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仙人都已经开口了,这手机虽然好用,但带到唐朝无用。
那便不要也罢!
这是可惜了如此仙器。
……
李世明则面向一旁的叶北继续问道:“那便作罢!”
“不知仙人,方才是为何事所恼怒!”
叶北顿了顿后道,要不是李世明提及,不然叶北的话,都要忘记正事了。
没想到穿越到另一个平行世界。
但是棒子国的不要脸,真是到了每一个平行世界都如出一辙。
而在这个平行世界内的棒子国,恐怕要比之前的棒子国还要可恶。
“老李啊,你有所不知,邻国有个高句丽…”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但并无大的成果,导致隋炀帝通知下,劳民伤财,以至于影响到后来隋朝的朝代交替。
听到这,李世明手中的拳头紧紧握着。
李世明对于高句丽这块地界,同样有着很大的野心。
“九瀛大定,唯此一隅!”
其意思,就是诸夏大定,唯独只有高句丽这一块尚未纳入版图。
而征战高句丽,则是被李世明列为诸夏统一之战。
想到这,李世明便对着一旁的叶北,继续问说道:“高句丽人是做了何事,使得仙人如此愤怒?”
“朕对这高句丽,正有起兵征讨之意,原替仙人出一口恶气!”
不愧是带兵打仗的主,真实在!
叶北继续自顾自道:
“老李啊,先坐,容我和你好好讲一讲这无耻的高句丽人。”
李世明目光之中,好奇之色更浓。
李世明作辑行礼道:
“请!”
只见,叶北向着李世明沉吟道:
“老李啊,你可知古往今来第一帝秦始皇?”
始皇帝可是众多皇帝心目中的偶像,李世明不解的点了点头:“知道!”
始皇帝何人不知?
令李世明所感到纳闷的事,秦始皇和这高句丽又怎么会闹上关系的?
就是抱着这份怀疑,李世明目光之中,极为浓重的好奇。
叶北露出愤然之色,咬牙发泄道:
“这高句丽人,说秦始皇是高句丽人!”
叶北自己刚把这句话说出来,就感觉到一阵好笑。
这棒子国人,这可真是够无耻的啊。
这么不要脸的话,竟能够从他们口中说出。
李世明手中的拳头紧握,一时间,额头上的青筋暴涨。
秦始皇是高句丽人??
那他们算是什么?
始皇帝统一了诸夏,高句丽还能作为大唐人的祖先?
贻笑大方啊!
“该死的高句丽人,可真是够无耻的!”
李世明暗暗在心中发誓,定要让高句丽为这狂妄,付出代价才行。
叶北敏锐注意到李世明的暴怒,这也怪不得李世明,人高句丽都要跳到李世明头上做祖先了。
“请仙人勿怒,朕这就回到大唐,联合诸位武将,出兵远征高句丽!”
李世明眼中,涛涛战意如往往大海般汹涌澎湃。
不过远征高句丽,此事还尚且容不得马虎。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伤辽东战录》
远征高句丽,从驻跸山战役上来看,并不可以用败仗来形容。
在战况上,高句丽的兵马数量,要胜于当时的唐军。
最后有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于唐军,这与李世明出色的统兵能力,以及手下武将谋臣的功劳。
但后来的大雪,李世明只能被迫撤兵…
从而没办法能够一举拿下高句丽。
还导致唐军损失严重,李世明更是战后懊悔这一次的远征。
“老李,莫要着急,若要远征高句丽,暂还得从长计议!”
高句丽所占的地界,虽不过一隅之地,但也养育了将近300万的人口。
无疑是个强敌。
不然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步子迈太大,后又导致隋朝百姓不堪其负,最后灭亡。
说到底,就算是一隅之地,也要将其视为强敌对付。
尤其是在远征上,更是马虎不得。
李世明皱了皱眉,高句丽不过一隅之地,难道朕还打不下来?
对此,李世明摆了摆手,自信满满的道:“区区高句丽,是挡不住朕的大唐骑兵,仙人多虑了。”
“唐骑虽强,谋臣更如神算,但毕竟远征,倘若速战速决,高句丽轻而易举便可纳入大唐版图。”
“倘若与高句丽糜战,大唐骑兵肯定士气低迷,粮草运输,终究是一件麻烦事。
若要是在这时,天降大雪,草枯石烂,天寒地冻,到那时唐军该陷入怎样的险境!”
若是天降大雪,粮草运输不进来,李世明唯一的选择就是只能退兵。
而在那时,在退兵途中,还要时常提防于高句丽的偷袭。
在这样的天气下,对于大唐骑兵是一次沉重打击!
李世明一时间愣住了,天时地利人和,后两者是李世明所能够控制的。
事实上,李世明也这么做了。
用对地形的分析,更是打出了惊人的谋战。
在战争中的谋算,就棒子国的老祖先,就是一直被我诸夏人给吊打的。
但天时,可不是人所能够控制的。
一时间,李世明沉默,脑海中仿佛已经看到大唐骑兵,在冬雪的逼迫下,铩羽而归,无奈退兵,无数将士在这皑皑白雪中,被活生生的给冻死。
李世明一改先前的自信,转而作辑行礼道:
“朕,受教了…”
既然是仙人这么说,那么北征降大雪,也是极有可能的。
但李世明已经心有不甘,高句丽原先的掌权者,已经成为了谋权的渊盖苏文,也在渊盖苏文的手段下,高句丽继而换上了一位傀儡皇帝。
高句丽多次不将大唐放在眼中,更是将大唐的命令视若无睹,一直将重心放在了对外扩张上。
如此嚣张跋扈的高句丽,若是不根除,日后必为大患。
李世明恭敬道:“仙人,不知可否解决这降雪的问题??”
叶北:……
“我虽不能阻止降雪,但有一物,可让大唐铁骑从而不被冻死!”
“是何物?”
李世明的眼中迸射出精光道。
能够让大唐骑兵不受冻而死,岂不是能够让各地百姓同样不受冻而死?
李世明虽一直力行于赈灾济民,但在百姓中,风评一直不好,便就是得位不正的缘故。
玄武门事变,更是成了李世明一块心病,平日里大臣所不能提及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