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搞建设
桑妮2021-11-10 10:472,231

  黎锦没有在村里吃大锅饭,指点着做饭的阿嫂、阿婆们做好杀猪菜,她就带着秋葵回了庄上。

  娃娃在门口等着她们。

  “娘子!”昏黄的灯笼光线下,小姑娘笑得灿烂。

  收拾好后,黎锦发现娃娃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标准的杏眼琼鼻鹅蛋脸,穿着旧布袄裙,都掩不住那股子古典小美人的气质。

  对了,她的名字就叫娃娃,这是闺名,嫁人后,她就只是某某氏了。

  黎锦看着她的笑脸,忍不住也笑了笑,接过她伸来相扶的手,说她:“头上的伤还没好,不是说让你别随便出门么?”

  小女孩说:“我没出啊,我就在门里面等娘子。”

  村里野蛮生长的孩子,没那么多规矩束缚,伤好以后,很快就忘了雪夜的恐怖,和人说话时带着让人愉悦的活泼。

  黎锦的声音也有难得一见的温柔。

  走在后面的秋葵有些羡慕,也有些嫉妒。

  她掩下眼,小心跟上。

  姜嬷嬷在内院等着,看黎锦回来,她蹲身行了个礼:“娘子,是先洗漱吗?”

  在庄上,现在基本上没人叫她娘娘了,姜嬷嬷也是。

  自从那天晚上黎锦说庄子是她的后,姜嬷嬷调整了几天,约摸是想通了,黎锦行事她不再干涉,也不殷勤,就勉强维持着主仆的面子,比如说,黎锦出门,她送送,黎锦回来,她等一等。

  其余时间,各自相安无事。

  黎锦还挺满意这样的。

  她要求不高,她做什么都坦坦荡荡,这些人可以不来服侍她,但是别来限制她。

  至于那两个小丫鬟,打发起来更简单了,黎锦就随便指了个事给她们做:“换季的衣裳该做了,把针线都做了吧。”

  然后,两小丫鬟就针线绊住了。

  此刻听见姜嬷嬷问,黎锦点头:“先洗漱吧。”

  地里走了一天,又在外面大灶上转了一圈,一身又是泥又是烟尘的,她自己都快受不了了。

  姜嬷嬷点头应是,没多久,热水就送过来了。

  黎锦舒舒服服地洗了澡洗了个头发,又舒舒服服地吃了饭,消消食,头发也彻底干透了。

  夜长觉少,又睡不着,唯一的灯给了秋葵做针线,黎锦没事干,就烤着火和娃娃聊天。

  “娘子,那水库修成了,我们以后田里真的就不会缺水了吗?”

  黎锦笑:“哪有那么简单?不想靠天吃饭,还得想办法,把河里的水汲上来,雨水少时,就把水汲到水库里存着,兴许能有缓解。”

  娃娃天真道:“那不下雨,我就天天帮娘子提水倒进水库。”

  黎锦听得笑:“那你日夜不停,只怕提不满。”

  “那就阿爷和我一起。天干的时候,我们就是这么提水灌田的,有时候就整天整天提,不干别的。我们这里还有水提,算是不错啦,隔壁河田村,天一干,连提的水都没有。”

  黎锦点头,这个村子的条件不算好,但确实也算不得差。

  经过村子的那条河,地势是低了些,不好汲水,但是只要不出现大旱,也不容易干。

  闲来没事,黎锦就故意考她:“人力终有时,你们就没想过发明一些器具吗?像砍柴用刀,挖地用锄,提水是不是也有更省力的办法呢?”

  既然修了水库,黎锦肯定是要想办法把水车弄出来的,突然说要做个水车容易惹人怀疑,先放个引子倒是不错。

  想到这,黎锦干脆拿出纸笔。看她拿出这些,秋葵就默默把油灯移过来一些,还放下东西,起身帮她磨墨。

  黎锦摊开纸的时候想,今日收集了一些野鸡毛,倒是可以看看,能不能做出来鹅毛笔,比单用毛笔,还是要方便一些。

  一边想,她一边摊开纸,还和秋葵说:“光线太暗,晚上就不做针线活了。”

  娃娃帮忙压着纸,在一边猛点头。

  秋葵轻声应了。

  黎锦笑笑,醮了墨,在纸上先画了条河,然后再画了一大片农田,“能不能想办法在这中间架个桥,然后让桥自动把水送上来呢?”

  秋葵觉得她在异想天开,看一眼,就继续磨墨不再看了,娃娃倒是很认真地帮忙想,见她的笔在那“桥”上上上下下,河下面还放了个桶,突然道:“用轮子送!”她说着转头看向黎锦,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娘子,我阿爷会做木轮子!我们家地窖深,我年纪小不能帮忙,阿爷就在地窖口做了个轮子,我在上面把东西吊上来就行了。这个水,也可以吊的,对不对?”

  黎锦看着她明灿灿的笑脸,点头:“可以的。”倒没想到,娃娃的爷爷就是村里的木匠。

  那更好了。

  黎锦把自己的想法和她说了,让她第二日拿回去问问她爷爷能不能做。

  娃娃很高兴,终于她也能帮上娘子啦,等纸上的墨迹干了后,小心翼翼收好纸:“我阿爷一定可以的!”

  这孩子,对她爷爷倒是很相信。

  不过黎锦觉得,她也可以期待一下古代的纯手工业者,榫卯结构,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啊。

  了了一桩心事,黎锦夜里都睡得好些。

  次日醒来,挖水渠的、挖水库的,都已经开工了,虽还未正式开春,田野里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隐约能看出点勃勃生机来。

  黎锦和庄头还有另两个老农继续给水渠做标线,拿木桩和灶灰,这么一点一点,把整片田庄的水渠都串联了起来。

  事情进展很顺利,因为大多田地是她的,所以水渠要占田占地,一点问题都没有。便是不属她家的,有她雪夜救人的举措在前,标记做好,庄头去和那些家人一说,就没有不从的。

  黎锦也很省心。

  水渠标记,他们足足做了四天,而挖水渠的工程,就要得更久了。

  首先一个,挖通就要不少时日,其次,为了尽可能减少运输过程中水的流失,水渠还要做堵漏粉刷,如果有水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

  但这时候,没有水泥,常见的建筑材料,只有夯土。

  黎锦倒是想要造水泥,问题是,她不知道怎么造呀,读书的时候谁关注这些个呢?而夯土的防水性也没有那么好。

  黎锦想来想去,想到了糯米石水浆,把糯米熬成汤,跟熟石灰和石灰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能够制成超强度的“糯米沙浆”。

  正好,糯米庄上还有一些,再不够……买糯米总是比买其他粮食要容易一些。

  皇帝给的能取钱的令牌,她还没用呢!

  水渠标记好后,黎锦就又把自己关在庄上鼓捣了两天,实验笔记写了一叠纸,浪费糯米几十斤,总算把恰当的糯米沙浆的比例,研究出来了!

  她觉得自己,还是蛮天才的!

  (^○^)

继续阅读:第五十九章 造纸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爷,王妃又在搞事业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