高中出来的,介绍一个人进去读书并不难的。”
“卓,卓践同学,你能给我一个你的联系方式吗?”她红扑扑着脸,咬着嘴唇,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期待地望着卓践。
卓践点点头。
接下来的交流正常起来。胡芏是大明山山脚下一个小村庄的人,是在京城某初中读书。当她听到卓践是要上大明山时,脸色一变,作为大明村村民,她可是没少听闻关于大明山上的种种传说。
“你能不去大明山上吗?”
“为什么?”卓践心里一动。
“这,这山上有,有不干净的东西。”她的脸色十分的难看。
“你见到过吗?”卓践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问道。
“没有!但是我爷爷,我爸爸,他们都这么说的。”
“这么说来,只是传说了。传说的往往都是捕风捉影,一传十十传百,是毫无根据的。”卓践教课书式似地说道。
胡芏的眼睛闪了闪,似乎是觉得卓践的话有些道理。
这时,车内一阵骚动,原来,中途有人要下车了。
车子启动后,胡芏接着将自己听到的传闻告诉了卓践。
他们村里的人如果只是在山脚下活动,却是相安无事,如果上山超过半山腰的,各种怪事就会发生了。莫名其妙地被什么东西袭击这是小事,严重的,甚至于出现了伤人的事件。
早在几年前,有些村里人上山后,莫名其妙地死在了山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大明山自半山腰开始,山上终年云雾萦绕,各种怪声传来。
除了神秘,更多的是恐慌。
说这些话时,胡芏的脸上闪过一种惶色。
卓践沉默了半晌。
他的心里有了一个决定。同时他敢肯定,大明山上的所谓不干净的,以及这些袭击,伤人的事件,毫无疑问,就是云属所的所为。
但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接下来的道路开始通畅起来。路上的车辆从三三两两,到最后只剩下了他们的这趟班车。车子无形中提速了。
约半小时左右,班车在大明镇终点站停了下来。
大明镇到大明村步行还有五公里的山路。是一条仅供行人步行的小路。
胡芏大概没少走这条路,她走得极快。但是快到大明村时,速度反而慢了下来。看得出来,这是近乡情怯。大凡长年在外的人都有这个情结。
卓践也是随着她的速度同步而行。
穿越林间,跨过小溪。这让卓践想到了那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词。
不一会儿,一排排北方农村特有的建筑,就出现在了眼前。
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
只见一个形似球场的场地上,围着一大群人。卓践他们所在的地形正好看清了整个情景,一大群人的中间,两个人站着,有一个人躺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