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那会吃过饭已有一会了,闲着没事,正在发呆。
冬天日短,这儿的人只吃两餐,早、晚。午不食。
所以早饭吃的迟,晚饭就用得早。
吃完饭没事干,熬着灯油看书一来手冷,二来眼睛疼,所以黎锦就干脆发呆。
秋葵在房里陪着她,手上还拿着针线活。
别看秋葵针线活麻麻的(一般般),她还有个绝活,不用怎么看就能穿针走线。
屋里安静得很,没谁说话。
忽然就听到外头一声:“娘娘,陛下和皇后过来了,准备接驾吧。”
秋葵手一抖,针扎到指尖上,素淡的锦帛上就沾了一滴血。
黎锦看她一眼,拿了方干净帕子递给她:“若是害怕,就在房里候着吧。”
这话又外行了,帝国身份现下最高的两个人来了啊,谁活腻了敢在房里等着?
小娘子偶尔比她这个丫鬟还没常识,秋葵已经习惯了,快手快脚服侍她换衣梳发。还没弄好,姜嬷嬷过来:“已经进来了。陛下特谕,允娘娘从容着些拜见。”
黎锦和秋葵都不觉松了一口气。
等黎锦捯饬好过来时,帝后二人由万掌柜伺候着已经把整个饭庄上下内外都看了一回了。
皇帝见面就问:“听阿万说你还把内进设为女宾专属,为何?这前头不也有厢房吗?”
黎锦愣了一下,在姜嬷嬷提示下,还是有板有眼先见完礼,这才答:“妾只是觉得,娘子小娘子们也有宴饮宾客时,如与男宾放在一处,难免有冲突,如此分开各安一处,都得自在。”
这处门面很妙的地方在于,虽然后面附带的住宅面积不大,但是门面有两层楼,两层楼后还有附属小楼,不但有单独的入口,且宴饮处也修得阔大宽敞。
两处合围,有点像是个四合院。
黎锦将布局改了一下,把原本两边房子的主墙壁不动,楼上的把窗子拓宽,楼下的在不影响承重的情况下,把整面墙壁都去了,中庭天井处重新盖顶搭建成舞台——有点类似于圆形大剧场,只不过它那四周是座,黎锦这四周是房间。
而且她舞台也设计过,弄了个隐形的升降台不算,舞台后方还设计了乐师室,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让乐师的音乐聚拢扩散。
皇帝听了她的自在论,大笑:“很好,如此布置,想必再道学的先生也不会说它不雅了。”
黎锦微笑,她并不只是用来防道学先生的,她是想给这时代的女性一个合理合规见世面的窗口——老囿于自家那点三分地干什么?走出来,听听书看看戏,瞧一瞧这世间不同人不同的活法。
黎锦的书和戏,都是种子哩。
又应了皇帝几句,回答了几处关于饭庄设计的问题,后者说:“万掌柜说的烤鸭怕是好了,梓童可去一试,如好,倒可给明日宴饮添一道好菜。”
光明正大把皇后打发走。
皇后自打黎锦进来就一直没出声。因是微服出行,她和皇帝都着常服,只皇帝显得平易近人,皇后就板着张脸严肃多了。
不过显而易见,皇后是位气质容貌都十分出众的美人。
黎锦在美人皇后看过来时忍不住屏了屏息。
皇后笑了一声,她的声音也好听,清丽婉啭,有如莺啼,而且还带着股子说不出来的韵味:“喏。阿姜就陪哀家去后面看看吧,顺便尝尝万掌说的,绝世美味。”
黎锦本来很享受皇后这管好声音的,听到她说绝世美味,忍不住汗。
万掌柜试吃了黎锦做的那么多东西,其他都能端得住,唯有土烤炉做好后,黎锦试做了个烤鸭,被他不绝口地称赞。
万一不合美人皇后的口味……黎锦有些紧张,假装没有听出皇后话里的讽意,谦虚说:“娘娘谬赞了。绝世美味称不上,只是吃个稀罕而已……”
没说完,就被皇后打断:“我还没赞呢,这不万掌柜自夸的么?”瞧一眼恭立在旁的万掌柜,话里有话,“若不好,那就是哄骗帝后的罪过,斩了你的狗头!”
万掌柜配合地恭身:“还请娘娘手下留情。”
黎锦……黎锦终于明白了,皇后,不喜欢她,且在皇帝面前,也不大想掩饰。
也是,谁会喜欢个给自己儿子下药的儿媳妇啊?这儿媳妇的娘家貌似还站在她对家那一边。
黎锦不再说话了,默默蹲身施礼。
皇帝此时方才笑道:“好了,梓童别吓坏他们了。”摆摆手,“去吧。”
皇后由姜嬷嬷引着,姿态万方地离开。
等她走后,皇帝在早已布置好的座位前坐下,示意跟他来的大太监赐坐:“儿媳也坐。”
黎锦默默在指定的位置上坐下。
“怎么突然蔫了?”皇帝看她那样子,有点好笑。
黎锦还有些没回过神,下意识道:“皇后娘娘不喜欢我……”
卧槽,脱口而出的瞬间,皇帝身边随侍的公公、万掌柜都惊讶地看过来,黎锦更是差点把自己舌头咬掉!
那登徒子一般遗憾的、惆怅的语气,找死呢?
皇帝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儿媳比你阿公可有趣多了,惜非男儿身耶。”
不知道戳到他哪里笑点,他还笑出了泪。
黎锦尴尬死了。
皇帝笑完了,正儿八经跟她解释:“皇后非不喜欢你。婆媳是天敌,天下婆婆,也没几个能看自己儿媳妇顺眼的……”
卧槽,黎锦再次惊呆了,这是皇帝?
拉家常的老头都说不出这种话吧?
好在后来皇帝正常了,从婆媳天敌引出晋王,问黎锦:“让说书先生大力宣扬晋王事迹,你是如何想到的?晋王冒奇险拿下宋城,功劳甚大,可你也知道,他不是太子,如此替夫宣扬其功绩,你就不怕朕的太子不高兴么?”
黎锦再次给跪。
这皇帝似乎特别擅长在你最放松的时候,突然正面给予一个暴击。
还是击得很准的那种。
老实说,黎锦在给皇帝的书信里提的建议是,饭庄开业,让说书先生大力宣扬晋王北伐的事迹,宣扬秦军的神兵天降、悍勇多智、爱民如子,以及普及皇帝的仁德新政和对手的残暴无情。
所以她的重点难道不是替皇帝拉拢民心?怎么就成为晋王书功绩了?
黎锦叹气,离椅、下跪、行礼,一气合成,“妾之意,非是为晋王书功绩,实是为大秦聚民心。”故意挑拨是吧?想要刺探是吧?她就说明白点,“承平未久,民心易散,上回珉江王使人投书致京城民心惶惶便因此故……”
总之呢,她已经想好了,虽说要正面宣传秦军之勇,可也不用就写成玄衣传啊。来一段俊男美女的美丽爱情,忽被珉江王那派棒打鸳鸯,比如说珉江王行军途中看中人妻,致其恩爱夫妻离散,然后丈夫寻妻时遇到玄衣卫,毅然决定加入其中,这时来几段军中生活,展现展现玄衣卫的铁血、勇敢、豪情,不就很香了么?
晋王就是个符号,展秦军之仁、之勇、之礼、之智、之信,就好了呀,何必替某一个人著言立传?
黎锦不会写小说,但信息爆炸的年代,她看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多呀,随便摘个故事出来一代入,就让皇帝听得如痴如醉,听完拍腿赞道:“大善!”当即关心,“儿媳这样的故事还有多少?是你自己想的吗?说书先生能不能说得有你这般精彩?”看向万掌柜,“说书先生得好好挑。”
总不能比他儿媳妇说得还差吧?
万掌柜以往只听黎锦慢条斯理给说书先生讲故事,这还是第一回听她亲自说哩,也听得有些迷,闻言连忙恭声应道:“喏,等他练好了,让他先说给陛下听听。”
皇帝很高兴:“大善。”瞅瞅这个儿媳妇,着实还是有点满意的,“黎安亭真不愧是我大秦栋梁,养的孙女儿着实出色。这样吧,”皇帝一拍后脑勺,准黎锦明日进宫,“你家阿公阿家也都去哩,儿媳怕是许久未见家里人,颇多想念了吧?去吧,见你阿公不方便,你阿家,朕让皇后好好关照,许你跟你阿家好好说会话。”
还说:“既在京城,也别提什么清修不清修的事了,佛家讲因果伦理,父母子女相会是天伦,菩萨不会怪你的。”
黎锦:……
其实,她并不是很想要这样的天伦啊啊啊啊啊!
她是个西贝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