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明堂朝会
lu王2025-07-02 20:012,023

出城不远,传说中的亲卫军便与十三所部彻底交融在一块。

  那浩浩荡荡的红黑潮流,以大地为纸,血墨为锋,在这片土地上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站在旁边的元琼一言不发,二人站了片刻,那股黑红的大军,再也看不见了,便也就离开了。

  果尔依旧是没心没肺的过自己的日子,只是偶尔会想起十三,这个弟弟,在大明会做些什么?

  事实上,十三到达大明的旅途,并不一帆风顺。

  使者前往出使国,自然是要先递交国书。在十三一行人到达明国之前,大明的朝廷就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应对秦使的章程。

  婉拒是不可能的,人家都大老远的从秦国跑到这里来的了,难道还能将人家赶回去?有源国前车之鉴不远,若是他们真这么做了,两下相形见绌,不需有心之人在这其中煽风点火,国民的舌头,都能让大明朝廷动摇半边天!

  动乱再在前,大明国虽然已经今非昔比,却还是保持一贯大国作风,对十三那是以礼相待。

  大明君臣,对十三的来意,也有了些许的眉头,正事一概不提,大明的风土人情,倒是让十三领略了不少。

  这也是果尔着急的在大源等了半个月都没有消息的缘故。

  这日,十三对着大明的天空申了个懒腰,旁边一个伺候的小厮低着头道:“殿下?咱们还去城郊游乐吗?”

  十三看着大明的天空。“我们今儿个,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小厮不解,有意义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不过作为一十三皇子的侍卫,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十三皇子的前程,就是他们的前程,十三皇子的命,比他们自己的命更重要!他也不用去多想什么,只需知道,十三皇子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大明比大源更南,大源又在大秦之南。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踏上南方的土地。原先,书房的里的那些酸儒,一直都在说,大明的空气中,尽是香甜味儿。

  他不以为意,不屑道:“那恐怕是妇人们的脂粉味儿?”

  每当他出词语,都会招来老先生们的一顿打,可他是皇子,而且是大秦国唯一的嫡出皇子,位置微妙又特别,有那个先生敢真的去责罚这样的学生?

  十三心道:“原是错怪老先生们了,这风,的确是甜的,大明的确比大秦更能吸引人!”可着世上所有美好的一切,都应该归大秦所有!

  他没能敢将这话说出来。自从四海归一殿诞生以来,大秦的心思,就赤裸裸的展现在世人面前。百余年过去了,殿还是那座殿,主人也换了好几个。

  四海归一,好像已经成为了笑话,也就没人真正的将四海归一看做是秦帝的宏图大志,那就是个讽刺!

  也就正真靠那座殿的人,才能正切感受到,埋藏在殿中主人身上的无数心血。

  滴水能穿石,谁又能知道,几年后,十几年后,四海归一,不会成真?

  今日,是大明的朝会,十三没有赶着去参加反而去了郊外。这让大明的君臣皆意外了一把。

  要知道,这位十三皇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说服大明君臣,积极主动的联系京中臣子,广施善缘,又财大气粗,京中的大臣,时刻被上面的人盯着,不敢接受他这番好意,又不能拂了皇子的一片心。

  只能先接受了馈赠,转眼又纷纷的上奏,将所受何物,价值几何,有何人所在,一一说明,再上奏,顺带将‘赃物’也悉数上贡于天子。

  如此半月下来,大臣穷苦不已,天子明堂却日日被宝物充斥。无论什么东西,一旦多了,看的久了,也就腻了。

  这次,大明朝臣开始了十三到了之后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朝会,堂上重臣各抒己见。

  有人道:“这位十三皇子,心思活,脸皮厚,又财大气粗,依臣看来,不如继续将他凉下去,时间一长,他自己腻了,也许就离开了。”

  他这话一出口,立即便有人反驳道:“瞎胡闹!你见过谁家将客人晾在一旁,半月都不曾理会的?臣反对,此举,有失我大国风范!”说这话的是个老头子般的人物,寻常这等人,是绝不会轻易上朝的,他的话,自然无人敢忽视。

  只不过,当有人问及“如何处理这个客人,请示下”之时,这位老大臣又顿时憋的脸通红了。像他这等身份之人,一贯只管发号施令,至于其他之事,自有人分忧,再被这么一问,也只能拂袖揭过这一章。

  明堂之上,众位大臣,吵的不可开交,所持观点,所言之法,不是有失稳妥,就是一想天开。天子神色,也是极其精彩,只觉得头疼欲裂。

  他万般不情愿的轻咳一声道:“云卿有何见解?”

  言一出,明堂皆静。在场谁人不知,这位云大人与当今天子,乃是少时好友。可与天子为友,又岂是那么容易。

  自在天为李成之事翻案之后,天子便不太欢喜。更兼事后又证明李成确属冤枉,这岂不是间接的证明,天子是错的?你云在天才是正确的?

  天子万般不愿的放了李成,只是剥夺了他的一切权利与地位,发配军中效力去了。唯一可以庆幸的,大概就是李成的弟弟李杰,并没有因此事而受到牵连,现在他只是京城的一名小小吏员,还不够格出现在明堂之上。

  在天位虽高,权欲重,实则身边除了风珏,也没有什么可以帮他忙之人。伍电他们倒是可堪一用,现在也不是时候。放眼整个朝堂,除了当初与云将军私交不错的几位臣子,在天几乎孤身一人。

  云将军为武将,腿伤之后才寄情别处,与他相交之人也都是笔杆子大臣,在这种一眼就能看穿阵地的场面,也具都选择了默不作声,明哲保身。

  在天在这名利场之间,多数之时,也不过是以透明的影子而已······

  在天道:“陛下圣明烛照,天心自有决断,臣等自依旨意而行。”

继续阅读:446*天降神雷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江湖之和成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