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州岛。
此地虽为清廷治下,可距离京师实在太远,又靠近云桂之地,因而被清廷视作流放之地。除了在此地建立府衙外,并未过于管辖这里的事务。
正因如此,琼州岛逐渐成为了海商们的聚集地。往来与华夏大地进行贸易的船只,大多会停留在地获得补给。
岛上的人可不少,明面上有清廷设置的府衙,私下里则有明郑集团的人,也有三藩的人,更有荷兰人与西班牙人。
这些人聚集在此,往来贸易交流,使得东西方的货物皆在此处交易,倒是令岛上的商业发展十分繁盛。
府城内的一座酒楼里,第二层的第一间包厢中,此时一名身着常服的男子正在与金发碧眼的洋人坐着聊天。
方桌上摆满美味佳肴,两人的心思却都不在美食上。男子身后站着两名护卫,洋人身后同样如此。
双方相对而坐,不断打量着彼此。
“吴公子,听说你们平西王最近吃了败仗,所以来才找我们购买火器的是吗?”
洋人轻笑道。
被称为吴公子的人叫吴应许,正是吴三桂的亲侄子。
他的父亲是吴三桂的哥哥吴三辅,当初吴三辅与吴三桂父亲吴襄一同留在京师做人质,后来李自成破了京师将吴氏一门抓获,待到吴三桂叛变之后,又将吴氏一族满门抄斩。
那时候的吴应许年龄不大,不过六七岁的功夫,因为跟着吴三桂在山海关才侥幸逃过一劫。
往日的他,在吴三桂军中虽是嫡系之一,却不是什么特别受到重用的。而今吴三桂大军所剩无几,作为亲眷的他自然得到了吴三桂的重用。
见洋人嘲笑,吴应许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也反唇相讥,“范福兰先生,听闻贵部也从郑成功手中丢掉了台湾?看来你我是一样的,都是失败者!”
范福兰不禁有些尴尬。
“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我们荷兰人只想做生意!”
“说吧!你们想购买多少火器?我们这里有欧洲最先进的火器燧发枪,五千两银子一把,如果你们需要的数量在一万支以下的话,那我可以在三个月内将这些武器全部运到琼州岛来!”
范福兰道。
“五千两银子?”
吴应许差点站起来,“造出一把火绳枪才不过四五两银子,燧发枪虽是你们的新式武器,却也不至于要这么贵吧?”
“如此昂贵的价格,你们还不如去抢!”
范福兰见吴应许有些生气,面带笑容劝说他几句,“吴公子,不要生气,我说的价格是欧洲那边运过来的价格!我们是朋友,你们的需求又不少,我们会从吕宋那边的工厂调集过来的......”
“如果你们要的很多,我可以跟我们的人商量一下,每一把燧发枪要一百两银子就够了!”
“这是我们对待朋友的价格!”
吴应许还是不满意。
他可实在清楚这其中的猫腻,尽管现在是他们需要这批火器,可是,鬼佬这般狮子大开口也着实太过狠毒。
摆明了就是要敲一笔他们的竹杠。
“不。”
“这样的价格还是太贵了!”
“范福兰,请你记清楚,如果我们王爷能够夺回地盘的话,以后你们在海上的生意会好做很多。甚至,我们还可以帮助你们去跟皇室搭上线,这样一来,或许以后你们就能跟朝廷展开更多的贸易。”
“如果我们输了,你应该知道明廷对于荷兰人的态度。几十年前,大明朝万历爷在位的时候,你们荷兰人可是挨打过的。现在的明廷小皇帝,对于异族可是极为不喜欢的。”
“若是让他们夺走了这些地盘,你们以后再也不可能跟中原大地商贸往来的......”
吴应许一番话说出口,倒是让荷兰人范福兰一下清醒过来。他坐在原地思绪许久,才终于做出决定。
“好吧!”
“既然你们也是诚心需要的,那我就以底价卖给你们。一把燧发枪最低三十两银子,看你们具体要购买多少,如果足够多的话,我还可以给你们再打折一下......”
三十两银子似乎符合吴应许的心理价位。
他点了点头,很快讲出自己的条件。
“一万把!”
“两个月必须交付给我们。”
吴应许的话让荷兰人范福兰的身体猛然一震,“一万把?上帝啊!吴公子,你没有跟我开玩笑吧?”
“两个月交付一万把燧发枪实在太难了!抱歉,我做不到!”
“我们王爷说了,若是你能保证质量和数量都不出问题,待燧发枪全部交付的那一天,王爷可以给你个人十万两银子的辛苦费......”
此话一出,荷兰人范福兰倒是不着急推辞了。
“一万把确实很难,不过,要是派人日夜赶造的话,加上库存的那些,这个数目应该是可以满足的......”
啪。
吴应许身后的士卒将一大包银子扔到了方桌上。
“这是五千两订金!”
“两月之后,你我在此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当然,若是你们先造出一批的话,也可联系我们,将东西交付过来。速度越快越好。”
吴应许说完这些,见荷兰人弗兰人没什么再说的,便直接出门去了。走出包厢好一段距离,吴应许才不爽地嘀咕了一句,“狗日的红毛鬼佬,一个比一个贼!要不是西南的地势不适宜大规模骑兵作战,我关宁铁骑会怕那些明军的火器?”
“日后待王爷重新夺回地盘,再来收拾你们这些混账......”
南宁府。
吴应许回到府城当日,就受到了吴三桂的召见。两人在吴三桂居住的庭院相见,得知此事已办好之后,吴三桂点点头赞扬了吴应许一番,又将他带回来的燧发枪样品拿在手中不断把玩。
砰。
吴三桂熟练装填之后,对准远处的靶子就是一枪。命人将靶子拿过来,发现那块木牌都被彻底打出一个大窟窿之后,吴三桂的脸上已经是挂满笑容。
“不错!”
“这些红头发鬼佬的东西确实很厉害!要是吾等也装备上这样的一支队伍,那么何必害怕明廷的那些火枪兵?”
吴三桂赞叹道。
讲完之后,又对吴应许道,“应许,这段时日你且不要乱跑。孤有任务交给你,孤命你在广西各州府招募青壮年两万余。”
“若是广西各部招不到足够的青壮,那就去湖南。”
“没人了就抓,没钱了就去府衙要,地方官凡有阻拦的话,一律用孤的名义镇压下去,该抢就抢,不必客气。”
吴应许有些担忧。
“王爷,如此一来,万一地方官上书参奏您怎么办?那样的话,清廷必定会继续降罪给您的......”
吴三桂却不屑一顾。
“清廷才不会管那么多。”
“吾等若是剿灭明廷,那么爵位与待遇都会回来的,这些事情清廷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若是吾等剿灭不了明廷,哪怕吾等什么都不做,也会被清廷想办法收拾的。”
“所以,这几月功夫,吾等打的就是一个时间仗。不顾一切拿下明廷就是我们的目标。”
“孝庄和索尼那些人才不在乎百姓们的生死,她们只在乎吾等能不能打胜仗!只要赢了,吾等什么罪过都没有......”
——
就在吴三桂部大肆招兵买马的时候,位于昆明城的永光小朝廷,也在各州府摆出告示打算招募士卒。为了让募兵的效果更好一些,这一次朝廷可是以朱慈煊名义下令的。
“朝廷大军替天行道,势要将清人驱逐出去。吾等乃华夏儿郎,当恢复汉家衣冠......”
“尔等若入军营,皆是天子亲军,日后大明中兴,必定少不了尔等的荣华富贵......”
告示一经发出去,云南各州府的百姓们可谓是一片沸腾。
在他们看来,他们之所以支持朝廷,一则是因为清廷不把人当人,尤其是“留发不留头”一事让所有人都很难接受;二则是清廷治下生活困苦,八旗兵们可没把他们当人,哪怕是吴三桂都不敢去惹这些人。
若是现在跟着皇帝北伐清廷,万一将来有幸搏个前途,说不定还能改变家族命运。
朱慈煊作为大明朝的年轻皇帝,连十八岁都不到,就已经领兵数次大败清军。此等战绩,早已经让百姓们十分折服,相较于之前的那两点,这才是他们敢于踏出第一步的原因。
若是一个没有任何前途的皇帝夺下地盘,即便短暂取得胜利,百姓们也绝不敢堵上身家性命。
御书房中。
经过半月时间招募,朱慈煊派去的人都顺利回来复命。
“皇上,大理那边招募了八千青壮。”
“临州那边有边民青壮六千余前来投效,经过吾等筛选,有三千青壮可以充入军营......”
“昆明府周围亦有两万士卒投效!吾等经过筛选之后,发现一万三千余军卒可用......”
朱慈煊十分高兴,一合计发现这一次招募了足足两万四千余人。加上原本朝廷就有的上万兵马,以及从各地招降来的吴三桂部溃兵,而今朝廷一共拥兵约三万八千余人。
这些兵力,已经足以进行下一次的北伐。
不过,在训练兵卒们之前,朱慈煊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