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女道现身
①
这几日,孙秀娥藏在暗处发现,那个神秘的黑影,老是在清心道观周围转来转去,却从不靠近。
而孙秀娥几次追上去,却没有追上她。
也不知那黑影人用的什么武功?迅速的就消失在密林中。
莫非他有隐身之术,孙秀娥仔细地想着,她每次出现的地方,还有飞走的途径。
而且每次都在那个地方。时常出现又快速消失。莫非在他出现的地方有玄机之处?
于是孙秀娥又悄悄的潜伏在。那个黑衣人经常出没的地方,他在暗处仔细的观察者。
快到傍晚时分,忽然又发现那个黑影人,从外面返回来。又出现在依山而浓密的树林中。
而且,孙秀娥还发现,他每次出现都离那个废弃的洞口不是太远。
可是每次追到她时候。却没有进入洞里,只是飞到密林里就突然不见身影了。
这次,她隐藏在暗处。便悄悄的跟着。看看那个黑衣人到底是藏在哪里?
②
此时,孙秀娥正在暗处悄悄地看着。他观察着那黑衣人的一举一动。
只见她又飞上了,清心道观的院墙。站在那里俯视着修缮一新的道观。好像有些恋恋不舍。
并且还不停地用手擦拭着眼睛……
孙秀娥藏在暗处,静静地看着她,虽然是一身黑衣装扮,蒙着面。
但是远远的看去,她的身形,却有女人的气质。
而且孙秀娥。她用敏锐的眼光,仔细的辨别着这黑衣人,他身形气质,确实和女人有几分相似。
这时,那黑衣人,在那看了一会儿,就转身一下子飞向了密林中。
孙秀娥也悄悄地跟了上去。只见那黑衣人,迅速的飞入那密林中,一处较为隐蔽的石崖下面,就不见了。
突然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孙秀娥立刻在那石崖下仔细寻找,却无意间发现了高高的杂草中间。有一个小洞口。
她立刻拨开了杂草,竟然是一个。一人多高的山洞。发现里面是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孙秀娥便悄悄的潜了进去,她一边摸着墙壁慢慢地向前走。当她走过一段拐弯时。
才发现那山洞里,远远地有微弱的灯火。
她立刻放轻了脚步,小心翼翼的靠近了灯火。
这时候,他接着洞内微弱的光,能看到这个不大不小的山洞。一张简单的草席铺在地上。一个桌子上放着一盏弱弱的灯火。
而那个黑衣人,就坐在灯火的对面。正对着灯火发愣。好像在想什么,
孙秀娥又悄悄地靠近了一点,这才看清那黑衣人的面目。
③
原来她果真是一个女的,看她的装扮像是个女道士。
这时那女道士。却用手不停地在脸上抹着什么东西。
而且生锈哦,记得那微弱的灯火,无意间发现那女的面目十分难看。连上一处处的伤疤。在灯火的侧照下非常明显。
这时候,孙秀娥我才明白,为什么他要蒙着脸的原因。
她又在想,这个女道士到底是谁呀?为什么会住在此处?
孙秀娥正想的出神,结果不小心找下轻轻的滑了一下,发出微弱的响声。
这时,只见那黑衣人,迅速起身飞了过来。
着实吓了孙秀娥一跳,她立刻迎上去,二人便在洞里打了起来。
并大声的问道:
“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要藏身于此?究竟有何目的?”
而那黑衣人却说道:
“你是何人?为何将清心殿改名啊……”
孙秀娥听到她说的清心殿几个字,他便立刻停了下来。又继续问道:
“你到底是谁?你怎么知道清心殿之事。”
说完,便向她行礼叩拜。
那黑衣人见状也停了下来。便转身又回到灯下,将来蒙面围上。又向孙秀娥行礼叩拜地说道:
“我也和你一样是一个道士,以前曾和一个女弟子住在清心殿,而且还是灵虚道长的大恩。
④
才同意收留我们,又将当时的玉泉道院的后院,让我和那女弟子住。”
她说到这里又停了片刻,看了一眼。孙秀娥又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也知道你是谁,你肯定是当年那个触犯道规孙师妹,最后又隐居在五龙潭,几年前也云游四方。
而且还收养了两个弟子,一个叫凌若风,一个叫慧童。这两个孩子不错,我也很喜欢他们,若风就像我的弟子一样。
那那女道士,说到这里时,便不由的伤感起来。她一边说着一边擦着眼泪。
又继续说道:
“我那可怜的弟子,命实在是太苦啦。不像风儿那样,遇到了一个好男人……”
这时,她说到这里,又吞吞吐吐的不想说下去了。
孙秀娥看她是十分悲伤,也不便多问什么。就关心地说道:
“那你又为何躲在此处?怎么不反回清心道观呢?不如我们一块儿回清心道观,也可以广收弟子,将你一身好武功,发扬光大。”
孙秀娥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邀请她回清心殿。
只见了女道士苦笑了一声,说道:
“我已经无颜再回清心殿了,因为我的容貌,已经被那可恶的西域人给毁啦。”
她说到这里,眼睛里冒出仇恨的目光来。狠狠的说道,我一定要杀光那些可恶的西域人,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孙秀娥看着他愤愤不平,又满腹仇恨。不知道该怎样安抚她,就安慰的说道:
“事已至此,你还是多多爱护自己,或许以后会找到治疗道伤疤的药,而且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女道士,听到孙秀娥的话,非常感动,便连连感谢。
又对孙秀娥说道:
“我在等一个人出现。等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出现。等我为我的弟子报了仇,我就去找你……”
孙秀娥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明显感觉到,她已经非常憎恨那个人,都想着要杀了他。
此时,在她的眼睛里全是仇恨。
孙秀娥便问道:
“到底是谁让你如此痛恨呀,他现在在哪里呀?”
那女道士愤愤的说道:
“那个人就是玉泉道院的叛徒,心石,他为了一己之力,竟然撇下我那爱徒,和那可怜的孩子,而且一去就是三年。
在这三年间从无音信。结果有一天回来了,他又就在西域,娶了富家女子,而忘了我那可怜的弟子……